河南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三川郡
历代变更
设立 先秦
使用状况 王世充易名
秦朝 三川郡
西汉 河南郡
新朝 河南郡→保忠信
东汉 河南尹
三国 河南尹
西晋 河南郡
东晋/十六国 河南郡
南北朝 河南郡
隋朝 河南郡

河南郡,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郡級行政區,舊稱三川郡(古土文物作「叁川郡」),又曾改稱河南尹,唐朝以後由洛州河南府所取代,「河南郡」作为行政区划名稱走入歷史,但仍作为郡望存在。

建置沿革

先秦三川郡

先秦

戰國時期韓宣王三川郡,以境內有三川而得名。轄域相當於今河南黃河以南,靈寶以東,中牟以西的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區。

秦代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攻韓,韓獻成皋、鞏,秦國疆界至大梁,置三川郡,郡治洛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一說治滎陽[1](今滎陽市東北),轄域和韓國的三川郡相當。可考領縣有洛陽、河南、滎陽、京、索、陽武、緱氏、卷、鞏、新城、啟封、成皋、宛陵、新安、宜陽、澠池、陝、梁、平陰。

漢代河南郡

西漢

  • 西漢漢高帝二年(前205年)三川郡改稱河南郡,與河東郡河內郡合稱三河,是西漢京畿範圍內的郡級行政區,治所在雒陽
  • 惠帝四年(前191年)析置新城縣。
  • 漢景帝時期,啟封縣更名為開封縣。
  • 元鼎四年(前113年),分新安、宜陽以西設立弘農郡
  • 元始二年(2年)時期,轄有雒陽、滎陽、偃師、京縣、平陰、中牟、平縣、陽武、河南、緱氏、原武、鞏縣、穀成、故市、密縣、新城、開封、成皋、苑陵,梁縣、新鄭共計22縣。

東漢

東漢建立後由於定都雒陽,按原來長安京兆尹之例而改稱河南尹,下屬二十一縣,劃屬司隸校尉部,建安十八年(213年),改劃屬冀州刺史部

  • 建武十五年(39年)河南郡改稱河南尹,洛陽改稱雒陽
  • 建武二十一年(45年)廢故市。
  • 永和五年(140年),轄有雒陽、河南、梁縣、滎陽、卷縣、原武、陽武、中牟、開封、苑陵、平陰、穀城、緱氏、鞏縣、成皋、京縣、密縣、新城、偃師、新鄭、平縣共計21縣。

魏晉南北朝

曹魏時,治所在洛陽。轄有洛陽(舊稱雒陽)、鞏、河陰(舊稱平陰)、成皋、緱氏、新城、偃師、梁、新鄭、穀城、陸渾、陽城(舊屬潁川郡)、陽翟、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原武共22縣。

  • 漢末時置有滎陽都尉,領滎陽等縣。正始三年(242年)升格為滎陽郡,轄有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計8縣。魏末時廢郡,劃歸河南尹。
  • 咸熙元年(264年)以原武置原武郡

西晉以後復稱河南郡,治所在洛陽。

  • 泰始元年(265年),轄有洛陽、鞏、河陰、成皋、緱氏、新城、偃師、梁、新鄭、穀城、陸渾、陽城、陽翟、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共21縣。
  • 泰始二年(266年),分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8縣置滎陽郡,河南郡轄縣減為13縣。
  • 泰始、咸寧年間(265年-280年),廢偃師入洛陽,穀城入河南,增置新安,河南郡轄有洛陽、鞏、河陰、成皋、緱氏、新城、偃師、梁、新鄭、穀城、陸渾、陽城、陽翟、新安共12縣。
  • 漢趙河南郡(311年-320年),領縣5:洛陽、河南、鞏、河陰、新安
  • 後趙河南郡(320年-350年)
  • 冉魏河南郡(350年-351年)
  • 東晉河南郡(351年-352年)
  • 前秦河南郡(352年)
  • 東晉河南郡(352年-365年)
  • 前燕河南郡(364年-370年)
  • 前秦河南郡(370年-384年)
  • 東晉河南郡(384年-399年)
  • 後秦河南郡(399年-416年),領縣11:洛陽、河南、鞏、緱氏、新城、梁、河陰、陸渾、新安、成皋、陽城
  • 東晉劉宋河南郡(416年-423年),領縣11:洛陽、河南、鞏、緱氏、新城、梁、河陰、陸渾、東垣、新安、西東垣
  • 北魏河南郡(423年-534年),領縣:洛陽、河南、緱氏(493年併入洛陽)、新安、東垣、鞏、新城、潁陽(467年置,526年改屬陽城郡)、堙陽(489年置)、河陰(505年復置)、陽城(520年-525年間置,526年改屬陽城郡
  • 東魏北齊河南郡(534年-577年),領縣1:宜遷
  • 西魏北周河南郡(537年-577年),領縣:澠池
  • 北周隋朝河南郡(577年-583年),領縣1:河南[2]

隋代河南郡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河南郡,河南縣直屬洛州。大業元年(605年)洛州改稱豫州。大業三年(607年)廢州置郡,稱「河南郡」。領縣18:河南、洛陽、閿鄉、桃林、陝、熊耳、澠池、新安、偃師、鞏、宜陽、壽安、陸渾、伊闕、興泰、緱氏、嵩陽、陽城。鄭開明元年(619年),改河南郡為司州,河南郡之名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3]

人口

行政長官

三川守(前249年-前206年)

河南守(前205年-前148年)

河南太守(前148年-9年)

  • 司馬安。[7]
  • 魏相,字弱翁,濟陰定陶人,漢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離任。[6]
  • 嚴延年,字次卿,東海下邳人,漢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有罪,棄巿。[8]
  • 嚴彭祖,字公子,東海下邳人,漢元帝初元五年(前44年)離任。[6]
  •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壽春人,漢元帝竟寧元年(前33年)離任。[6]
  • 畢衆,漢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離任。[6]
  • □漢,漢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離任。[6]
  • 甄尊,字少公,京兆尹杜陵人,漢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出任。[6]
  •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縣人,漢成帝時在任。[9]
  • 宗正,字子泄,京兆尹長安人,漢成帝永始四年(前13年)出任。[6]
  • 徐讓,字子張,漢成帝元延元年(前12年)離任。[6]
  • 王崇,漢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離任。[6]
  • 馬況,扶風茂陵人。[10]
  • 陳遵,字孟公,京兆尹杜陵人,漢孺子居攝三年(8年)出任,數月免。[11]

河南大尹(9年-14年)

保忠信卿(14年-23年)

河南太守(23年-25年)

河南尹(25年-310年代)

河南太守(311年-495年)

河南尹(495年-534年)

河南太守(534年-577年)

河南郡守(577年-583年)

河南尹(西魏,537年-540年代)

河南太守(西魏,540年代-557年)

河南郡守(北周,557年-577年)

河南尹(607年-618年)

注釋

  1. ^ 全祖望《漢書地理志稽疑》、王先謙《漢書補注》
  2.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3.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4. ^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5. ^ 《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7. ^ 《漢書·卷五十·張馮汲鄭傳第二十》
  8. ^ 《漢書·卷八·宣帝紀第八》
  9. ^ 《漢書·卷八十六·何武王嘉師丹傳第五十六》
  10. ^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第十四》
  11. ^ 《漢書·卷九十二·游俠傳第六十二》
  12. ^ 《後漢書·卷十七·馮岑賈列傳第七》
  13. ^ 《後漢書·卷三十七·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
  14. ^ 14.0 14.1 14.2 《後漢書·卷七十九·儒林列傳第六十九》
  15. ^ 《後漢書·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第十二》
  16. ^ 《後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第一下》
  17. ^ 《後漢書·卷二十一·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
  18. ^ 18.0 18.1 《後漢書·卷二十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
  19. ^ 《郯令景君闕銘》
  20. ^ 20.0 20.1 《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第二》
  21. ^ 21.0 21.1 21.2 《後漢書·卷四十五·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22. ^ 22.0 22.1 《後漢書·卷四十三·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
  23. ^ 《後漢書·卷四·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24. ^ 24.0 24.1 《後漢書·卷四十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
  25. ^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
  26. ^ 《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列傳第七十一》
  27. ^ 27.0 27.1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
  28. ^ 《續漢書·漢書志第二·律曆中》
  29. ^ 《後漢書·卷四十六·郭陳列傳第三十六》
  30. ^ 《後漢書·卷六十三·李杜列傳第五十三》章懷註引謝承書
  31. ^ 《後漢書·卷五十六·張王种陳列傳第四十六》
  32. ^ 《水經註·卷十六·榖水註》
  33. ^ 33.0 33.1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
  34. ^ 34.0 34.1 《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第七》
  35. ^ 《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列傳第四十四》
  36. ^ 36.0 36.1 36.2 《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37. ^ 37.0 37.1 《後漢書·卷六十六·陳王列傳第五十六》
  38. ^ 《後漢書·卷六十四·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
  39. ^ 《蔡中郎集·卷六·太尉汝南李公碑》
  40. ^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41. ^ 《司隶校尉杨淮碑》
  42. ^ 《水經註·卷五·河水五》
  43. ^ 《後漢書·卷五十一·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一》
  44. ^ 《水經註·卷九·清水註》
  45. ^ 《後漢書·卷六十五·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
  46. ^ 《後漢書·卷六十三·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47. ^ 《後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48. ^ 48.0 48.1 48.2 48.3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
  49. ^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
  50. ^ 《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裴註引《英雄記》
  51. ^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
  52. ^ 《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朱雋列傳第六十一》
  53. ^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
  54. ^ 《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55. ^ 55.0 55.1 55.2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56. ^ 《三國志·卷十二·魏書十二·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57. ^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58. ^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59. ^ 《三國志·卷二十四·魏書二十四·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60. ^ 60.0 60.1 《三國志·卷十一·魏書十一·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第十一》
  61. ^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62. ^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二十一·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63. ^ 63.0 63.1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
  64. ^ 64.0 64.1 《晉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十四》
  65. ^ 《晉書·卷三十四·列傳第四》
  66. ^ 《資治通鑒·卷七十九·晉紀一》
  67. ^ 《晉書·卷九十·列傳第六十》
  68. ^ 《晉書·卷四十二·列傳第十二》
  69. ^ 《晉書·卷四十五·列傳第十五》
  70. ^ 《三國志·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裴註引《世語》
  71. ^ 《三國志·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裴註引《杜氏新書》
  72. ^ 《資治通鑒·卷八十一·晉紀三》
  73. ^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裴註引《世語》
  74. ^ 74.0 74.1 74.2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
  75. ^ 《晉書·卷四十·列傳第十》
  76. ^ 76.0 76.1 《晉書·卷四十七·列傳第十七》
  77. ^ 《晉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十六》
  78. ^ 《晉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五》
  79. ^ 《資治通鑒·卷八十二·晉紀四》
  80. ^ 《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81. ^ 81.0 81.1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
  82. ^ 晋书·卷039》:颖表请幽州刺史石堪为右司马,以右司马和演代堪,密使演杀浚。《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载:城都王遣荥阳太守和演代尠,召为和南尹。自表以疾,权驻乡里。永嘉元年,……
  83. ^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84. ^ 84.0 84.1 84.2 《晉書·卷五·帝紀第五》
  85. ^ 85.0 85.1 《晉書·卷六十三·列傳第三十三》
  86. ^ 《資治通鑒·卷八十八·晉紀十》
  87. ^ 《資治通鑒·卷九十三·晉紀十五》
  88. ^ 《晉書·卷八·帝紀第八》
  89. ^ 《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
  90. ^ 《晉書·卷七十四·列傳第四十四》
  91. ^ 91.0 91.1 《晉書·卷九·帝紀第九》
  92. ^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93. ^ 《晉書·卷十·帝紀第十》
  94. ^ 《晉書·卷一百十九·載記第十九》
  95. ^ 《宋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八》
  96. ^ 《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
  97. ^ 《魏書·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
  98. ^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张忻墓誌
  99. ^ 《魏書·卷十六·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100. ^ 《魏書·卷七下·高祖紀第七下》
  101. ^ 101.0 101.1 《魏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
  102. ^ 《周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
  103. ^ 《魏書·卷三十一·列傳第十九》
  104. ^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
  105.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司空公領雍州刺史文憲元公墓誌銘
  106. ^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107. ^ 《魏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
  108. ^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109. ^ 《魏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七》
  110. ^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
  111. ^ 《魏書·卷十五·昭成子孫列傳第三》
  112. ^ 《魏書·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中》
  113.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雍州刺史元公墓誌銘
  114.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侍中太尉公冀州刺史廣平王墓銘
  115. ^ 《魏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
  116. ^ 《魏書·卷八十三下·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
  117. ^ 《魏書·卷八十九·列傳酷吏第七十七》
  118. ^ 《魏書·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
  119. ^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侍中司徒公驃騎大將軍使持節定州刺史常山文恭王墓誌銘并序
  120. ^ 120.0 120.1 《魏書·卷七十七·列傳第六十五》
  121. ^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楊昱墓誌
  122. ^ 《魏書·卷七十七·列傳第六十五》
  123. ^ 123.0 123.1 《魏書·卷十一·廢出三帝紀第十一下》
  124. ^ 124.0 124.1 124.2 《周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五》
  125. ^ 《周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三十一》
  126. ^ 《周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
  127. ^ 《周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四》
  128. ^ 128.0 128.1 《隋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