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File talk:Map of Baekje(百济).jpg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近肖古王(346年-375年)时期,百济通过与高句丽的战争向北扩展了疆土,同时向南消灭了残存的马韩部落。近肖古王时期,百济到达其鼎盛时期,其疆土涵括了现在西朝鲜(除了平安北道平安南道)的绝大部分。371年,百济在平壤(原乐浪郡)打败了高句丽。在战争中,杀死了故国原王。而故国原王之孙好太王392年即位后又战胜百济再次控制了这一区域。


故国原王在与鲜卑慕容家族建立的前燕争夺中国东北的战争中,在故国原王任内,前燕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342年,前燕又发动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前燕军重创高句丽军队。又发掘故国原王的先王美川王之墓,掳走美川王的尸体和故国原王的生母周氏,并将高句骊历代积累下来的金银全部搜刮一空,虏走了高句骊百姓五万多口,最后一把火烧了高句骊王宫,并将丸都城再次变为平地。

343年东晋咸康八年),高句骊重修由于毌丘俭东征而被摧毁的旧丸都城,并于同年秋天又一次移居丸都城。4个月后,丸都山城就再次毁于战火。

344年,故国原王派王弟到前燕都城龙城称臣纳贡。前燕归还美川王的尸体,依然扣留故国原王的生母周氏,此后高句骊元气大伤,再没有反抗前燕的能力。

345年(东晋咸康九年)十月,慕容恪再度进攻高句骊,轻松攻取了南苏城(今五龙山城南距苏子河8公里)。

355年,前燕入主中原后,和高句骊和解,归还故国原王的生母周氏,并封故国原王为“征东大将军、营州刺史、乐浪公、高句骊王”。

此图为342到392半个世纪内百济图,而此时高句丽收到前燕重创,领土不定。 Gzhao (留言) 2011年1月21日 (五) 16:01 (UTC)[回复]

(以下複製自[1]Wikipedia:当前的破坏

回應,刚刚翻了一堆资料,我现在对File:Map of Baekje(百济).jpg这幅图正式提出质疑,高句丽怎么没了?阁下说这幅图是342到392年的朝鲜地区,但阁下提供的内容中也说了355年前燕和高句丽和解了,我查到的资料(全春元. 早期东北亚文化圈中的朝鲜. 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4))中说370年入主中原替代前燕的前秦与高句丽最初就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说明中原在此期间基本没有进攻过高句丽,那么凭什么说342到392年时期,高句丽在地图上就没了呢? 文献(张日善. 百济与中国的关系. 延边大学,2001)和文献(刘子敏,高句丽疆域沿革考辨. 社会科学战线,2001(04))中只提过百济攻打下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带方、西北部平壤,打完平壤后,两方就是反复的拉锯战,392年时,高句丽好太王一举就攻下了百济在汉水以北的大部分土地。有什么证据证明百济曾经完全占领了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全部区域呢?可以表示高句丽和百济在此期间领土不定,边境地区反复拉锯,但不能直接把全部区域都划给百济了啊! 阁下看自己提供的内容,“近肖古王时期,百济到达其鼎盛时期,其疆土涵括了现在西朝鲜(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绝大部分。”且不论这句话有无可靠来源,这里的“西朝鲜”在史学上一般就没这种说法吧? 我查到文献(熊义民,公元四至七世纪东北亚政治关系史研究. 暨南大学,2002)中,给出的“百济近肖古王时代的疆域”图中,高句丽与百济几乎是东西对峙的。 简而言之,我看的文献中,从无说过百济曾占领过朝鲜半岛的东北部,也从无说过高句丽在此期间就忽然没了……如此重要的内容,不可能没有已有的地图,查到已有的地图,按照其中样式进行编制地图即可,怎么能像现在这样子没个依据就把高句丽全部给“灭”了呢?敬请深入考量。--∰ 黑目观世界 ⌘ 2011年1月21日 (五) 17:4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