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ustafa Abdul Jalil
مصطفى عبد الجليل
2012年4月26日
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国家元首)
任期
2011年3月5日—2012年8月8日
总理马哈茂德·吉卜里勒
阿卜杜勒·凯卜
副主席哈菲兹·胡加
前任穆阿迈尔·卡扎菲
继任过渡委员会解散,由利比亚国民议会主席穆罕默德·阿里·萨利姆担任国家元首
利比亚司法部长
任期
2007年1月10日—2011年2月27日
总理巴格达迪·马哈茂迪
领袖穆阿迈尔·卡扎菲
个人资料
出生1952年(71—72歲)
 利比亞贝达
政党
母校利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Libya)
宗教信仰伊斯兰教

穆斯塔法·阿卜杜勒·贾利勒阿卜杜勒-贾利勒阿布達賈利[1](阿拉伯语:مصطفى عبد الجليل‎,Abdul-JelilAbd-al-Jalil[2] Abdel-Jalil, Abdeljalil or Abud Al Jeleil,1952年[3]是名利比亚政治家。2007年1月到2011年2月,他任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司法部长[2]。他在媒体中广受瞩目的是各种反对侵犯人权的言论和立场。2011年,在利比亚示威、抗爭和内战中,他成为反对卡扎菲统治的主要领导人,并担任总部位于班加西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主席。

个人经历

利比亚大学学习完法律和伊斯兰经后,于1975年毕业。然后在贝达担任检察长的助理,1978年成为一名法官[4]

他在担任法官至任司法部长前,态度上始终不满当局的统治方式[5]。2010年1月,他在政府未能释放政治犯后尝试在国家电视台上辞职,不过辞职被否决。在2011年2月21日,他在被派往班加西就与部落协商释放人质一事,宣布正式辞职[6][7],成为卡扎菲政权第一位主动辞职的高官[5]

根据最近维基解密从美国大使透露的信息上看,他被描述为具有开放和协作能力。而卡扎菲当局则出价40万美圆,作为抓捕他的赏金[8]

立场与观点

任职司法部长时期

2010年8月,人权观察的一名代表对他“被报道敢于反对随意的逮捕和未经审判的拘留或监禁”,评论道:[9]

司法部长对那些被关押者的立场是非常好的。尽管法庭判定那些人无罪,他也公开批评安全机构持续地扣押犯人。此外,问题确实是国家安全机构和内政部扰乱了司法秩序。

在2010年11月出版的一份报纸中,大赦国际表达了类似的论述:[10]

至少200名其他已经被判无罪的人仍旧在被关押后。司法部长贾利勒已公开地要求释放这些被关押者,但是扣押那些人的安全机构却拒绝遵从...贾利勒说他不能下达一个调查安全机构长官滥用职权的命令。只有内政部才可这么多,不过他们经常拒绝这么做。

人权观察在为2010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所做的《全球定期评论英语Universal Periodic Review》(UPR)中对他也有同样的论述[11]

2011年示威与内战期间

在示威发生后,他被卡扎菲派往班加西做“与伊斯兰主义者协调释放扣押的人质”工作[5][6]

2月21日,民营报社《Quryna》报道说他因对“持续对反政府示威者使用暴力”而辞职[7]

2月22日,他在接受瑞典报纸《Expressen》中称,他有证据证明卡扎菲亲自下达命令制造了1988年洛克比空難[12]

2月24日,BBC报道,在一个利比亚反对派举行的会议上,他表示与卡扎菲没话可谈,并要求卡扎菲立即下台[13]

3月5日,路透社报道,他宣布已经“与欧洲和阿拉伯国家正式接触过了”,“一些国家很快将宣布承认临时委员会”[14]

2011年利比亚起义与战争

2月24日,前军官、部落领袖、学者和商人代表在贝达举行了一次反对派会议[13]。会议由贾利勒主持。代表们强调国家团结的重要性,并认可的黎波里为利比亚的首都。许多代表讨论了寻求联合国干预利比亚局势的议题[15]。讲台上布置了前卡扎菲时代-利比亚王国的国旗(1951-1969)[16][17][18]

2月25日,半岛电视台报道,会议讨论了为早日实现后卡扎菲时代需组建一个临时政府[16]。2月26日报道说,他正着手领导着组建过渡政府的工作,总部位于班加西[19][20]。他表示“可恶的卡扎菲个人要为犯罪承担责任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他也坚持国家团结的重要性,并认可的黎波里的首都地位[21]。利比亚驻美国大使Ali Suleiman Aujali支持组建过渡政府的工作[22][23]。利比亚驻联合国副大使Ibrahim Omar Al Dabashi,也表示支持一个新的政府[24]

2月27日,在班加西举行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过渡委员会的部分组成人员被公布。由于不少地区还被卡扎菲政府控制着,所以一些地区代表的名字暂时没被公开[25]。临时政府的计划是运行三个月后举行一次选举[26]。组成人员既包括平民也有军人[27][28]

3月5日,在委员会的创建声明中,贾利勒任主席一职[29]

3月9日,他公开呼吁在利比亚建立禁飞区[1]

参见

参考资料

  1. ^ 1.0 1.1 Rebel leader calls for 'immediate action' on no-fly zone. CNN.com. 2011-03-10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5). 
  2. ^ 2.0 2.1 World leaders - Chiefs of State and Cabinet Members of Foreign Governments (Libya, as at March 17, 2010). CIA. [2011-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16). 
  3. ^ Provisional rebel government leader Mustafa Abdel Jalil. Monsters and Critics. 2011-03-10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9-04). 
  4. ^ National Transitional Council, 存档副本. [201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0).  members]
  5. ^ 5.0 5.1 5.2 Wall Street Journal 10 March 2011, Rebel Leadership Casts a Wide Ne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6.0 6.1 Libyan Islamists seize arms, take hostages.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AFP. 2011-02-21 [201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0). 
  7. ^ 7.0 7.1 Libyan minister quits over crackdown - report. Reuters. 2011-02-21 [201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7). 
  8. ^ "Monsters & Critics Mar 10, 2011, 14:17 GMT PROFILE: Provisional rebel government leader Mustafa Abdel Jalil Archive.is存檔,存档日期2012-09-04
  9. ^ Clottey, Peter. Rights Researcher Calls for Expanded Libyan Prisoner Compensation. 2010-08-08. Voice Of America. [2011-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21). 
  10. ^ Public statement: Libya: Carry out UN calls for reform: Government rejects much-needed changes at first Human Rights Council review. 2010-11-17 [2011-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1). 
  11. ^ Report prepared by Human Rights Watc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for the 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Universal Periodic Review (UPR), dated April 2010
  12. ^ Muammar Gaddafi ordered Lockerbie bombing, says Libyan minister. news.com.au. 2011-02-24 [2011-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6).  citing an original interview with Expressen in Sweden: Khadaffi gav order om Lockerbie-attentatet [Gaddafi ordered the Lockerbie bombing]. 2011-02-23 [2011-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6).  English transla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13.0 13.1 Libya protests: Gaddafi embattled by opposition gains. Bbc.co.uk. 2011-02-24 [2011-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6). 
  14. ^ http://uk.reuters.com/article/2011/03/05/us-libya-interim-recognition-idUKTRE72425R20110305 Libyan rebel Council expects international recognition soon 请检查|url=值 (帮助). [2011-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04). , Reuters, CAIRO | Sat Mar 5, 2011 9:58pm GMT
  15. ^ Discussions under way for provisional government in Libya. MaltaStar.com. 2011-02-25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3). 
  16. ^ 16.0 16.1 LIVE: Japan earthquake. BBC News. 2011-03-14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7). 
  17. ^ Provisional Government Forming In Eastern Libya. NPR. 2011-02-23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5). 
  18. ^ Post a Job. Libya’s Eastern Rebels, Long-Time Qaddafi Foes, Driving Revolt. Businessweek. 2011-02-25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8). 
  19. ^ Terror in Tripoli as pressure builds in Yemen. ABS-CBN News.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4). 
  20. ^ Live Blog - Libya Feb 26. BAl Jazeera Blogs. 2011-02-25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1). 
  21. ^ Ex Libyan minister forms interim govt-report. London South East. 2011-02-26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3). 
  22. ^ Libya envoy to U.S. backs interim government. Reuters. 2011-02-26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5). 
  23. ^ Live Blog - Libya Feb 27. Al Jazeera Blogs.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7). 
  24. ^ Interim Libyan govt wins support. Al Jazeera. 2011-02-27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6-29). 
  25. ^ Anti Gadhaffi forces form interim government for Libya. Digital Journal.com.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2). 
  26. ^ Klapper, Bradley. Envoy claims Libyans set up caretaker government.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2011-02-26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8). 
  27. ^ Benghazi 'caretaker' government to prepare democratic election in Libya. RIA Novosti. 2011-02-27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2). 
  28. ^ Libyan Protest Leaders Form National Council in East. Voice of America. 2011-02-27 [2011-0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4). 
  29. ^ Founding statement of the Interim Transitional National Council. Transitional National Council. 2011-03-05 [2011-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7).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