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人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立陶宛人名
命名习俗
语言立陶宛语
使用情况现存
受影响于基督教名德意志人名波兰人名
结构
名字 + 姓氏
说明名字和姓氏必须加上固定的后缀。
示例
爱德华达斯·保劳斯卡斯
Eduardas Paulauskas
说明爱德华达斯是名字,保劳斯卡斯是姓氏。
家庭关系
传承方式子女承父姓
婚后改姓传统上已婚女子从夫姓
尊称
男子Ponas
已婚女子Poni
未婚女子Panele

立陶宛人名名字立陶宛語vardas)和姓氏pavardė)组成,顺序是名前姓后。

现代立陶宛人名的拼写必须遵照立陶宛语正字法,而且立陶宛语提及外来姓名时也要依照正字法改写。姓氏和名字必须加上后缀,男性姓名使用印欧语的阳性后缀-as、-is、-us;已婚女性的姓名后缀和未婚女性的性别后缀有所不同,前者使用-ienė,后者使用-aitė、-utė、-iūtė、-ytė。

名字

立陶宛人的名字一般只有一个,但亦可以有多个而仅常用其中一个。立陶宛名字可按照词源归类如下[1]

  • 皈依基督教前的立陶宛语传统名字:这些名字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由两部分词干组成,涵义和正面形象和品质有关,如约盖拉(Jogaila,jo-gaila,“强壮的骑手”)。不过在立陶宛人皈依基督教后,这些名字就基本不再使用,而大多变为姓氏、地名,如戈什陶塔斯(Goštautas)、克斯盖拉(Kęsgaila)、拉德维拉(Radvila),皆是显赫的家族姓氏。自战间期以来,立陶宛民族主义盛行,这些名字又再度流行。许多父母以历史著名君主的名字为子女取名,就属于此类别,如维陶塔斯(Vytautas)、格迪米纳斯(Gediminas)、阿尔吉尔达斯(Algirdas)、日吉曼塔斯(Žygimantas)等。人们还使用双词干名字的单词干简略形式取名,如维特尼斯(Vytenis)、克斯图蒂斯(Kęstutis)等。上述例子皆为男子名,这类基督教时代以前的古典女名事实上颇为罕见,现代使用的这一类别的女名有不少都是自男名重构得来的,但历史上一些著名女子的名字除外,如碧露蒂(Birutė)、阿尔东娜(Aldona)、里姆盖莱(Rimgailė)。
  • 基督教名:语言学研究得出,早在11世纪,立陶宛人正式皈依基督教前,奥克施泰提亚地区就开始使用基督教名了。最早的基督教名都来自古教会斯拉夫语,源于拜占庭的正教教名,如安塔纳斯(Antanas,圣安东尼)、波维拉斯(Povilas)、保柳斯(Paulius,皆来自使徒保罗)、安德留斯(Andrius,圣安德烈)。1387年,立陶宛人正式皈依基督教,此后引入的基督教名都是来自波兰语的天主教名,如约纳斯(Jonas,约翰)、弗拉迪斯洛瓦斯(Vladislovas)、弗拉达斯(Vladas,皆来自圣拉斯洛)、卡济米耶拉斯(Kazimieras)、卡济斯(Kazys,皆来自圣卡齐米日)
  • 立陶宛语名词:如天体名,绍莱(Saulė,太阳)、奥什里内(Aušrinė,金星);自然现象名,奥德拉(Audra,暴风)、奥什拉(Aušra,黎明)、拉萨(Rasa,露水)、韦亚斯(Vėjas,风)、艾达斯(Aidas,回音);植物名,利纳斯(Linas,亚麻)、埃格莱(Eglė,云杉);河流名,如乌拉(Ūla)、维利亚(Vilija),皆指内里斯河
  • 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名字:亚当·密茨凯维奇自创的格拉日纳(Gražina)、日维莱(Živilė);维杜纳斯(Vydūnas)自创的代瓦(Daiva);温察斯·克雷韦-米茨克维丘斯(Vincas Krėvė-Mickevičius)自创的沙鲁纳斯(Šarūnas)。
  • 立陶宛神话中的神祇名和人物名。如幸运女神莱玛(Laima)、大地女神热米娜(Žemyna),以及蛇女王埃格莱童话中的王子日尔维纳斯(Žilvinas)。
  • 德语人名的立陶宛化形式:主要分布在小立陶宛地区(曾经是东普鲁士的一部分),如来自德语汉斯(Hans)的安萨斯(Ansas),来自格蕾琴(Gretchen)的格蕾特(Grėtė),来自威廉(Wilhelm)的维柳斯(Vilius)。

立陶宛名字都有固定的性别后缀[2]。绝大多数男子名以“斯”(-s)结尾,女子名以-a或-ė结尾[2];极少数男子名以-a结尾,如约盖拉(Jogaila),这种男子名的女性形式一定以-ė结尾,所以约盖拉的女子形式一定是约盖莱(Jogailė)。

立陶宛人喜好在名字后加上指小后缀。阳性指小后缀有-elis、-ėlis、-ukis、-ulis、-užis、-utis、-ytis;阴性指小后缀有-elė、-utė、-ytė、-užė。此外,立陶宛人还可能使用昵称(pravardė)。在姓氏后使用指小后缀的习惯更加普遍[2]

姓氏

立陶宛的姓氏有家族传承性,通常是子承父姓。传统上已婚女子从夫姓[2],但这在法律上并非强制。女方可以保留娘家姓(mergautinė pavardė),也可以使用双姓。此外还有极罕见的已婚男子从妻姓的情况。

立陶宛贵族自16世纪初开始使用姓氏[1],最早的姓氏都来自父名。使用姓氏的习惯逐渐自上而下传播至各个阶级:17世纪末,流行于市民阶层,此后开始传播至农民阶级。大部分乡村居民到18世纪末才开始使用姓氏,通常源自村落名。到19世纪中叶,立陶宛人基本普遍拥有姓氏[1]

立陶宛姓氏通常有如下几个来源,并且多以指小后缀结尾。以下举例均为阳性形式:

  • 源自昵称,词干的涵义通常是人物外形、性格等特点,如瑙约卡斯(Naujokas)、瑙约凯蒂斯(Naujokaitis),源自naujas(“新人”);凯里斯(Kairys)、凯雷利斯(Kairelis),源自kairė(“左撇子”)。
  • 源自职业,如卡尔维斯(Kalvis)、卡尔韦利斯(Kalvelis)、卡尔瓦伊蒂斯(Kalvaitis),来自kalvis(“铁匠”)。
  • 源自地名、地理事物名,如乌茹吉里斯(Užugiris),意为森林(už girios);卡尔尼耶蒂斯(Kalnietis),意为山脉(kalnai)。
  • 源自父名,如来自约纳斯(Jonas)的约奈蒂斯(Jonaitis)、亚纳维丘斯(Janavičius)、亚努伊蒂斯(Januitis);来自阿多马斯(Adomas)的阿多迈蒂斯(Adomaitis)、阿达莫尼斯(Adamonis)、阿达姆库斯(Adamkus);来自卢卡斯(Lukas)的卢考斯基斯(Lukauskis)、卢科舒斯(Lukošius)、卢科舍维丘斯(Lukoševičius)。这些姓氏的部分词缀实际上是斯拉夫语父名后缀的等价形式,如-avičius和-owicz对应,-auskas和-owski对应:扬考斯卡斯(Jankauskas)和波兰语的扬科夫斯基(Jankowski)对应,阿达姆科维丘斯和亚当科维奇(Adamkowicz)对应,卢科舍维丘斯(Lukoševičius)和卢卡舍维奇(Lukaszewicz)对应。
  • 源自名字的指小形式[3],如布特库斯(Butkus)、明库斯(Minkus)、诺库斯(Norkus)、里姆库斯(Rimkus)分别是名字布特金塔斯(Butkintas)、明坎塔斯(Minkantas)、诺坎塔斯(Norkantas)、里姆坎塔斯(Rimkantas)的指小词。

将阳性的后缀改为阴性后缀即是该姓氏的女子形式,但是后缀依照使用者已婚与否而有所区别。如阳性后缀-as、-ys、-is,已婚女子使用-ienė后缀,未婚女子使用-aitė、-utė、-iūtė、-ytė后缀。也就是说,在立陶宛,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的姓氏有所区别,例如[2]

男子姓氏 已婚女子姓氏 未婚女子姓氏
卡蒂柳斯(Katilius) 卡蒂莉耶内(Katilienė) 卡蒂柳特(Katiliūtė)
瓦尔纳斯(Varnas) 瓦尔妮耶内(Varnienė) 瓦尔奈特(Varnaitė)
保劳斯卡斯(Paulauskas) 保劳斯基耶内(Paulauskienė) 保劳斯凯特(Paulauskaitė)
宾比里斯(Bimbirys) 宾比丽耶内(Bimbirienė) 宾比丽特(Bimbirytė)
阿达姆库斯(Adamkus) 阿达姆基耶内(Adamkienė) 阿达姆库特(Adamkutė)
库莱舒斯(Kulėšius) 库莱什耶内(Kulėšienė) 库莱舒特(Kulėšiūtė)

2003年,立陶宛通过立法允许女子使用简略的姓氏后缀-ė,而非略显冗长的-ienė/-aitė等,如阿达姆克(Adamkė)[4]

参见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Schmalstieg, William R. Lithuanian names. Lituanus. 1982, 28 (3) [2007-09-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5). 
  2. ^ 2.0 2.1 2.2 2.3 2.4 UK Naming Guide (PDF). UK Government. 20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10-03). 
  3. ^ American surnames, by Elsdon Coles Smith, 1986, ISBN 0806311509, p. 83
  4. ^ Naujoviškos pavardės tradicinių neišstūmė. Veidas magazine, 2008/9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08-03-05.

延伸阅读

  • Jūratė Čirūnaitė, "Lietuvos totorių pavardžių formavimasis XV–XVII a." (The Formation Of Tatar Naming Practices in Lithuania in the 15th–17th centuries), Baltistica, vol. 36, no. 2 (198) pp. 299–306.* Alfred Senn, "Lithuanian Surnames," American Slavic and East European Review, vol. 4, no. 1/2 (Aug. 1945), pp. 127–137. in JS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