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抵抗組織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抵抗組織
設計者Don Eskridge
發行日期2010年
玩家數目5 - 10人
準備時間< 6分鐘
遊戲時間15 - 30分鐘
運氣成分
所需技巧精確邏輯推斷
戰略思考
團隊協作
社交技巧
角色扮演

抵抗組織》(英語:The Resistance,常被稱為原版阿瓦隆)是一款需要玩家互相揣測對方身份的桌面遊戲,由Indie Boards and Cards於2010年發行,背景設定為一個抵抗組織試圖顛覆邪惡政府的統治,同時政府的臥底也試圖剿滅該抵抗組織的故事。這個遊戲的結構類似於殺手這樣的聚會遊戲——一小群互相知根知底的人,合力對抗一大群各自為戰的人;人數較多的這群玩家,也要一個個揪出那些臥底並消滅他們。《抵抗組織》和其他類似的遊戲結構有所不同,並沒有玩家出局的設定,藉此儘可能給玩家提供更多的信息,以便讓玩家作出相應的決定。[1]此外,遊戲還有《抵抗組織:阿瓦隆》這一衍生版本。

遊戲規則

在遊戲的一開始,會有大約三分之一(向上取整)的玩家被隨機選中成為政府的臥底。這些臥底玩家悄悄滲入到由剩餘玩家組成的抵抗組織中。臥底玩家互相知道有哪些玩家是臥底;然而,抵抗組織對於誰是自己人、誰是政府派來的臥底,卻並不知情——抵抗組織只知道混進組織的政府臥底人數。遊戲會進行好幾回合。每一回合中都有一名玩家(不論哪個陣營)成為任務首領(Mission Leader)。在所有遊戲開始前,第一輪擔任任務首領的玩家會叫全體玩家閉眼,然後臥底睜眼並互相確認身份,然後再閉眼,最後全員再度睜眼,然後遊戲開始。除非遊戲中使用了「情節牌」,否則玩家之間互相不得交流。

扮演抵抗組織、政府臥底的玩家的人數
玩家數量 5 6 7 8 9 10
抵抗組織 3 4 4 5 6 6
政府臥底 2 2 3 3 3 4

遊戲回合

在每一回合的遊戲中,坐在前一輪任務首領左側的玩家自動成為新一任任務首領。從任務1開始,任務首領會選出一定數量(依照人數變化,見下表)的玩家「出任務」(任務首領可以派自己出任務)。在首領選完需要出任務的玩家後,全體玩家開始討論這位首領選出的玩家是不是適合出任務,並同時舉手作出表決。[1]如果一半及以上的玩家否決了本回合首領任命的人選,那麼任務首領位置自動順位傳給下一位擔任任務首領的玩家,然後再選人、表決。這一過程會一直重複,直到投票表決中多數人都認可任務首領的任務人選為止。如果連續五次任務人選都被否決,那麼政府臥底自動贏得本次遊戲的勝利。

每一回合需要出任務的玩家數量[2]
玩家數量 5 6 7 8 - 10
任務1 2 2 2 3
任務2 3 3 3 4
任務3 2 4 3 4
任務4 3 3 4* 5*
任務5 3 4 4 5

標有星號(*)的任務需要兩張失敗卡才能使得任務失敗。

當出任務的人選被確定下來之後,玩家會「出任務」。每一位出任務的玩家都會得到兩張任務牌——一張代表任務成功,另一張代表任務失敗。抵抗組織的成員必須交回任務成功的卡片,卡片正面朝下。這代表抵抗組織的成員出任務一定會讓成功。與此相反,屬於政府臥底陣營的玩家可以從任務成功、任務失敗中選擇一張卡片交回,代表壞人既可讓任務失敗,也可讓任務成功。隨後,打亂卡片順序並清點卡片。如果全部卡片都是「任務成功」,那麼抵抗組織才會得一分;反之,只要有一個政府臥底讓任務失敗(也可能有兩個或以上),那麼說明政府臥底破壞了這次任務,得一分(除了上表中任務4的幾次特殊情況。在這些特殊情況下,需要兩張或以上「任務失敗」卡才會讓政府臥底得分)。

遊戲採用五局三勝制。哪一陣營先得到3分,哪一陣營就勝出。

《抵抗組織:阿瓦隆》版本

介紹

2011年11月16日(2012),《抵抗組織》出了名為《抵抗組織:阿瓦隆》(簡稱《阿瓦隆》,英文:The Resistance: Avalon)的版本。[3]《阿瓦隆》以亞瑟王傳說為背景,政府臥底和抵抗軍被換成了圓桌騎士(正義陣營)對抗莫德雷德和其部下(邪惡陣營)的故事。

與原版的異同

遊戲規則和《抵抗組織》原版以及其他作品相比較而言變化較大——該作添加了眾多擁有特殊能力的角色(類似於狼人遊戲裏面的「有身份村民」,但同時也有「有身份狼人」),可以知道某些特定的角色是誰,來代替「情節牌」,遊戲圍繞梅林(正義陣營頭目,有特殊能力)展開,梅林知道邪惡陣營的玩家都是誰(有例外,見下),需要隱藏自己身份不被邪惡陣營發現的同時傳遞信息,引領正義陣營五局三勝贏得遊戲。原版《抵抗組織》在一開始會讓全體玩家閉眼,然後臥底睜眼並互相確認身份,之後遊戲開始,而《阿瓦隆》在邪惡陣營互相確認身份閉眼後,各特殊能力者依次睜開眼睛,被選定的角色(們)舉手(或者伸出大拇指,但不睜開眼睛)來告訴特殊能力者自己的身份,之後才開始遊戲。勝利條件也比《抵抗組織》多一層,如果邪惡陣營輸掉遊戲(正義陣營五局裏面勝出三局)的話,他們還有最後一線生機——猜測梅林是誰並且派出「刺客」刺殺他。如果邪惡陣營刺殺的玩家所扮演的角色確實是梅林的話,邪惡陣營就會反敗為勝[4]。雖然如此,但《阿瓦隆》也有許多與原版《抵抗組織》相同的內容,比如遊玩人數(5-10人)、投票出任務的機制、勝利條件(五局三勝)以及每回合出任務的玩家數量等等。

以《阿瓦隆》的角度來說,原版《抵抗組織》沒有各種擁有特殊能力的角色,而是用「情節牌」來代替這個功能。

勝利條件

正義陣營:五局三勝,並且保護梅林不被邪惡陣營發現。

邪惡陣營:五局三勝,或者找出梅林。

角色

每個角色一局遊戲中只有一人(除正義陣營的忠臣;另外部分角色不一定上場),如下:

  • 正義陣營(有能力者兩人,遊戲開始時互相不認識):
    • 梅林(Merlin,來自大魔法師梅林):特殊能力是知道邪惡陣營的玩家都有誰(除莫德雷德,見下),但不知道誰是誰。並且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
    • 珀西瓦里(Percival,來自亞瑟王傳說圓桌騎士團的成員之一的珀西瓦里):特殊能力是知道誰是梅林和摩根勒菲(邪惡陣營頭目,假梅林),但不知道誰是誰。需要自己根據場上玩家的發言判斷誰是真梅林,為梅林傳遞信息給同伴並為梅林打掩護。
    • 亞瑟的忠臣(Loyal Servant of Arthur,簡稱「忠臣」):根據遊戲人數的不同人數不同,但在1-4人之間。無任何特殊能力,類似於狼人遊戲的「平民」。
  • 邪惡陣營(有能力者四人,遊戲開始時互相認識,除奧伯龍):
    • 摩根勒菲(Morgana,來自邪惡女巫摩根勒菲,幾人局皆出現):特殊能力是假扮梅林,迷惑珀西瓦里,讓珀西瓦里誤以為她是梅林。
    • 莫德雷德(Mordred,來自背叛者莫德雷德,只在9和10人局出現):邪惡陣營真正的頭目,特殊能力是梅林無法看到他,不知道玩家中誰是莫德雷德。
    • 奧伯龍(Oberon,來自歐洲民間傳說中的妖精之王奧伯隆,只在7和10人局出現):遊戲開始,邪惡陣營互相確認身份的時候,奧伯龍並不睜眼。也就是說邪惡陣營其他人並不知道誰是奧伯龍這個角色,奧伯龍也不清楚邪惡陣營里的其他人都是誰。梅林知道他屬於邪惡陣營(但不知道是奧伯龍)。
    • 刺客(Assassin,幾人局皆出現):特殊能力是刺殺,正義陣營搶先五局三勝後,刺客可以宣佈行刺,所有邪惡陣營玩家的牌都會被亮出來,此時刺客需要猜測誰是梅林並且刺殺他,刺殺成功即邪惡方反敗為勝,否則正義方獲勝。
    • 莫德雷德的爪牙(Minion of Mordred,簡稱「爪牙」,只在8人局出現):無特殊能力的角色,類似於狼人遊戲的「狼人」。和正義方的忠臣不同,爪牙人數最多也不會超過一人,並且知道邪惡陣營的其他人是誰(除奧伯龍)。

上場角色

《阿瓦隆》根據遊戲人數的不同,並非所有角色都會上場,而有些角色不論幾人局都會上場。

無論幾人局都上場的角色有:

  • 正義陣營(共三人):
    • 梅林
    • 珀西瓦里
    • 一位忠臣
  • 邪惡陣營(共兩人):
    • 摩根勒菲
    • 刺客

註:這也是五人局(最少人數局)的標準配置。

而正義陣營的額外3位忠臣、邪惡陣營的奧伯龍、爪牙和莫德雷德只在特定局上場。各局上場角色如下:

上場角色
陣營 正義陣營 邪惡陣營
角色 梅林 珀西瓦里 忠臣1 忠臣2 忠臣3 忠臣4 摩根勒菲 刺客 奧伯龍 爪牙 莫德雷德
5人局
6人局
7人局
8人局
9人局
10人局

變體

  • 刺殺討論:原本刺客準備刺殺前會亮出所有邪惡陣營玩家的牌,但無法互相討論。這個變體中,刺客刺殺前可以先和同夥討論誰是梅林,而不是自己單獨決定。另外一個變體是翻牌時把奧伯龍排除在外,也就是說奧伯龍也可以成為被刺殺的對象。也可以以上兩者相結合。
  • 蘭斯洛特(Lancelot,來自圓桌騎士團蘭斯洛特,亞瑟王的成功和最終的失敗都有一部分歸咎於他):兩人,分為正義方蘭斯洛特和邪惡方蘭斯洛特,需要成對加入遊戲中,可替換遊戲中原本正義和邪惡陣營的角色各一人。從第三個任務到第五個任務,兩位蘭斯洛特的身份有可能會互換(通過抽取「陣營轉換牌」,每次有2/7的概率會互換),直到遊戲結束。
  • 湖中仙女(Lady of the Lake,來自英格蘭神話中擁有神奇魔法的水中妖精):不是上場角色,而是NPC,可以在特定場合查看某位玩家的身份,類似狼人遊戲中的預言家。

社會評價

BoardGameGeek為《抵抗組織》打分7.4分(滿分10分),稱其雖然受到殺手遊戲米勒山谷狼人的啟發,但在遊戲核心機制上卻有所不同。玩家投票做決策時得到的信息增多,同時也沒有玩家在遊戲中間「出局」,提升了玩家之間的互動。[5]《抵抗組織》獲得了2011年度日本桌遊投票者選擇獎(2011 Japan Boardgame Prize Voters' Selection)、2010年度金極客最佳紙上桌遊獎(2010 Golden Geek Best Print & Play Board Game)、2010年度金極客最佳聚會桌遊獎(2010 Golden Geek Best Party Board Game)這三項提名。[5]

BoardGameGeek為《抵抗組織:阿瓦隆》打分7.7分(滿分10分)。[3]桌遊愛樂事評價《抵抗組織:阿瓦隆》「非常考驗團隊合作、溝通和觀察力」,稱有公司將該遊戲作為員工培訓的材料,並為其打分9.3分(滿分10分)。但與此同時,網站也批評該遊戲的新手、老手差距過大。[4]《抵抗組織:阿瓦隆》版本獲得了2013年度的Guldbrikken特別裁判獎(Guldbrikken Special Jury Prize),並獲得同年金極客最佳聚會桌遊獎(Golden Geek Best Party Board Game)的提名。[3]

參見

參考資料

  1. ^ 1.0 1.1 Indie Boards & Cards – The Resistance Rules. [2014-06-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6-11). 
  2. ^ Travis Worthington, The Resistance Rules Overview, 2010-11-28 [2016-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19) 
  3. ^ 3.0 3.1 3.2 The Resistance: Avalon | Board Game | BoardGameGeek. boardgamegeek.com. [2017-0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20). 
  4. ^ 4.0 4.1 抵抗組織:阿瓦隆 - 桌遊愛樂事 桌上遊戲資訊站. 桌遊愛樂事 桌上遊戲資訊站. [2017-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2-22) (中文(臺灣)). 
  5. ^ 5.0 5.1 The Resistance. BoardGameGeek. [2017-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