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間時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第三中間期

第三中間時期,即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十一世於公元前1070年代死後,至普薩美提克一世於前664年驅逐第二十五王朝的努比亞統治者、創立第二十六王朝之前的一段時期。

政局動蕩

這段時期的特色是王權崩解分離。即使拉美西斯十一世在位時,第二十王朝正逐漸失去對底比斯的控制,當地祭司的權力則逐漸坐大。拉美西斯十一世死後,繼承人斯門代斯一世塔尼斯統治埃及,而底比斯的阿蒙大祭司則在第二十一王朝時統治埃及南部。事實上,這種分裂的意義大於其表面情況所示,因為兩方的祭司與法老都是來自同一個家族的。

舍順克一世於前945年(一說前943年)把埃及重新統一,建立第二十二王朝,舍順克一世的祖先是來自美什維什(Meshwesh,原本來自古利比亞)的移民。埃及因此享有超過一個世紀的穩定,但特別在奧索爾孔二世(Osorkon II)統治時期過後,國家實際上分裂成兩部分,第二十二王朝舍順克三世(Sheshonk III)在前818年控制了下埃及,而塔克洛特二世(Takelot II)及其子奧索爾孔(即後來的奧索爾孔三世(Osorkon III))則統治中部和上埃及。在底比斯,兩方勢力爆發內戰,分別是宣稱自己是法老的皮杜巴斯特一世(Pedubast I)與塔克洛斯二世/奧索爾孔B的現有宗族。兩股勢力持續互鬥,衝突要直到奧索爾孔B在舍順克三世在位第39年完全擊倒對手後方告平息。奧索爾孔著手建立上埃及利比亞王朝,該王朝的統治者按時序為奧索爾孔三世、塔克洛特三世(Takelot III)、魯德阿蒙(Radamun),但這王朝很快就隨魯德阿蒙之死以及當地城邦由各城統治者(如赫拉克利奧坡里斯帕夫喬阿維巴斯太特(Peftjaubast)、赫爾摩坡里斯尼姆羅特(Nimlot)以及底比斯的伊尼)起義而崩離瓦解。

南方的努比亞乘此分裂及政治亂局而佔盡優勢。皮耶於在位第二十年時發軍埃及,上任努比亞統治者卡施塔(Kashta)在強迫塔克洛特三世之妹、祭師「阿蒙神的崇拜者」舍頻維帕特(Shepenupet I)收養他的女兒阿曼尼爾迪斯一世(Amenirdis I)為其繼承者的時候,已將努比亞王朝的影響力擴延至底比斯。二十年後,繼任的法老皮耶約在前732年揮軍北上,擊敗了數股當地埃及統治者的聯合軍隊,這些統治者包括帕夫喬阿維巴斯太特(Peftjaubast)、塔尼斯的奧索爾孔四世(Osorkon IV)、萊翁特坡里斯(Leontopolis)的伊烏普特二世(Iuput II)及塞易斯特弗納赫特(Tefnakht)。皮耶創立第二十五王朝,並委任被打敗的統治者為各省總督。皮耶死後由其弟沙巴卡繼位,之後再分別由皮耶的兩個兒子沙巴塔卡塔哈爾卡繼位。第二十五王朝時重新統一的埃及版圖重回新王國時期般大。

一些法老,如塔哈爾卡沿尼羅河河谷(包括孟斐斯卡納克卡瓦(Kawa)、 博爾戈爾山等地[1][2])興建或重修神廟及紀念碑。第二十五王朝以其統治者撤回至他們的精神故鄉那帕達(Napata)為終結。那裏(埃爾-庫魯(El-Kurru)及努里(Nuri))的努比亞金字塔是首批在尼羅河河谷的金字塔,興建時期達數個世紀,埋葬了第二十五王朝的所有法老。[3][4][5][6]那帕達王朝之後是庫施王朝,後者於那帕達及麥羅埃(Meroë)發展蓬勃,起碼直至公元2世紀為止。[3]

埃及的國際威望在此時已大幅下跌。盟友已經牢牢地納入了亞述的勢力範圍之內,約自前700年起,問題已經變成「何時」(而不是假如)兩方會爆發戰爭。撇除埃及的版圖及財力不論,亞述有較多木材供應,而埃及在這方面則長期匱乏,導致亞述能夠生產較多所需木炭作煉鐵之用,從而令亞述獲得更多鐵兵器。亞述於前670年入侵埃及,這成了兩國的關鍵分野。[7]結果,塔哈爾卡及繼承人,其侄坦沃塔瑪尼不時與亞述發生衝突。公元前664年,亞述施予最後一擊,洗劫了底比斯及孟斐斯。取而代之,埃及自前664年,即坦沃塔瑪尼死前的整整八年,進入第二十六王朝,亞述扶植的附庸法老於在位時期帶領埃及政治獨立。普薩美提克一世是第一個被視為統一整個埃及的皇帝,他定都塞易斯,在位五十四年間為國家帶來穩定。其後四位的塞易斯統治者,自前610年至前525年間繼續為埃及帶來和平繁榮的局面。可惜在近東地區,波斯這股新勢力正在壯大。普薩美提克三世繼承父親阿摩西斯二世僅六個月,就必須在培琉喜阿姆(Pelusium)面對波斯帝國的大軍。波斯人已經取得巴比倫,而埃及根本就不是對手。普薩美提克三世被打敗,然後匆匆逃至孟斐斯,但終難逃被俘虜入獄的命運,之後他在波斯首都蘇薩被處死,波斯國王岡比西斯二世繼承了法老的正式稱銜。

史料編纂

古埃及第三中間時期,各方勢力盤踞埃及各部。此圖顯示了公元前8世紀中葉時各勢力的疆界

史家對於這段時期評價之所以各有分歧,原因眾多。首先,對於把埃及悠長而複雜的歷史編年定名,效用如何莫衷一是。第三中間時期既有長期穩定,亦有長期動蕩的局面:其名稱本身頗為模糊了這一事實。其次,在上溯時代的若干範圍時亦出現重大問題:首先,在常用的所有古埃及歷史年表中為此階段確定年代相當困難,在結合同樣充滿爭議的年份鑑定的聖經考古學時,問題就變得複雜。最後,一些埃及學家和聖經學者(例如肯尼斯·基勤(Kenneth Kitchen)或大衛·羅哈(David Rohl))對組成此段時期王朝的家族關係提出嶄新或具爭議的理論。

資料來源

  1. ^ Bonnet, Charles. The Nubian Pharaohs. New York: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2006: 142–154. ISBN 978-977-416-010-3. 
  2. ^ Diop, Cheikh Anta. The African Origin of Civilization. Chicago, Illinois: Lawrence Hill Books. 1974: 219–221. ISBN 1-55652-072-7. 
  3. ^ 3.0 3.1 Emberling, Geoff. Nubia: Ancient Kingdoms of Africa. New York, NY: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World. 2011: 10. ISBN 978-0-615-48102-9. 
  4. ^ Mokhtar, G. General History of Africa. California, US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161–163. ISBN 0-520-06697-9. 
  5. ^ Emberling, Geoff. Nubia: Ancient Kingdoms of Africa. New York: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the Ancient World. 2011: 9–11. ISBN 978-0-615-48102-9. 
  6. ^ Silverman, David. Ancient Egyp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6–37. ISBN 0-19-521270-3. 
  7. ^ Shillington, Kevin. History of Africa. Oxford: Macmillan Education. 2005: 40. ISBN 0-333-59957-8. 

參考書目

  • Dodson, Aidan Mark. 2001. “Third Intermediate Period.” In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Ancient Egypt, edited by Donald Bruce Redford. Vol. 3 of 3 vols. Oxford, New York, and Cair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Press. 388–394.
  • Kitchen, Kenneth Anderson. [1996]. The Third Intermediate Period in Egypt (1100–650 BC). 3rd ed. Warminster: Aris & Phillips Limited.
  • Myśliwiec, Karol. 2000. The Twighlight of Ancient Egypt: First Millennium B.C.E. Translated by David Lorton.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Taylor, John H. 2000. “The Third Intermediate Period (1069–664 BC).” In The Oxford History of Ancient Egypt, edited by Ian Shaw.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3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