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华慈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史华慈
Benjamin I. Schwartz
原文名Benjamin Isadore Schwartz
出生(1916-12-12)1916年12月12日
 美國马萨诸塞州波士顿
逝世 1999年11月14日(1999歲—11—14)(82歲)
 美國马萨诸塞州剑桥[1]
国籍 美國
公民权 美國
母校哈佛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
奖项亚洲协会列文森奖
美国历史学会詹姆斯·亨利·布里斯底特奖
爱默生奖
美国历史学会学者荣誉奖
科学生涯
机构哈佛大学
论文《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1951年)
博士導師费正清
著名學生包德甫
孔飞力
黃進興
汉语名称
繁体字 史華慈
简化字 史华慈

班傑明·史华慈(英語:Benjamin I. Schwartz,1916年12月12日—1999年11月14日)是美国学者、作家以及汉学家

生平

史华慈1916年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东部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38年从哈佛大学现代语言系本科毕业,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白热化时期,选择驻扎在华盛顿地区美国通信兵情报部门工作,学习日文帮助美军破解代码。1945年日本投降后,远赴日本组织新闻审查工作。1946年服兵役结束,回到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完成博士论文《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次年出版成书,截止目前被1546家图书馆收藏。[2]。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哈佛大学历史系和政治系助理教授,1983-1984年担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所长。

史华慈擅长近代中国思想和政治领域,之后出版了多本脍炙人口的学术著作,与费正清一起被认为是当代美国两位最著名的汉学家。1988年退休后仍笔耕不缀,1999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自己家中逝世。[3]

著作

英文著作

中译著作

  • 论中国古代思想
    • 史华慈:《关于中国思想史的若干初步考察》,(”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China:Preliminary Reflections”,载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ed.Jhon King Fairbank,1975,16-20)张永堂译,载《中国思想与制度论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6年
    • 史华慈:《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一些方法问题》,载《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1987年
    • 史华慈:《中国政治思想的深层结构》,载《中国历史转型时期的知识分子》,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2年
    • 史华慈:《论中国思想中不存在化约主义》(“On the absence of reductionism in Chinese thought”,in B•Schwartz,China and other matter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张宝慧译,《开放时代》2001年5月号
    • 史华慈:《论中国的法律观》(1947),(英文原文载密尔顿•柯兹编:《法律下的政府和个人》,后又收入《根本不同文化中的法律》<1983>一书中)髙鸿钧译,载张中秋编:《中国法律形象的一面: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
    • 史华慈:《儒家思想中的几个极点》(“Some polarities in Confucian thought”,in David S Nivison and Arthur F Wright,eds. Confucianism in action,50-62.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吴艳红译、何兆武校,载田浩编:《宋代思想史论》,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
    • 史华慈:《孔子的宗教层面和“命”的概念》,(选译自B•Schwartz,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5。第二章一节)林同奇译,载《世纪之交的宗教与宗教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 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 论中西现代思想
    • 史华慈:《论五四前后的文化保守主义》,(“Notes on Conservatism in General and in China in Particular”,载Charlotte Furth,ed. The limits of change: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6),韩华、张克文中译,髙力克校,载王跃、髙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 史华慈:《<五四运动的反省>导言》,(选自B•Schwartz,ed.Refl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a symposium. Cambridge,Mass.:Har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1972),髙力克中译,载王跃、髙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此文另有台湾译文,译为《五四的回顾——五四运动五十周年讨论导言》,周阳山节译、林毓生校订,载周阳山编:《五四与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79年
    • 史华慈:《卢梭在当代世界的回响》,(谈火生译自Benjamin I. Schwartz, The Rousseau Strain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 China and Ot her Matter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 史华慈:《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太阳底下的一椿新鲜事》,林同奇、刘唐芬译、林毓生校订,载郑培凯主编:《九州学林》2003年冬季号,复旦大学出版社、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亦载《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史华慈:《全球主义意识形态与比较文化研究》,(“The Ideology of Globalism and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Culture”),载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1999年2月号
    • 史华慈:《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殷海光译,台湾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0年
    • 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叶凤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 史华慈:《思想的跨度与张力:中国思想史论集》,王中江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
  • 论中国政治
    • 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 史华慈:《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高铁军摘译自迪克•威尔逊主编:《从历史衡量毛泽东》,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一章),载萧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1卷《在历史的天平上》,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
    • 史华慈:《德性的统治:文化大革命中领袖与党的宏观透视》,(“The Reign of Virtue:Some Broad Perspectives on Leader and Party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from The China Quarterly,July-September 1968,No.35.),收入B•Schwartz,China and other matters(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萧延中中译
    • 史华慈:《“毛主义”传说的传说》,(刘玉昕译自The China Quarterly,1960,No.2)载《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4卷《“传说”的传说》,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
    • 史华慈:《再谈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一个答复》,载《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4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英文原文及出处暂缺)
    • 史华慈:《“毛主义”的传说或“传说的传说”——魏特夫和史华慈的结束语以及亨利克•夏德马对双方的评论》,(刘玉昕译自The China Quarterly,1960,No.3),载《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4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
  • 对话与访谈
    • 史华慈、中岛岭雄:《美日学者对谈录——关于毛泽东思想起源问题的讨论》,(张惠才译自《中国在重建文明》,日本筑摩书房1983年),载《外国学者评毛泽东》第2卷,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
    • 刘梦溪:《现代性与跨文化沟通:史华慈教授访谈录》,《世界汉学》2002年第2期
    • 《史华慈、林毓生对话录——一些关于中国近代和现代思想、文化与政治的感想》,载林毓生:《思想与人物》,第439-468页,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4年
    • 雷颐:《“离散的研究”——与史华慈先生关于思想史研究的对话》,载雷颐:《取静集》,新华出版社1998年
    • 林同奇:《忆老友本·史华慈——希·普特南教授(Hilary Putnam)访谈录》

史华慈研究相关著作

  • 史华慈思想研究
    • 林毓生:《史华慈思想史学的意义》,《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林毓生:《史华慈著<中国与当今千禧年主义>导言》,《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林同奇:《他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史华慈史学思想初探》,《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林同奇:《孟子之心与性:史华慈与牟宗三的虚拟对话》,《中国哲学史》2003年第1期
    • 林同奇:《超越与内在——史华慈和李泽厚对孔子天、命观念的诠释》,载《世纪之交的宗教与宗教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150-170页
    • 林同奇:《误读与歧见之间——评黄克武对史华慈严复研究的质疑》,《开放时代》2003年第6期
    • 朱政惠:《史华慈的中国学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1期
    • 陈少明:《穿越理解的双重屏障——论史华慈的思想史观》,《开放时代》2001年第5期
    • 刘玉宇:《对两种思想史研究的考察——史华慈与葛瑞汉先秦思想史研究比较》,《现代哲学》,2004年第3期
    • 李美燕:《李约瑟与史华慈眼中的老子“自然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11月
    • 李强:《严复与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兼评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载刘桂生等编:《严复思想新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 王健:《“严复现象”解读——兼与史华慈对话》,《原道》第5辑,1999年4月
    • 张福建:《文明的提升与沉沦:弥尔、严复与史华慈》,《开放时代》2003年第2期
    • 王文涛:《“毛主义”话语的起源、性质与内涵——简评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与毛泽东的崛起>》,《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
  • 生平与追忆
    • 朱政惠:《他乡有夫子—史华慈生平和学术谱略》,《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
    • 田浩:《史华慈小传》,《开放时代》2001年第5期
    • 程钢:《跨越文化的思考——关于史华慈教授》,《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李欧梵:《哈佛两教授》,《万象》杂志2005年第6期
    • 柯文、梅谷、麦克法夸尔:《怀念史华慈》,《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孔飞力:《史华慈的历史贡献》,《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唐·普赖斯:《睿智的思想者》,《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布特菲尔德:《探寻中国革命史的真义》,《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斯坦伯格:《一个完美人格的典范》,《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李欧梵:《为学与为人的楷模》,《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梅谷:《道德良知和历史思考》,《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林毓生:《以仁心说 以学心听 以公心辩》,《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黎安友:《活在永恒的现在之中》,《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 杜维明:《史华慈叙事的人文主义视界》,《世界汉学》,2003年第2期

参考来源

  1.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纽约时报讣告。
  2. ^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详细信息。
  3. ^ [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