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還儺願儀式判官面具.jpg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這個檔案來自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原始檔案(3,424 × 3,424 像素,檔案大小:4.91 MB,MIME 類型:image/jpeg


摘要

描述
中文(繁體):還儺願儀式判官面具(2006年12月採集自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乾州街道西門口村坪雲),臺北市南港區中研次分區中研里(舊庄)
English: Social classes often further differentiate people of the same groups, and several of these commun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have traditionally been hierarchical or classed. Beginning in the fourteenth century, the Tusi (native chieftain) system by which the central imperial government bestowed official authority to chieftains or headmen reinforced the power of these local leaders, who in turn frequently exploited those under their control. Later during the eighteenth century, one of the primary reasons for the Qing court's opposition to the system was that "the Miao peoples have regrettably suffered the cruelty of the Tusi, and without the proprietary shared between the officials and the people, they have been slaves for generation."
日期
來源 自己的作品
作者 氏子

授權條款

我,本作品的著作權持有者,決定用以下授權條款發佈本作品:
w:zh:創用CC
姓名標示 相同方式分享
您可以自由:
  • 分享 – 複製、發佈和傳播本作品
  • 重新修改 – 創作演繹作品
惟需遵照下列條件:
  • 姓名標示 – 您必須指名出正確的製作者,和提供授權條款的連結,以及表示是否有對內容上做出變更。您可以用任何合理的方式來行動,但不得以任何方式表明授權條款是對您許可或是由您所使用。
  • 相同方式分享 – 如果您利用本素材進行再混合、轉換或創作,您必須基於如同原先的相同或兼容的條款,來分布您的貢獻成品。

說明

添加單行說明來描述出檔案所代表的內容
人類社會除有族群之別外,同一族群社會中又常有階級之別。西南地區許多人群社會自古以來便相當階級化。十四世紀元代中國開始施行的土司制度,更增長了土著上層頭人對平民的剝削。十八世紀清朝主張「改土歸流」,理由之一便是:「苗民受土司荼毒,更極可憐;無官民之禮,而有萬世奴僕之勢。」

在此檔案描寫的項目

描繪內容

檔案歷史

點選日期/時間以檢視該時間的檔案版本。

日期/時間縮⁠圖尺寸使用者備⁠註
目前2023年9月11日 (一) 13:15於 2023年9月11日 (一) 13:15 版本的縮圖3,424 × 3,424(4.91 MB)氏子Uploaded own work with UploadWizard

下列頁面有用到此檔案:

詮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