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琛”号无防护巡洋舰
姊妹舰“南瑞”号
| |
历史 | |
---|---|
大清帝国 | |
艦名 | 南琛 |
下订日 | 1883年初 |
建造者 | 德国基尔霍瓦兹一德意志造船厂 |
下水日 | 1883年12月12日 |
结局 | 1919年拆解 |
技术数据 | |
艦型 | 南琛级无防护巡洋舰 |
排水量 | 2,200長噸(2,200公噸) |
全長 | 275.5英尺(84.0米) |
全寬 | 37.5英尺(11.4米) |
吃水 | 15英尺(4.6米) |
動力來源 | |
速度 | 15節(28公里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 |
載重 | 600吨燃煤 |
乘員 | 250名军官和士兵 |
武器裝備 | |
装甲 | 水线处的软木带 |
“南琛”号无防护巡洋舰是为清朝新式海军建造的一艘无防护巡洋舰。该舰舰体由德国基尔的霍瓦兹船厂建造,而舰载武器则由英国埃尔斯威克的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安装。本舰是以“开济”号为原型设计建造的南琛级中的首舰,另有一艘姊妹舰为“南瑞”号。在设计建造期间,该舰就已经被西方列强认为过时。
在1884至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本舰最初隶属于驻扎在南京的江防舰队。战争爆发后“南琛”号随即加入海军巡洋舰部队,南下参与瓦解法国海军对台湾岛的封锁。其中参加的最著名战事就是石浦战役。战斗结束后,“南琛”号被困锁在宁波港直到战争结束。1911年,该舰被革命军海军部队收编,随后加入辛亥革命。该舰最终在1919年被废弃。
设计
与当时从欧洲船厂订购的其他清政府新式海军舰艇相比,南琛级无防护巡洋舰的设计相对简单。该舰级两舰与“开济”号巡洋舰很相似,但是由钢铁建造而不是木材。“南琛”号及其姊妹舰“南瑞”号在建造时都已经被西方各国认为过时了。同时期清政府海军还向西方各国订购了装甲巡洋舰以及防护巡洋舰,如“致远”号。[1]
“南琛”号总长275.5英尺(84.0米)[a],舷宽37.5英尺(11.4米),吃水深15英尺(4.6米)[b],排水量2,200長噸(2,200公噸)[c],通常配有250名军官和士兵[d][5]。除了一条安装在舰体吃水线位置上的软木带之外,本舰没有安装装甲[5]。
动力
本舰动力来自8台锅炉为1台复合膨胀蒸汽机提供蒸汽,产生2,400匹指示馬力(1,800千瓦特)[e]动力驱动单轴螺旋桨。最高速度可达15節(28公里每小時;17英里每小時)[f][6]。与作为蓝本的开济级不同,前者仅有一根烟囱,“南琛”号则有两根[5]。
武装
“南琛”号最初的武器装备包括两门8.2英寸(21厘米)阿姆斯特朗后膛炮,8门4.7英寸(12厘米)阿姆斯特朗后膛炮以及一些霍奇基斯炮[6]。两门大口径火炮被安装在烟囱前方的舷台上,而较小口径的阿姆斯特朗炮则作为舷侧火力安装在舰中部、艏楼和艉楼上,以及艉楼前方的舷台上[5]。虽然本级两舰都是在德国下水的,但是舰载武器则是由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斯公司在英国埃尔斯威克的造船厂进行安装[6]。到了1884年,舰上又装备了一艘鱼雷艇[7]。本舰级两艘舰都配备了撞角,并提高了艏楼和船尾甲板[5]。
服役
1883年早些时候,清政府向德国基尔的霍瓦兹-德意志造船厂订购了两艘巡洋舰。在1883年12月12日“南琛”号下水时[6],由于中法战争即将爆发,当时德国当局正在阻止包括定远级铁甲舰在内的中国舰只离境[8]。而“南琛”号因在当时是未武装的状态,得以获准前往英国安装火炮。船到英国后,英国当局最初对该舰实施了禁令,但考虑到该舰此时的装备与法国海军相比已经过时,最终准许对其进行火炮安装[9]。
尽管如此,英国政府还是拒绝批准“南琛”号在火炮安装完成后进行试射。因此直到1884年7月,也就是战争即将开始时,“南琛”号才抵达中国长江水域并进行了火炮测试。直到此时才发现,舰体需要进行结构加强才能支撑火炮进行最大装药量射击。为此,“南琛”号及其姊妹舰都被送往江南制造局进行加固工程。尽管存在各种问题,这些德国制造的巡洋舰在当时仍然受到中国当局的高度重视。[10]
中法战争
1884年8月中法战争爆发后,“南琛”号和“南瑞”号被派遣与“开济”号一起保护南京。当时的清政府军官们普遍认为法军即将攻击南京,但法国海军反而攻击台湾,并在那里建立了军事封锁[11]。中国军队被集结起来驱逐岛上的封锁,其中包括两艘南琛级巡洋舰、“开济”号、“驭远”号以及小型风帆战船“澄庆”号[12]。这支舰队由统领吴安康指挥,在上海集结并于1884年12月启航[12]。期间,吴安康并没有立即与法军交战,而是花了一些时间召集船员,直到第二年二月才与法军接触[12]。
中方舰队以“开济”号为旗舰,采用V字形编队发动攻击。然而,他们很快意识到自己在火力上不及法军,于是决定撤退。与此同时,速度较慢的“驭远”号和“澄庆”号在大雾中跟丢三艘巡洋舰后选择撤退至石浦湾,最终导致石浦之役爆发。“南琛”号、“南瑞”号和“开济”号则向北航行至宁波港,并在此与“超武”号炮舰以及“元凯”号运输舰会合。此后,五艘中方舰船被法军分舰队封锁在港内。1885年3月,双方进行了一些零星的炮火交战,这也是“南琛”号最后一次参与实战。[13]
结局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时,“南琛”号停泊在上海杨树浦江面[14]。之后于11月4日在江南制造局附近江面转向革命军[g][16][17]。1912年1月,“南琛”号与“海容”号以及“海琛”号等一起组成北伐舰队,受孙文命令从上海出发参加北伐[18]。1916年被重新划归为第一舰队[19]。1917年3月海军部改编海军舰艇时,本舰被编入巡洋舰队[20]。最终于1919年被拆解[h][17]。
脚注
注释
引文
- ^ Wright (2000),第53、56頁.
- ^ 2.0 2.1 2.2 陈悦 (2018),第329頁.
- ^ 3.0 3.1 3.2 3.3 杨东梁 (2015),第116頁.
- ^ 李鑫 (2015),第7頁.
- ^ 5.0 5.1 5.2 5.3 5.4 Chesneau & Kolesnik (1979),第396頁.
- ^ 6.0 6.1 6.2 6.3 Wright (2000),第56頁.
- ^ Wright (2000),第182頁.
- ^ Wright (2000),第54頁.
- ^ Van Nostrand (1884),第84頁.
- ^ Wright (2000),第57頁.
- ^ Wright (2000),第63頁.
- ^ 12.0 12.1 12.2 Wright (2000),第64頁.
- ^ Wright (2000),第65頁.
- ^ 中国航海学会 (1989),第495頁.
- ^ 中国航海学会 (1989),第495-496頁.
- ^ 郑新清 (2016),第170頁.
- ^ 17.0 17.1 陈悦 (2015),第52頁.
- ^ 罗华彤 (2001),第13頁.
- ^ 中国航海学会 (1989),第496頁.
- ^ 记工 (2006),第60頁.
- ^ 苏文菁 (2013),第16頁.
参考资料
- 陈悦. 巡洋舰. 中国军舰图志 1855-1911 第1版.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5-11. ISBN 978-7-5458-1154-4. OCLC 932045897 (中文(中国大陆)).
- 陈悦. 中法海战 = NAVAL BATTLES OF SINO-FRENCH WAR. 海洋文库. 北京: 台海出版社. 2018-03. ISBN 978-7-5168-1761-2 (中文(中国大陆)).
- 李鑫. 中国海军抗战. 历史不能忘记系列 第1版. 北京: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15-07. ISBN 978-7-5162-0934-9. OCLC 927126202 (中文(中国大陆)).
- 记工. 历史年鉴 1917. 长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6-01. ISBN 7-80702-322-8 (中文(中国大陆)).
- 罗华彤. 1912年的故事. 20世纪的故事. 北京: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1-03. ISBN 7-5007-3436-0 (中文(中国大陆)).
- 苏文菁. 闽商发展史 总论卷 近代部分.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3-06. ISBN 978-7-5615-4665-9 (中文(中国大陆)).
- 杨东梁. 甲午较量 中日近代史上第一次大比拼.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03. ISBN 978-7-5153-3014-3 (中文(中国大陆)).
- 郑新清. 船政文化研究选集. 厦门: 鹭江出版社. 2016-10. ISBN 978-7-5459-1270-8 (中文(中国大陆)).
- 中国航海学会. 中国航海史 近代航海史.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9-03. ISBN 7-114-00702-7 (中文(中国大陆)).
- Chesneau, Roger; Koleśnik, Eugène M.; Campbell, N. J. M.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1st American. New York: Mayflower Books. 1979. ISBN 0-8317-0302-4. OCLC 4775646 (英语).
- Wright, Richard N. J. 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 1. London: Chatham Publ. 2000. ISBN 1-86176-144-9. OCLC 59564596 (英语).
- Ordinance and Naval. Van Nostrand's Engineering Magazine (New York: D. Van Nostrand). July–December 1884, 31: 84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