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主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明朝天主教[註 1],是基督教第一大教派——天主教罗马大公教会)第一次大规模传入并扎根中国汉族士大夫和基层民众的时期,在中国基督教史中国思想史中西文化交流史西学东渐东学西渐)上具有深远影响。

背景

编年史

元末明初

嘉靖朝

  •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受葡萄牙国王保护的耶稣会纳瓦拉(今西班牙境内)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神父到达中国广东的上川岛,但得不到进入大陆的许可,带着遗憾死在了岛上。
  •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多明我会葡萄牙传教士达克鲁斯(Gaspar da Cruz;1520年-1570年)抵达中国澳门。1570年他的《中国志》(Tractado emque se cōtam muito pol estéco as cous da China)在欧洲出版。
  •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萄牙租借澳门。

万历朝

  • 万历三年(1575年):西班牙籍奥斯定会修士马丁·德·拉达在厦门登陆。
  • 万历六年(1578年):驻澳門耶穌會远东观察员范禮安神父認識到在文化发达的中國傳教需要改變策略,於是他从歐洲调来了几位年轻的传教士,这里面就有罗明坚巴范济利玛窦,他們於9月乘船抵達印度果亞。
  • 万历七年(1579年):罗明坚首先由印度果亞抵達澳門,並按范禮安的指示學習中文。
  • 萬曆八年(1580年):羅明堅進入廣州,結識海道副使和廣東總兵。
  • 万历十年(1582年):利瑪竇巴范济8月抵達澳門。同年12月,罗明坚和巴范济被允许前往兩廣總督所在地广东肇庆定居并传教,天主教在中國大陆得以立足。
  • 万历十一年(1583年):利瑪竇抵达肇庆
  • 万历十二年(1584年),利瑪竇到達廣州,自製《萬國圖誌》。
  • 万历十三年(1585年):范禮安任命葡萄牙籍教士孟三德任中国教区区长,潜入肇庆居留。
  • 万历十四年(1586年):天主教马尼拉教区主教参与西班牙菲律宾总督主持的武力征服中国计划的制定。该计划因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摧毁而放弃。
  •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
  • 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
    • 利玛窦首次进京,但是未能立足,返回南方。
    • 西班牙籍耶稣会士庞迪我来华。
  •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
    • 1月24日,利瑪竇庞迪我再次进京覲見明神宗,献自鸣钟、圣经、世界地图、大西洋琴等方物,获得在京永驻的许可,在士大夫中建立良好聲譽和關係,開啟了日后其他傳教士進入中國之門。
  • 万历三十年(1602年),太僕寺少卿李之藻出資刊行利瑪竇的《坤輿萬國全圖》。
  •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秋:徐光启(41岁)在南京受洗,圣名保禄
  •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耶稣会士鄂本笃,从印度出发,经古丝绸之路;经过四年长途跋涉,于1605年抵达中国肃州,因劳累死在那里。他的日记被利玛窦整理發表,证实马可波罗描述的“契丹”就是中国。
  •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意大利籍耶稣会士熊三拔来华,协助钦天监修订历法。
  •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
  •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
    • 2、3月间,候任开州知州从五品李之藻(39岁)在北京身患重病,受到利玛窦悉心照顾,深为感动。同年,李之藻由利玛窦神父受洗,取圣名(Leo)。
    • 5月11日,利玛窦逝世。明神宗將柵欄官地賜予利瑪竇作為墓地,從此柵欄官地改名柵欄墓地。自從利瑪竇之後,湯若望、南懷仁、郎世寧等在華傳教士均葬於柵欄墓地,前前後後共有數百位傳教士安葬於此。
    • 龙华民接任耶稣会在华负责人,他对利玛窦宽容中国教徒尊孔、敬祖表示不满,这成为中国礼仪之争的开始。
    • 比利时籍耶稣会士金尼阁来华,抵达南京跟随高一志郭居静学习汉语。
    • 意大利籍传教士毕方济抵达澳门。
  • 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
  • 万历四十年(1612年):孙元化中举人,从恩师徐光启学习西学。
  •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
  •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 1615年6月,教宗頒發詔諭,同意耶穌會中國传教会的請求,允許以漢語舉行聖事,以中文翻譯聖經。
    • 利玛窦的意大利文日记后经比利时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编译为拉丁文后出版,取名《基督教远征中国史》,汉译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
  •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发生南京教案,许多天主教传教士被驱逐。
  •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 1618年4月,金尼閣帶著教宗的詔諭以及在歐洲募集到的七千多部圖書,率領二十餘名新招募的願意來華傳教的傳教士,由里斯本出發。後來成為著名傳教士的鄧玉函、羅雅谷、湯若望、傅汎際與之同船赴華。
  •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耶稣会士邓玉函罗雅谷汤若望傅汎际(Francisco Furtado;1589年-1653年)跟随金尼阁抵达澳门。

天启朝

  • 天启元年(1621年):
    • 三月,后金攻陷沈阳辽阳,明廷震惊,明熹宗要求徐光启从天津“即令回京”,襄理军务。
    • 5月28日,李之藻出任光禄寺少卿,负责研制大炮
    • 四月十五日(6月4日),“命光禄寺少卿管工部郎中事李之藻调度十六门城楼军器”[1]
    • 四月十八日(6月7日),徐光启回到北京。
    • 四月二十七日(6月16日),“命铸监督军需关防给光禄寺少卿仍管工部司官事李之藻”[1]
  • 天启二年(1622年):
現藏西安碑林博物馆景教碑

崇祯朝

南明

永历帝致羅馬教宗信件,由卜弥格翻譯成拉丁文。
  • 永曆四年(1650年):十月,卜弥格作为南明皇帝的使者與南明官員陳安德出使罗马教廷和西欧各國。
  • 永历十二年(1658年,大清顺治十五年),卜弥格从欧洲回到东方抵澳门。但是澳门已经与清朝建立关系,耶稣会日本省和中国副省也不再承认卜弥格为其成员,反对他通过澳门入境中国。卜弥格不得不转道交趾
  • 永历十三年(1659年):8月,贫病交加的卜弥格怀着对南明的忠诚病逝于交趾与广西的边境。

重要人物

来华(含澳门)耶稣会传教士

徐光启(图中下左)及其孙女许甘第大(下右) 和三位重要来华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神父利玛窦(上左)、神圣罗马帝国神父汤若望(上中)、比利时神父南怀仁(上左)
华籍神职人员
奉教士大夫
亲天主教的士大夫
反天主教的士大夫
与天主教打过交道的明朝皇帝
南明奉教皇室成员及官员
在华受天主教影响的朝鲜

重要文献

《天主实录》手稿,现藏于罗马中央国立图书馆
天主教教理神学护教作品
  • 罗明坚利玛窦:《天主实录
  • 王徵:《畏天爱人极论》、《崇正述略》、《事天实学》、《真福直指》、《活人丹方》等(多已散佚)。
圣经译文
译本 译者 年份 翻译蓝本 备注
《天主降生言行纪略》 艾儒略 1635-1637年 又名《出像经解》,最早的中文节译本[7]
《天主降生圣经直解》 阳玛诺 1636年 四福音书[7]
圣经注解
  • 王徵:《圣经要略汇集》、《圣经直解》
天主教礼仪经文
天主教文学作品
天主教美术作品
  • 崇祯十年福建晋江教堂刻印的版画
语言学作品
传教士编撰的汉文西书
  • 万历二十七年(1595年):利瑪竇编译的第一部汉文西书《交友論
  • 利瑪竇《二十五言
传教士和奉教士大夫编译的西方文史哲作品
传教士和奉教士大夫参与编译的地理学作品
传教士和奉教士大夫编译的数学、天文、机械、历法、水利作品
中文版《中國圖說》中的插图:利玛窦徐光启[8]
奏疏
外交文书
徐光启致葡萄牙国王的信(拉丁文
  • 南明皇室与罗马教宗等通信
    • 南明永历朝王太后致谕罗马教皇因诺曾爵书
    • 南明永历朝司礼太监庞天寿上罗马教皇因诺曾爵书
    • 南明永历朝司礼太监庞天寿致威尼斯共和国诸公拜帖
传教士向西方介绍中国的译著
传教士中国见闻录
相关人物传记
  • [清]张廷玉 等 官修:《钦定明史
  • 历代神仙通鉴》卷九第二节“严子陵高屈光武,玛利亚贞产耶稣”。
西学和天学丛书
  • 崇祯元年(1628年)刊行:《天学初函》,李之藻辑。收书二十种,分理篇、器篇各十种,大多为明末入华耶稣会士编著。包括艾儒略《西学凡》、《职方外纪》,利玛窦《天主实义》、《辩学遗牍》、《畸人十篇》、《交友论》、《二十五言》,庞迪我《七克》,李之藻《唐景教碑书后》,毕方济、徐光启《灵言蠡勺》,利玛窦《浑盖通宪图说》、《圜容较义》、《测量法义》、《勾股义》,熊三拔《简平仪说》、《表度说》,阳玛诺《天问略》,熊三拔、徐光启《泰西水法》,利玛窦、徐光启《几何原本》,利玛窦、李之藻《同文算指》。毕方济、徐光启《灵言蠡勺》等等。
反天主教文献
  • 崇祯十二年版:《圣朝破邪集》八卷,今流传日本安政乙卯翻刻本。福建士绅黄贞辑收集万历、崇祯年间的反教文章成。儒佛合璧,其中有南京礼部侍郎沈漼参远夷疏》,邹维琏《辟邪管见录》、许大受《圣朝佐辟》、黄贞《请颜壮其先生辟天主教书》、云栖和尚《天说》,虞淳熙居士的《天主实义杀生篇》、释元贤《缁素共证》、释圆悟的《辨天说》、释通容的《原道辟邪说》、释成勇的《辟天主教檄》、释如纯的《天主初辟》等等。

遗迹

上海市徐汇区徐家汇光启公园徐光启墓

研究和纪念

注释

  1. ^ 中国传统中所谓“天学”主要研究天文历法。当时天主教神学也被纳入“天学”范围。
  2.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一说出土于1625年;今学界认为出土时间为1623年至1625年间。
  3. ^ 3.0 3.1 根据圣座宣圣部2007年《为在册封圣人案件中指导教区或大主教区如何进行调查的训令》规定,一旦教区开始筹备列品案,列品对象就被称为“天主之仆[6]

参考文献

  1. ^ 1.0 1.1 明实录》卷?
  2. ^ 《明史·孙承宗传》
  3. ^ [清]黄伯禄 编:《正教奉褒
  4. ^ 《明实录》:“吏科等衙门纠十大僚”
  5. ^ 崇祯二年(1629年)七月十一日徐光启疏章
  6. ^ 天主教上海教区官网:徐光启列品案筹备进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7.0 7.1 林煌天 主编 (编). 中国翻译大事记. 《中国翻译词典》.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8. ^ Kircheri, Athanasii. China Illustrata. apud Jacobum à Meurs. 1667: p.164. 

外部链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