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剝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化剝奪(英語:cultural deprivation)又稱文化貧乏[1],是指某一族群可能是因為教育價值觀,而缺少能夠在教育制度中取得成功的適當語言和知識,導致其被局限於低認知可塑性狀態的過程。文化剝奪理論認為,一個人之所以在社會上無法獲得成功,很大的原因來自於他來自的環境缺乏相關的資源和協助;因此,文化剝奪觀學者在面對社會問題時,常常會選擇以補救教學、協助計畫的方式,讓「被剝奪者」獲得提升主流社會價值的機會。

歷史

文化剝奪理論流行於1960和1970年代的美國和今日的台灣教育;當時的常見認知為,工人階級之所以缺乏向上階級流動的動力,是源自於其生長過程中,缺乏家庭、社區的資源和照顧的原因。到了近日,文化剝奪的觀點在已受到多方的挑戰,反對者認為文化剝奪理論是在「譴責受害者」,將下層階級的失敗歸咎於其自身的不足。與文化剝奪相對的概念是「文化差異」,該理論認為,社會上的不平等也有可能肇因於先天文化上的差異,亦即某一特定族群的次文化先天上就和主流文化不同,所以才會導致其在社會上的地位難以改變。[2][3]

參考文獻

  1. ^ 文化不利(文化貧乏).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 國家教育研究院. 2000-12-01 [2022-08-06]. 
  2. ^ 賈里, 戴維; 朱莉亞, 賈里. 社會學辭典. 台北: 貓頭鷹出版. 1999: 159. ISBN 9579684626. 
  3. ^ 謝, 高橋. 教育社會學. 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 2004: 292. ISBN 9789571136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