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罗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菲利普·米尔顿·罗斯
菲利普·米尔顿·罗斯(1973年)
出生Philip Milton Roth
(1933-03-19)1933年3月19日
 美國紐澤西州紐瓦克
逝世2018年5月22日(2018歲—05—22)(85歲)
 美國紐約州紐約曼哈頓
職業小说家、作家
國籍 美國
民族猶太人
創作時期1959-2012
體裁小說
獎項美國國家圖書獎(1960年、1995年)
美國國家書評獎(1987年、1991年)
筆會福克納獎(1994年、2001年、2007年)
普利茲小說獎(1997年)[1]
卡夫卡獎(2001年)
布克國際獎(2011年)
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2012年)[2]
配偶瑪格麗特·馬丁森·威廉斯(1959-1963)
克萊爾·布魯姆(1990-1994)
受影響於舍伍德·安德森索爾·貝婁厄尼斯特·海明威阿尔贝·加缪路易-费迪南·塞利纳弗朗茨·卡夫卡約翰·厄普代克馬克吐溫威廉·福克納費奧多爾·米哈伊洛維奇·陀思妥耶夫斯基拉尔夫·艾里森亨利·詹姆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詹姆斯·喬伊斯約瑟夫·康拉德米蘭·昆德拉古斯塔夫·福樓拜伯纳德·马拉默德艾米莉·勃朗特列夫·托爾斯泰
施影響於麥可·謝朋, 強納森·法蘭森, 強納森·列瑟

菲利普·米尔顿·罗斯(英語:Philip Milton Roth,1933年3月19日—2018年5月22日)[3]美国小说家、作家,代表作包含描述美國猶太人生活的小說《再见,哥伦布英语Goodbye,_Columbus》,並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的肯定[4][5]

菲利普·罗斯的小說經常以紐澤西州紐瓦克為背景,具有強烈的自傳性質,劇情包含哲學思想,模糊現實與虛構之間,具有“柔軟及精巧風格”,並探索猶太人與美國人身分認知與生活。他在1969年因《波特諾伊的怨訴》逐漸成名,這本小說也[5][6]入選《時代雜誌》百大最佳小說。

生平

菲利普·羅斯出生於紐澤西州紐瓦克附近,他是貝絲(原姓芬克爾)和保險經紀人赫爾曼·羅斯的第二個孩子。羅斯的家族是猶太人,他的父母是第二代美國人。羅斯的父親來自奧地利加利西亞利沃夫附近的科茲洛夫,他母親的祖先來自烏克蘭的基輔地區。

羅斯在1950年左右畢業於紐華克的韋闊奇高中[7],這裡是他小說的背景靈感來源。《韋闊奇年鑑》(1950)描述羅斯為“一個高智商男孩,結合智慧與常識。” 在學校期間,他被稱為喜劇演員[8]。羅斯在紐瓦克的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就讀了一年,隨後轉至賓夕法尼亞州的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並獲得了英語學位。之後他獲得芝加哥大學的獎學金,並於1955年獲得英語文學碩士,之後短暫地擔任了大學寫作計劃的講師。同年,羅斯沒有等待徵兵,而是入伍,但他在基礎訓練期間背部受傷,因傷退伍。他於1956年返回芝加哥,攻讀文學博士,但僅一學期就退學。羅斯在愛荷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創意寫作。之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繼續他的學術生涯,教授比較文學,於1991年退休。

羅斯於1956年在芝加哥認識第一任妻子瑪格麗特·馬丁森·威廉斯(Margaret Martinson Williams),他們於1959年結婚,1963年離婚,馬丁森隨後在1968年因車禍死亡,此事對羅斯的文學作品有永久性影響。馬丁森是幾部羅斯小說女性角色的靈感來源,包括《她是好女人的時候》(When She Was Good)與《我作為男人的一生》(My Life As a Man)。

1990年,羅斯與長期伴侶英國女演員克萊爾·布魯姆結婚,1994年離婚。布魯姆於1996年出版回憶錄《 Leaving a Doll's House》,詳細描述夫婦婚姻生活,該書稱羅斯是一個厭惡女性主義者和控制狂。《我嫁了一個共產黨員》(I Married a Communist)一向被評論家認為是羅斯反駁布魯姆回憶錄提出的指控。

羅斯是一位無神論者,他曾經說過:「如果全世界不相信上帝,那將是個好地方。」他在接受《衛報》採訪時也說:「我就是宗教的對立面,我是反宗教的。我發現宗教人士很醜陋。我討厭宗教上的謊言。這全是大謊言,」、「當我寫作的時候,我很孤獨,恐懼、寂寞和焦慮充滿了我,但我從來不需要宗教來拯救我。」

羅斯的個人生活事件偶爾成為媒體聚焦的主題。一部手術後精神崩溃的偽懺悔小說《夏洛克戰役[9][10][11](1993年)是來自羅斯接受手術後使用三唑崙在1980年代的暫時副作用經驗。這種藥物可能引起短期精神障礙,由於高風險與臨床效果不良在某些國家被禁止使用[12][13] ,但美國仍然對此爭論不斷[14][15]

作家生涯

菲利普·羅斯的第一本小說《再見,哥倫布》與五部短篇小說榮獲1960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後來他出版兩本小說《放任》(Letting Go)與《她是好女人的時候》(When She Was Good)。他的第四本小說《波特諾伊的怨訴》在1969年是羅斯獲得廣泛商業成功的關鍵。在1970年代,菲利普·羅斯嘗試各種模式,包含政治諷刺小說《我們這一幫》(Our Gang)與荒誕小說《乳房》(The Breast),到1970年代結束時,菲利普·羅斯創造出內森·祖克曼。菲利普·羅斯在1979年至1986年一系列高度自傳性長篇小說與中篇小說以內森·祖克曼為主角或對話者。

薩巴斯劇院》(1995年)的主角米奇·薩巴斯可能是菲利普·羅斯創造出最好色的角色,它讓菲利普·羅斯贏得第二次美國國家圖書獎[16]。《美國牧歌》(1997年)是他所謂美國戰後三部曲的第一部,描述猶太人希謨.黎沃夫的16歲女兒梅瑞迪絲於反越戰時代,成為激進炸彈客,最後催毀黎沃夫全家。《美國牧歌》是一部以牧歌為名的反牧歌悲劇,探討美國夢的失去及田園牧歌時代不復有的史詩故事。《美國牧歌》贏得普利策小說獎。《我嫁了一個共產黨員》(1998年)以麥卡錫時代為焦點。《人性污點》描述1990年代美國的政治正確問題。《垂死​​的動物》(2001年)是短篇小說,描述62歲老教授和24歲女學生康蘇拉之間的親密關係。《反美陰謀》(2004年)以架空美國歷史為背景,描述飛行員與孤立主義查爾斯·林德伯格於1940年當選美國總統,美國與希特勒率領的納粹德國協商,走上自己的反猶太主義計畫。

菲利普·羅斯的小說《凡人》發表於2006年5月,劇情包含疾病、衰老、慾望與死亡的冥想,贏得第三次筆會/福克納獎,使他成為獲此殊榮的唯一一人。《鬼魂退場》(Exit Ghost)發表於2007年10月,它是最後以內森·祖克曼為主角的小說[17]。《憤怒》發表於2008年9月16日,是菲利普·羅斯的第29本小說。《憤怒》背景在1951年朝鮮戰爭,描述馬庫斯·梅斯納爾從紐瓦克飛往俄亥俄州溫斯堡學院,並開始大學二年級生活故事。2009年,羅斯的第30本小說《挫折》發表,描述著名舞台劇演員的最後演出故事。羅斯的第31本小說《復仇女神》發表於2010年10月5日。

2009年10月菲利普·羅斯接受蒂娜·布朗每日野獸網站採訪時表示他相信在25年內小說閱讀將被視為小眾活動:

我非常的樂觀認為25年後小說會變成小眾。我想還是會有人看小說,只不過剩下一小群人,也許要比現在還在讀拉丁詩的人還要多一些。[18]

當記者尋問他對電子書可能取代印刷書後的看法,菲利普·羅斯對於小說前景也同樣消極和悲觀:

書本沒有辦法跟螢幕競爭。一開始沒辦法跟電影螢幕競爭,接著不敵電視螢幕,現在也無法拼過電腦螢幕。現在我們有了這些螢幕,一本書當然沒辦法跟這些螢幕來抗衡。[19]

菲利普·羅斯對於小說未來黯淡的悲觀看法並不是一時的有感而發。菲利普·羅斯在2001年接受《觀察家》羅伯·麥庫倫訪問時說「對於找出存在美國文化中激勵人心的特質,我並不在行。我懷疑美學素養的未來有這麼多內容足以發掘。」,2012年10月,菲利普·羅斯接受法國雜誌採訪時宣布,他從作家身分退休,他隨後在《世界報》證實說將不再發表任何小說。

榮譽

菲利普·羅斯是當代獲獎最多的美國作家之一:他已經獲得兩次美國國家圖書獎,兩次美國國家書評獎,三次福克納小說獎(PEN/Faulkner Awards)。他在1997年以《美國牧歌》獲得普利茲小說獎,他於書中創造出最著名的人物內森·祖克曼(Nathan Zuckerman),也是羅斯許多其他的小說主角。2001年《人性污點》被授予WH·史密斯文學獎年度最佳書籍。。

菲利普·羅斯在2001年獲得美國藝術與人文學院小說金獎,2001年獲得首屆卡夫卡獎,2003年成為哈佛大學榮譽博士,2006年獲得筆會納博可夫終身成就獎,2007年獲得首屆筆會索爾·贝娄獎,2011在白宮東廳被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授予2010年國家人文獎章。

作品

  • 再見,哥倫布英语Goodbye, Columbus》(1959年)
  • 《放任》(Letting Go)
  • 《她是好女人的時候》(When She Was Good)
  • 波特諾伊的怨訴英语Portnoy's Complaint》(Portnoy's Complaint)(1969年)
  • 《我們這一幫》(Our Gang)
  • 《乳房》(The Breast)
  • 偉大的美國小說》(The Great American Novel)
  • 我作為男人的一生》(My Life As a Man)
  • 《情慾教授》(The Professor of Desire)
  • 《鬼作家》(The Ghost Writer)
  • 《被解放的祖克曼》(Zuckerman Unbound)
  • 夏洛克戰役
  • 《遺產:一個真實的故事》(patrimony: A True Story)
  • 薩巴斯劇院》(Sabbath's Theater)
  • 《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sson)
  • 《被束縛的祖克曼》(Zuckerman Bound)
  • 《反生活》(The Counterlife)
  • 美國牧歌
  • 我嫁了一個共產黨員》(I Married a Communist)
  • 人性污點》(The Human Stain)
  • 反美陰謀》(The Plot Against America)
  • 《垂死的動物》(The Dying Animal)
  • 《挫折》(The Humbling)
  • 《復仇女神》(Nemesis)

參考資料

  1. ^ "Fictio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ast winners & finalists by category. The Pulitzer Prizes. Retrieved 2012-03-27.
  2. ^ Literary giant wins fourth 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 themanbookerprize.com. [May 18,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25). 
  3. ^ 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of American writers. 2001: 350. ISBN 978-0-87779-022-8. 
  4. ^ "National Book Awards – 196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 Retrieved 2012-03-11.
    (With acceptance speech by Roth and essay by Larry Dark and others (five) from the Awards 60-year anniversary blog.)
  5. ^ 5.0 5.1 Brauner (2005), pp.43–7
  6. ^ Saxton (1974)
  7. ^ Lubasch, Arnold H. "Philip Roth Shakes Weequahic Hig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8, 1969. Accessed September 8, 2007
  8. ^ Weequahic Yearbook (1950)
  9. ^ p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hilip Roth, The Facts: A Novelist's Autobiography, Random House, 2011: "I'm talking about a breakdown. Although there's no need to delve into particulars... what was to have been minor surgery... led to an extreme depression that carried me right to the edge of emotional and mental dissolution. It was in the period of post-crack-up medication, with the clarity attending the remission of an illness..."
  10. ^ p79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imothy Parrish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Philip Ro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In point of fact, Roth's surgeries (one the knee surgery, which is followed by a nervous breakdown, the other heart surgery) span the period..."
  11. ^ pp108-9, Harold Bloom, Philip Roth, Infobase Publishing, 2003
  12. ^ Stoeffel, Kat. Roth on ‘Roth v. Roth v. Roth’. New York Observer. 2012-05-24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7). 
  13. ^ McCrum, Robert. The story of my lives. The Guardian. 2008-08-21 [2012-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29). 
  14. ^ Kales A. Benzodiazepine hypnotics and insomnia. Hosp. Pract. (Off. Ed.). September 1990,. 25 Suppl 3: 7–21; discussion 22–3. PMID 1976124. 
  15. ^ Manfredi RL, Kales A. Clinical neuropharmacology of sleep disorders. Semin Neurol. September 1987, 7 (3): 286–95. PMID 3332464. doi:10.1055/s-2008-1041429. 
  16. ^ "National Book Awards – 199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ational Book Foundation. Retrieved 2012-03-11.
    (With essay by Ed Porter from the Awards 60-year anniversary blog.)
  17. ^ "Zuckerman’s Last Hurrah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30, 2006.
  18. ^ Flood, Alison. Philip Roth predicts novel will be minority cult within 25 years. The Guardian (London). October 26, 2009 [2014-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4). 
  19. ^ Brown, Tina. Philip Roth Unbound: The Full Interview. The Daily Beast. October 21, 2009 [March 2,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20).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