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
Alexander William Williamson
出生(1824-05-01)1824年5月1日
 英国伦敦旺茲沃思
逝世1904年5月6日(1904歲—05—06)(80歲)
 英国薩里郡欣德黑德英语Hindhead
居住地 英国伦敦
国籍 英国
知名于威廉姆逊合成
化学动力平衡理论
奖项皇家奖章(Royal Medal)
科学生涯
机构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施影响于长州五杰

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英語:Alexander William Williamson,另译:亚历山大·威廉·威廉森,1824年5月1日—1904年5月6日[1]),英国化学家,他被认为是有机合成的先驱人物。有机化学工业中著名的“威廉姆逊合成”即以他的名字命名。他也是日本近代化先驱“长州五杰”的重要导师。

生平

1824年5月1日威廉姆逊出生于英国伦敦。1840年他按照父亲的愿望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医学,参加了利奥波德·格梅林的化学课程和弗里德里希·泰德曼的解剖学课程,但他渐渐希望成为一名化学家。1844年4月在格美林的帮助下,他到了吉森大学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的化学实验室工作两年。随后他来到了巴黎,在他父亲的老上司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推荐下,成为奥古斯特·孔德的家庭学生,主要学习高等数学[2]。同时,他利用空余时间在自己的住所进行有关酰胺的化学实验[3]

1849年初威廉姆逊在巴黎结识了伦敦大学学院的化学教授托马斯·格雷姆,格雷姆希望他来接替因病去世的乔治·佛恩斯的分析与应用化学教授职位。威廉姆逊的申请获得了批准,当年十月起,他成为伦敦大学学院的应用化学教授。1850-1852年他发表了自己对醚类的合成反应的研究结果。1855年到1887年退休期间他担任了该学院的化学系主任。1904年5月6日,威廉姆逊在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薩里郡的欣德黑德村逝世,享年80岁。他的遗体埋葬在薩里郡的布鲁克伍德公墓内。[1]

化学研究

威廉姆逊的主要学术造诣在化学方面。1850-1852年间他系统地研究了的性质和合成方法。当时已经得知乙醇在硫酸的作用下发生反应可以生成乙醚,威廉姆逊使用乙醇钠和一碘乙烷反应,也合成了乙醚的方法,即为现今广为知晓的醇钠与卤代烷反应生成醚的“威廉姆逊合成”。[1]对这一反应进行分析之后,威廉姆逊认为其机理是一碘乙烷中的乙基取代了醇钠中的钠,生成了醚。

根据对醚的合成的研究成果,威廉姆逊提出了“类型论”。他把写作以氧为中心的形式(H-O-H),也把乙醇(C
2
H
5
OH
)、乙醚(C2H5-O-C2H5)写成类似的形式,认为乙醇是水中的一个氢被乙基取代,乙醚是两个氢都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从而把一些有机物归结为水的类型[2],认为其两端取代的基团不同导致了其化学性质不同,他们之间的转化就是组成有机物的基团的互相交换,他应用这一理论解释了在硫酸的作用下,乙醇可以生成乙醚这一反应,认为硫酸先与一分子乙醇发生基团的交换,生成的中间产物再与另一分子乙醇发生交换,最终生成乙醚,硫酸在产物中起催化作用,这是对催化机理的最早解释之一。[4][5]

荣誉

因威廉姆逊在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1862年,他被授予“皇家奖章”,这是英国皇家学会的最高荣誉。1855年,他被选举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1873年至1889年,威廉姆逊担任英国皇家学会的涉外秘书。1863年至1865年和1869年至1871年,威廉姆逊二度担任英国伦敦化学会会长[3]

日本近代化

威廉姆逊是日本近代化先驱群体“长州五杰”的导师。1863年,五位日本学生(伊藤博文山尾庸三井上勝井上馨远藤谨助)经中国上海偷渡来到英国伦敦,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近代科学技术。威廉姆逊即是他们的导师。这五位日本学生之后返回日本,为日本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长州五杰”。

这五位日本学生回到日本后都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其中伊藤博文成为日本首位内阁总理大臣,山尾庸三被称为日本的“工业之父”,井上勝被称为日本的“铁路之父”,井上馨历任外务大臣农商务大臣内务大臣大藏大臣,远藤谨助曾担任日本造币局局长多年。

伊藤博文在伦敦大学学院留学期间曾经住宿在威廉姆逊家中。由于在英国学习生活经历的影响,伊藤博文认为日本必须走上西化的道路。

参考链接

  1. ^ 1.0 1.1 1.2 Williamson, Alexander William (1824-1904).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emical and Molecular Sciences (欧洲化学和分子科学联盟). [2011年1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2月27日) (英语). 
  2. ^ 2.0 2.1 Paul, E. Robert, Alexander W. Williamson on the atomic theory: A study of nineteenth-century British atomism, Annals of Science,1978,35 (1)
  3. ^ 3.0 3.1 Foster, G. Carey; Tilden, W. A.; McLeod, Herbert; Mills, Edmund J.; Scott, A.; Foster, G. Carey,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Transactions, 1905,87,605-618,威廉姆逊讣告
  4. ^ Theory of Aetherification. Philosophical Magazine. 1850, 37: 350–356
  5. ^ 存档副本. [2011-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26). 

相关条目

外部链接

Public Domain 本条目包含来自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