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特站

典范条目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威斯敏斯特站
Westminster
伦敦地铁
威斯敏斯特站地道入口,对街为英国国会
威斯敏斯特站地道入口,对街为英国国会
位置威斯敏斯特市
 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
地理坐标51°30′04″N 0°07′30″W / 51.501°N 0.125°W / 51.501; -0.125坐标51°30′04″N 0°07′30″W / 51.501°N 0.125°W / 51.501; -0.125WGS84
运营机构 伦敦地铁
车站构造
换乘方式  环线
  区域线
  银禧线
无障碍车站无障碍设施
站台4
重要事件
1868开业
1872外环线通至本站
1872中环线通至本站
1900中环线服务结束
1908外环线服务结束
1949环线服务开始
1999银禧线站台启用
服务
收费区1英语List of stations in London fare zone 1
车站列表
威斯敏斯特站在伦敦城中心的位置
威斯敏斯特站
威斯敏斯特站
 威斯敏斯特站在伦敦城中心的位置

威斯敏斯特站(英语:Westminster tube station)位于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市,是伦敦地铁环线区域线银禧线交会的地铁站。本站设在桥街(Bridge Street)及维多利亚堤道的路口、泰晤士河西岸,与英国国会附楼——保得利大厦共构,附近有威斯敏斯特宫(国会厅舍)、威斯敏斯特教堂国会广场威斯敏斯特桥伦敦眼白厅等景点,离唐宁街财政部外交部威斯敏斯特千禧码头英语Westminster Millennium Pier最高法院战争纪念碑朝鲜战争纪念碑亦不远。

本站分为两个部分,即区域线、环线共用的浅层站台(sub-surface platforms)和银禧线使用的深层站台(deep level platforms)。浅层站台于1868年完工,为大都会区域铁路英语Metropolitan District Railway在内环线(Inner Circle,环线前身)上最早开业的车站之一,并且曾经有多种运营模式的列车停靠;深层站体则于1999年启用,为银禧线绿园站斯特拉特福站延伸段英语Jubilee line extension的其中一站。在深层站体施工期间,浅层站体也连带进行了全面改建,以与银禧线站台和保得利大厦共构。整修完毕之后的威斯敏斯特站,车站设计以朴实和简洁为主,塑造出具有前卫感的站内景观[1],也获得了英国数个建筑类奖项。

历史

浅层站体

托西尔街
国会广场
1866年时的威斯敏斯特站工地

本站是蒸气火车客运业者——大都会区域铁路(MDR、区铁;今区域线)于1868年12月24日开幕的车站,最初的站名为“威斯敏斯特桥站”(Westminster Bridge),所属线路则是该公司一条起自南肯辛顿站的铁道。由于通车初期的威斯敏斯特桥站为该线一期路段[2]的东端终点,因此在站体东缘设有一道水泥墙,以及缓冲用枕木[3]

英国地形测量局绘制于1878年的威斯敏斯特站周边地图,图中可见地铁隧道。

由本站往西的行车隧道则是以明挖回填法建成,朝西南方对角穿越国会广场后,沿大圣所路(Broad Sanctuary)、托西尔街(Tothill Street)的下方铺设,前往圣詹姆斯公园。由于大圣所路底下的隧道靠近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地质又不稳固,因此在挖掘时必须谨慎作业,以免破坏教堂的结构体[4]

通车之后的威斯敏斯特桥站拥有两座侧式站台,边缘为了配合轨道线型而盖成弧状[5]。第一代车站的地面建筑只是临时性结构,位于站台正上方的街区,而且地下乘客候车区仅由雨棚遮挡,而不像区铁的其他站一样设有玻璃屋顶。出站的通道可前往桥街,还有另一条地道横越马路下方[3]、通至国会,于1868年开工、1870年投入使用。前英国首相威廉·格莱斯顿于1898年逝世时,其遗体曾由护送队运过这条地道[5]

运营模式的更迭

1870年5月30日,区铁从威斯敏斯特往东通到黑衣修士站,使得威斯敏斯特桥站不再是东端终点站[2]。在当时,虽然本站隶属于区铁,但经过此处的“内环线”实为一条联营铁路。在该线上运营的另一家业者——大都会铁路(MR、都铁;今大都会线)尽管与区铁是竞争关系,不过两者的线路于南肯辛顿站衔接,列车也可以与对方的轨道直通运行,因此威斯敏斯特桥站内有区铁、都铁两家公司的车可以搭乘。1872年2月1日,区铁另自伦敦西边的伯爵宫站增设一条线,以连接北边的西伦敦延伸线WLEJR,今西伦敦线[2],此两路段构成的“外环线英语Outer Circle (London)”亦沿着区铁主线隧道开通至威斯敏斯特桥站、和当时的区铁东端终点——市长官邸站,其运营业者则是北伦敦铁路英语North London RailwayNLR[6]

自1872年8月1日开始运营的“中环线英语Middle Circle”亦行经本站[6],线路上行走的车辆除了大都会区铁外,还包括了哈默史密斯及城市铁路H&CR)的列车[6]。1907年,威斯敏斯特桥站正式更名为威斯敏斯特站,以避免与贝克卢线的威斯敏斯特桥路站(Westminster Bridge Road,今兰贝斯北站)混淆[2]。1908年12月31日起,外环线列车不再行经区铁的轨道和威斯敏斯特站[7]

改造

因应银禧线施工而进行翻新的浅层站体东行站台(图左)和西行站台(右),轨道上方可见到保得利大厦工地。摄于1996年。
1990年代改建的威斯敏斯特站出口,与保得利大厦共构。摄于2009年。
翻新完后的浅层站体西行站台(图左)和东行站台(右), 图中可见到后者通往深层站台的扶梯口。摄于2008年。

威斯敏斯特站的入口在1890年代中期以后,整并为一栋更大的车站建筑[8]。建筑师查尔斯·霍登英语Charles Holden在1922年为本站设计桥街一侧的新入口和穹顶,1924年时又设计了东侧的维多利亚堤道入口,外部是朴素的水泥抹灰英语Cement render墙面[9],这两个入口在霍登替伦敦地下电铁公司英语Underground Electric Railways Company of London操刀的诸多车站设计案中,是最早的一批作品[9]。站台层后来也在霍登的安排下,大量使用绿、蓝、黑、白等色的磁砖装潢翻新。这样的设计还沿用到伦敦地铁的许多车站中,例如本站隔壁的圣詹姆斯公园站仍可见到霍登的磁砖图案。1949年,经过威斯敏斯特站的内环线更名为环线,并且在地铁图上标示为独立线路[2]

1962年后期至1964年初之间,威斯敏斯特站的站台末端实施拓建,以便于八节编组的列车停靠。因此车站北侧、伦敦警察厅本部旧址(今诺曼·肖大楼)下方的隧道也谨慎地进行了扩大工程[10]。1980年代时,本站唯一的售票大厅和狭窄的通道渐渐无法应付剧增的旅客人次[5]。1990年代,全站为了配合银禧线延伸段的进场,而得在维持运营的情况下进行全面翻修。由于2期国会新楼工程(NPB2;即保得利大厦)预定与威斯敏斯特站的扩建工程共构,但英国下议院要求新楼的地面层必须与外面的街道高度一致,才能设置大门口,而这样会导致地铁站体与大厦之间的净空高度严重缩减。因此在银禧线施工期间,环线/区域线站台区有长达130米(430英尺)的部分下挪了30厘米(12英寸)[11],腾出保得利大厦需要的空间[12]

深层站体

当银禧线的一期路段在1970年代进行规划时,二期路段的预定线路并未经过威斯敏斯特站,而是延伸到本站北边的查令十字站,再往东通至伦敦城伍利奇泰晤士米德[13]。后来为了替发展中的伦敦码头区和伦敦东南部提供交通建设,才将线路改为由威斯敏斯特站穿过泰晤士河,再向东串连起滑铁卢站伦敦桥站和码头区[14]

线路敲定之后,威斯敏斯特站周边的建筑为了配合银禧线延伸段工程而予以拆毁,使用中的旧站体亦进行全面改建。下议院的特别委员会也根据开会讨论的结果,决定让银禧线的威斯敏斯特站工程、与车站上方的国会新楼工程合并执行。威斯敏斯特站的新站体因此直接设到维多利亚堤道、桥街交叉口西北侧的浅层车站(同时也是大厦预定地)下方[11]。地铁站和大厦均由霍普金斯建筑师事务所英语Hopkins Architects设计[15][16]

初期构思

深层站体内的银禧线东行站台,图中视野朝向东端。

在威斯敏斯特站的初期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和1989年的国会法案中,预定要将售票大厅的数量增为两座。除了桥街、维多利亚堤道路口旁的旧大厅外,还计划在国会广场下增设第二座大厅,然后以地下道通往周边各出口和现有站体。银禧线的两座站台则盖成分离式岛式站台,中间设置穿堂与新大厅连接。但在1990年时,英国政府宣布了国会附楼的兴建,并将威斯敏斯特站上方街区指定为建筑基地。地铁设计团队审视了国会提出的方案后,认为在国会广场下兴建售票大厅的计划,可能会因为环境冲击等因素,招致委员会反对[5],而各利益相关方也都不接受这样的选址。在经过了一番争议之后,才决定将银禧线的大厅与环线/区域线大厅合而为一[17]

除此之外,银禧线的走线也增添了兴建上的难度,两条隧道要穿越的不仅是施工期间必须照常运作的环线/区域线站体,还有大本钟、威斯敏斯特宫等历史性建筑云集的大乔治街(Great George Street)和桥街[18]。本站亦邻近一些重要的公共管线,包括一条管径8英尺(2.4米)、服务著伦敦20%人口,且从1870年左右就已存在的砖造下水道,另外还有一条直径30英寸(76厘米)的高压自来水管,供水范围同样涵盖了伦敦一大块区域。整个工区的腹地因此显得更加局促狭小[17]

施工团队为了解决种种难题,将香港地铁(今港铁)在兴建港岛线诸站时常用的标准工法引入了威斯敏斯特站,于施工地点朝下开挖一个称作“车站箱体英语station box”的深度空间,内部设置车站大厅、电梯自动扶梯通道,同时让两条潜盾隧道从箱体外部经过、并内建站台。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加快建造进度、降低对周边街坊的干扰,又能让隧道钻过车站、国会大厦及威斯敏斯特桥之间的空隙,而避免挖开路面[19]

兴建情形

威斯敏斯特站深层站体内的自动扶梯、垂直梁柱和水平钢骨。

《1992年伦敦地铁法令》(London Underground Act 1992)和《1993年伦敦地铁(银禧线)法令》(London Underground (Jubilee) Act 1993)颁布之后,银禧线的延伸工程获得了国会方面的批准。1993年10月时,威斯敏斯特站、绿园站及滑铁卢站之间的银禧线延伸段工程正式开工[20]

银禧线的深层站体工程中,最大的部分是一座位在浅层站体下面、深达地底39米(128英尺)处、长宽各约74米(243英尺)和28米(92英尺)的大规模箱状空穴,以容纳通往银禧线站台的自动扶梯。这个浩大的地洞是个接近10层楼的结构体[21][17],也是伦敦城中心有史以来最深的挖掘工程和地下洞室,其外墙由混凝土连续壁构成。连续壁本身的高度约60米(200英尺),底端深达地下68米(223英尺)处,壁体及墙下段的底板结构体先于1994年12月施建完成之后,才从连续壁内部展开“由上而下”的挖掘作业。这部分的工程于1995年9月开始、于1997年9月宣告完成[22]

箱型站体开挖期间,工程队将高载重力的基桩打穿伦敦黏土层英语London Clay、深入更下方的伍利奇和雷丁层(Woolwich-and-Reading Beds),地质钻探的深度则达到了地下70米(230英尺)至80米(260英尺)处[21]。而在结构体内部,为了使完工后的空间在视觉上更显宽敞、并改善空气流通,设计团队摒除了原先的港式方案中所具备的间壁和隔板,把站体的上下楼层打通,在中央树立数根垂直梁柱,并将水平的大型钢骨架设在两端的内墙之间。自动扶梯则穿插在其中通过[19]

车站箱体南侧则是行经桥街下方、两条内径7.4米(24英尺)的管状潜盾隧道[22],银禧线站台/路轨即内建于这两条隧道之中,上下排成侧式叠式站台的格局,以免与大本钟过近[17]。底层的西行站台建在地下30米(98英尺)处,1995年3月开工,1996年2月成形;上层的东行站台建在地下21米(69英尺)处,1995年10月开工,1996年11月成形[22][21]

由于第二座售票大厅的构想在威斯敏斯特站施工时就已经遭到扬弃,重点也因此转移到现有大厅(桥街北侧)的补强之上。通往该大厅的地下道经过了翻新和整修,以改善进出站乘客的步行环境。而原本穿越桥街下方、往南直通国会大厦的通道则在翻修之后,改划为国会议员及公务员专用通道,用于联络下院议场和保得利大厦[19]。地面通风井则设于威斯敏斯特站两端,一处位于车站东方的维多利亚堤道边,另一处设于车站南方、大本钟西侧的新宫场英语New Palace Yard内,两座通风井均与下方的地铁隧道连通[21]

周边防护措施

邻近威斯敏斯特站的大本钟。由于银禧线站体周边分布有许多此类的历史性建筑物,因此在施工期间动用了数项防护措施。

开挖工程的深度和两条隧道的位置,不但对距离车站连续壁边缘仅有34米(112英尺)的大本钟增添了潜在的威胁因子,在隧道过河时也会对威斯敏斯特桥的桥墩造成影响[19]。与此同时,相关分析还显示大本钟钟塔在地铁车站和隧道挖掘时,可能会朝向站区倾斜,连带损及隔壁的国会厅舍。较详细的后续研究则指出了更严重的情形,即地铁开挖所伴随的效应不仅有机会加剧位移规模,甚至导致长期性的下陷[23]

为了保护大本钟的建体、控制沉降尺度,地铁兴建单位采用了马歇管灌浆工法(Tube-A-Manchette[23],将数根50米(160英尺)长的钢管水平安装到厚度3米(9.8英尺)、底面积15平方米(160平方英尺)的塔楼地基下方,及银禧线上层隧道的上方[24]。接着,利用灌浆管控系统将水泥注入地底,对大本钟所在位置侦测出的沉陷予以扼制,并进行建物扶正。1996年1月至1997年9月间,与车站箱体、隧道挖凿同时进行的灌浆共有22次。这样的措施,将大本钟的位移限制到可接受的最大值——35毫米(1.4英寸)以内。若是没有这种灌浆程序,位移尺度至少会达到120毫米(4.7英寸),足以让钟楼和国会大厦的结构产生龟裂[12]

通车

银禧线的列车于1999年11月20日起开始行经威斯敏斯特站,但暂时采取过站不停的模式,新站台直到该年12月22日时才投入运营[2],并如延伸段上的其他车站一样,设有站台幕门以防止空调流失及人员落轨。其余站区改造完成后,让全站的整体风格朴素从简,混凝土制大型桁梁、圆柱、不锈钢自动扶梯楼梯纵横交错,进出站和站内换乘的动线也实施了分流[25][15][注 1]

威斯敏斯特站的设计赢得了许多奖项,包括在2000年及2002年时两度获得的市民信赖奖英语Civic Trust Awards皇家美术委员会英语Royal Fine Art Commission的2000年度千禧建筑奖,与皇家建筑师协会的2001年建筑奖[27]。此外,威斯敏斯特站与保得利大厦曾在2001年时,联名入围了久负盛名的皇家建筑师协会奖项——斯特灵奖的初选名单[28]

车站楼层

威斯敏斯特站各楼层均于保得利大厦正下方兴建,大厅位于最靠近街道的楼层,紧邻下方的两座浅层站体侧式站台[29],西、东双向站台分别编为1号站台和2号站台[30]。浅层站体之下为自动扶梯等设施所在的深层站体,两座侧式叠式站台则设在旁边,当中东、西向站台分别位于上层和下层[29],前者编成3号站台,后者则为4号站台[31]。以下为威斯敏斯特站的车站楼层布局[29][21]

大厅 穿堂层 地面出入口、自动售票机验票闸门
浅层
站台
伦敦地铁标志侧式站台(东行),左侧开门
2号站台   区域线

上敏斯特方向堤岸站
  环线利物浦街车站汉默史密斯方向(堤岸站)

1号站台   区域线

里士满伊灵大道温布尔登方向圣詹姆斯公园站
  环线维多利亚车站埃奇韦尔路方向(圣詹姆斯公园站)

伦敦地铁标志侧式站台(西行),左侧开门
中间层 连通道 自动扶梯电梯楼梯
深层
站台
伦敦地铁标志侧式站台(上层;东行),左侧开门
3号站台   银禧线斯特拉特福站方向滑铁卢站
深层
站台
伦敦地铁标志侧式站台(下层;西行),右侧开门
4号站台   银禧线史丹摩方向绿园站

服务状况

本站是伦敦第1收费区英语List of stations in London fare zone 1所属车站。列车班距会依时段而有所不同,但平均而言,区域线东行方向在早晨5时25分-深夜0时38分之间、西行方向在上午5时49分-深夜0时37分之间,约每2至6分钟一班车;环线列车穿插在区域线列车其间,外环(顺时针)方向在早晨5时49分-深夜0时24分之间、内环(逆时针)方向在上午5时36分-深夜0时19分之间,约每8到12分钟一班车。在银禧线上,早晨5时28分-深夜0时48分之间的东行列车、和早晨5时38分-深夜0时31分之间的西行列车,约每2至5分钟一班[32]

伦敦巴士3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311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1112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1224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2453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5387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8788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88148路英语List of bus routes in London159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159211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211453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453和夜班巴士N2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N2N3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N3N11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N11N44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N44N52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N52N87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N87N109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N109N136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N136N155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N155N381路英语London Buses route N381均停靠威斯敏斯特站外面的站牌[33][34]

注释和参考文献

注释

  1. ^ 威斯敏斯特站的四座站台彼此分离,因此在站内总共需要设置17道自动扶梯和5座电梯,提供换线旅客和前往售票大厅的旅客使用[26]

参考文献

书目

网站

外部链接

前一站 伦敦地铁 后一站
环线
区域线
银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