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歷史 (希羅多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希波战争史
歷史
《歷史》第8卷莎草紙抄本殘片(約2世紀)
原名Ἱστορίαι希臘語
作者希羅多德
类型历史
语言古希腊语
發行信息
出版地點希腊
《歷史》第1卷篇頭(1908年印刷本)

歷史》(希臘語Ἱστορίαι)又名《史記》、《希臘波斯戰爭史》,是由古希臘學者希羅多德編撰的史書,成書年代約在公元前5世紀下半葉;原書用伊奧尼亞方言書寫,內容包括古希臘城邦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近東中東等地的歷史文化與風土人情,並敍述著名的波希戰爭,是西方首部較為完備的歷史學著作。

希羅多德的編撰動機

「保存人類的功業」及記錄「發生紛爭的原因」

歷史》作者希羅多德雕像

按照希羅多德自己在《歷史》裡的開首中說,該書是他本人的「研究成果」(希臘語裡的Ἱστορίαι一詞,便有「研究」、「探索」的意思[1])。他將之發表出來的目的「是為了保存人類的功業,使之不致由於年深日久而被人們遺忘,為了使希臘人異邦人的那些值得贊歎的豐功偉績不致失去它們的光彩,特別是為了把他們發生紛爭的原因給記載下來。」[2]

受到友人們的鼓勵

約在公元前445年,希羅多德抵達當時踏入盛世的雅典,他在這裡公開講讀自己的著作,得到獎賞,並且有機會進入伯里克利身邊的文化科學活動家圈子。後來,受到友人們的鼓勵下,希羅多德便決心寫一部有關希波戰爭的史書。[3]

修史過程

蒐集史料

書中表達的觀點

內容

全書提要

《歷史》原不分卷,後來經亞歷山卓的校注學家將其整理成9卷本,每卷卷首都冠以希臘神話中9位繆斯女神的名字,全書以希波戰爭為主線,但內容不僅限於這次戰爭。大致而言,《歷史》分為兩大部份:第1卷至第5卷第27節為前半部,講述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小亞細亞埃及利比亞等地的情況及希波戰爭的誘因;第5卷第28節開始專門記述希波戰爭史事,如伊奧尼亞起義、馬拉松戰役溫泉關戰役薩拉米灣海戰等等,而以希臘軍隊攻陷賽斯托斯英语Sestos作結。

篇幅

《歷史》第七卷中的著名戰役─溫泉關戰役

《歷史》裡所描寫的世界

希羅多德在《歷史》中所描寫的世界模樣

評價

希羅多德與修昔底德

正面評價

近代歷史學家J·W·湯普森英语James Westfall Thompson提出,「希羅多德著作最引人注目的事實就是它的統一性,其次就是他所表現的精神。儘管他有過於輕信、除本國語外不懂其他語言而且缺乏科學方法等缺點,但他這部著作還是有許多突出的優點:聰明的好奇心、誠挚的態度和良好的判斷力等等。」此外,J·W·湯普森英语James Westfall Thompson又讚揚希羅多德《歷史》辭藻優美,「他保持了詩歌的朴素、自然和魅力。他不但是一位歷史家而且是一位詩人。他以愛奧尼亞方言從事寫作;他的詞匯清簡潔,字裡行間富有宗教色彩和詩意。他的文筆流暢、親切而優雅。」[10]

負面評價

修昔底德:與希羅多德的時代甚為接近的修昔底德,就批評《歷史》之類的史書,內容中有太多備受質疑的傳說,「他們所關心的不在於說出事情的真相而在於引起聽眾的興趣,他們的可靠性是經不起檢查的;他的的題材,由於時間的遙遠,迷失於不可信的神話境界中。」[11]

西塞羅古羅馬作家西塞羅雖然把希羅多德稱為「史學之父」,但同時認為《歷史》中不少內容實在「難以置信」。他在《法律篇》裡說:「對歷史來說,評論萬事的標準是真實,而在詩歌中,標準一般是其所給予的愉悅;即使如此,在史學之父希羅多德的著作及泰奧彭波斯的著作中,人們卻發現有數不清的難以置信的故事。」[12]

對後世文化的影響

學術上的開創性

  • 歷史學方面:《歷史》被譽為「西方歷史敘事體的先河」。它以希波戰爭為主體,並加入大量史事及資料為插敍,構成規模龐大而大致完整的體例。這種「歷史敘事體」,成為後來西方史書的通用體裁,影響深遠。[13]
  • 地理學方面:法國學者保羅·佩迪什Paul Pedech)認為,由希羅多德寫《歷史》時,「有一種更為獨特的創造:他開創了對空間布局的研究。」他「明白了地理學家的任務不是列舉旅行的路線,而是闡述空間和環境。通過氣候、土壤、植被和動物,特別是人類種族定居的方式,來說明這些空環境的特徵。」[14]

成為電影題材

《歷史》裡的一些內容,成為了一些電影的題材,如:《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15]

中文翻譯的情況

《歷史》問世後的二千多年間,出現了多種語言譯本。在中文譯本方面,則有王以鑄譯本 [16] [17]吳玉芬縮譯本[18]徐松岩「新譯本」[19] 、周永強譯本[20] 、王敦書節選本[21]朱學淵選譯本/第一、三、四卷,波斯史部份。 等本子。

参考文献

引用

  1. ^ 希羅多德《歷史》,中譯本,王以鑄《出版說明》,iii頁。
  2. ^ 希羅多德《歷史》,中譯本,1頁。
  3. ^ 陳啟能主編《西方歷史名著提要》(上冊),第25-26頁。
  4. ^ 4.0 4.1 陳啟能主編《西方歷史名著提要》(上冊),第26-36頁。
  5. ^ 5.0 5.1 希羅多德《歷史》,中譯本,王以鑄《出版說明》,ii頁。
  6. ^ 希羅多德《歷史》,中譯本,231-235頁。
  7. ^ 陳啟能主編《西方歷史名著提要·<歷史>》(上冊),第26-36頁。
  8. ^ 8.0 8.1 希羅多德《歷史》,中譯本,王以鑄《出版說明》,281頁。
  9. ^ 希羅多德《歷史》,中譯本,16頁。
  10. ^ J·W·湯普森《歷史著作史》,中譯本,33-34頁。
  11. ^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譯本,17頁。
  12. ^ 西塞羅《法律篇》,中譯本,150頁。
  13. ^ 陳啟能主編《西方歷史名著提要》(上冊),第37頁。
  14. ^ 保羅·佩迪什《古代希臘人的地理學》,中譯本,48-49頁。
  15. ^ Counterpunch─A Racist and Insulting Film: 300 vs. Iran (and Herodotus), by Gary Leupp. [200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4-08). 
  16. ^ 臺灣商務印書館版本─希羅多德《歷史》. [2008-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17. ^ 北京商務印書館版本─希羅多德《歷史》
  18. ^ 重慶出版社版本─《希波戰爭史》. [2022-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19. ^ 《歷史:新譯本》,徐松岩譯,上海三聯書店中譯本。
  20. ^ 《歷史》,周永強譯,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中譯本,2008年。
  21. ^ 《歷史》,王敦書節選,香港商務印書館中譯本,2007年。

来源

书籍

參見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