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澄之
(重定向自钱秉镫)
錢澄之(1612年—1693年9月30日),初名秉鐙,字幼光;後改名澄之,字飲光,號田間,又號西頑道人,安徽桐城樅陽人,明朝末年詩人、官員。
生平
錢澄之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1]自小隨父讀書,十一歲能寫文章,崇祯时中秀才。明崇祯初年,与方以智、孙临、方文、周岐等人成立诗社泽社。崇禎五年(1632年)加入復社。後來因為反對馬士英、阮大鋮而逃亡至嘉善。
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軍攻陷南京後,錢澄之參加錢棅組織的抗清活动,不久兵败,先後投奔朱聿鍵和永曆帝,在永曆政權担任翰林院庶吉士。清軍攻佔桂林後剃髮為僧。順治八年(1651年)返鄉。[2]
著作
錢澄之诗文尤负重名,與徐元文有書信往來,《与徐公肃司成书》曾披露顾炎武偏激的一面[3]。王夫之推崇他“诗体整健”[4]。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所知录》等。
家族
父錢志立,万历间诸生。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