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共产党 (1921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意大利共产党意大利语:Partito Comunista d'Italia,缩写为PCd'I)是意大利历史上的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存在于1921年至1943年。1921年,该党在里窝那成立。1926年,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禁止該黨活动。1943年,流亡莫斯科的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将党组织重组为意大利共产党(Partito Comunista Italiano,缩写为PCI)。

歷史

成立前的革命風潮(1919~1920)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義大利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革命形勢高漲、義大利社會黨內的分歧路線,加上與第三國際間的關係,導致社會黨的分裂。

1919年10月社會黨棄權派正式成立。

1920年是無產階級暴動最激烈的一年,共發生罷工與停工事件兩千餘起左右,革命浪潮高漲到頂點。10月底,義大利社會黨內的共產主義份子(主要包括棄權派、新秩序派、及少部分的最高綱領派)在米蘭集會,會後發表宣言,將把社會黨轉變為一個新的、高度權力集中的黨,改名為義大利共產黨。

義大利共產黨的成立與挫敗(1921~1926)

1921年1月,從社會黨的代表大會會場離開召開義大利共產黨的成立大會,選出中央委員十五人,執行委員會五人,分別是博爾迪加格里埃科義大利語Ruggero Grieco特拉奇尼義大利語Umberto Terracini雷波西義大利語Luigi Repossi福蒂基亞尼義大利語Bruno Fortichiari,由棄權派的博爾迪加領導(博爾迪加在成立義共後旋即解散了棄權派) ,其餘十位中央委員為:Ambrogio Belloni, Nicola Bombacci, Egidio Gennari, 葛蘭西, Anselmo Marabini, Francesco Misiano, Giovanni Parodi, Luigi Polano, Cesare Sessa, Ludovico Tarsia。設總部於米蘭,改《新秩序》(L'Ordine Nuove)週刊為日報,並發刊《共產黨人》(Il Comunista),加入「第三國際」。4月義大利大選意共獲二十九萬張選票,而社會黨獲一百五十萬張選票,黨員僅四萬人左右。6月,第三國際第三次世界代表大會採取退卻路線。12月第三國際宣布「統一戰線」,聯合第二國際、第二半國際、阿姆斯特丹國際協同工作。

1922年3月,義共在羅馬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通過《羅馬提綱》(Rome Theses[1]與來自下面的統一戰線。10月,墨索里尼進軍羅馬。12月,第三國際「四大」,做成義大利問題的決議:合併義大利社會黨與共產黨。

1923年2月,博爾迪加被捕。4月,義大利社會黨大會,反對第三國際「四大」的決議案。6月,第三國際第三次擴大執委會,決議設立義共新領導小組。該小組由陶里亞蒂塔斯卡義大利語Angelo Tasca史科哥馬諾義大利語Mauro Scoccimarro、佛塔(Giuseppe Vota)、福蒂基亞尼組成,後以杰納里義大利語Egidio Gennari取代福蒂基亞尼。9月,陶里亞蒂、塔斯卡、佛塔被捕。10月,義大利當局釋放被捕的義共領導人物。

1924年2月,發刊《團結報》。4月,義大利依法西斯政權新選舉法選舉義共獲得廿七萬張票,葛蘭西等十九名代表選入議會。6月,「馬泰奧蒂」被殺事件,義大利掀起反法西斯浪潮。第三國際「五大」,號召「布爾什維克化」。8月,葛蘭西任義共總書記。

1925年2月,義共中央委員會討論蘇共黨爭。11月,法西斯當局嚴厲鎮壓反對派。12月,蘇共「十四大」,通過史達林一國社會主義

法西斯專政下的義大利共產黨(1926~1943)

1926年1月,義共在里昂召開「三大」,通過《里昂提綱》(Lyons These[2]。10月,義共中央致蘇共中央的信對於蘇共黨爭表示關切和憂慮。11月,葛蘭西與大量義共黨員被捕,法西斯全面專政。陶里亞蒂在莫斯科接掌義共總書記,組織流亡政黨。

1927年3月,義共在巴黎發刊《工人國家》(Lo Stato Operaio)作為黨的機關刊物;隆哥則負起青年工作的責任。

1928年5、6月,法西斯政權以陰謀罪、鼓動煽起仇恨、內戰、叛亂,通過暴力改變憲法和國家形式罪審判葛蘭西等義共黨員,判處葛蘭西、羅維塔義大利語Giovanni Roveda 、史科奇馬諾二十年四個月零五天的徒刑;特拉奇尼二十二年九個月零五天的徒刑。7月,第三國際「六大」,通過「第三時期」路線。

1929年2月,葛蘭西開始撰寫《獄中札記》。4月,史達林鬥垮布哈林派,清除國際布哈林派。陶里亞蒂開除塔斯卡。

1930年1月,陶里亞蒂開除「三人反對派」。特拉奇尼在獄中表示反對陶里亞蒂的行動。

1935年7月,第三國際「七大」,宣佈「人民戰線」。

1937年4月27日,葛蘭西逝世。6月,義共採用「制憲會議」為人民戰線的形式。

1936~1939年,西班牙內戰,義共志願加入第三國際的國際旅,支援西班牙共產黨。義共副總書記隆哥任國際旅總政委。

1939年9月,德國入侵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1943年6月,史達林解散第三國際。7月,英美聯軍登陸義大利西西里島。9月,義大利巴多里奧政府與同盟國簽署休戰協定,義共合法公開活動。

歷任總書記

姓名 任期
阿马迪奥·博尔迪加 1921年-1923年(實際上的)
新領導小組 1923年-1924年
安東尼奧·葛蘭西 1924年8月-1926年11月9日
帕尔米罗·陶里亚蒂 1926年11月-1934年
鲁杰罗·格里埃科義大利語Ruggero Grieco 1934年-1938年
帕尔米罗·陶里亚蒂 1938年-1943年

參見

參考資料

  1. ^ PCd'I, Theses on Tactics, Rome, 1922. 1922-03-26 [201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7) (英语). 
  2. ^ The Lyons Theses, Amadeo Bordiga 1926. 1926-01 [2017-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21) (英语). 

參考書目

  • 熊自健,《義大利共產黨的歷史道路》,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5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