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環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下環街
 
       
RUA DA PRAIA DO MANDUCO
位於河邊新街一端的下環街
道路長度460米(1,510英尺)
车速限制60公里每小時
地點澳門風順堂區
起點李加祿街、打鐵斜巷
主要路口
  • 聖祿杞里 / 打鐵圍
  • 水手斜巷
  • 福德新街
  • 鹽里 / 爛花園
  • 三巴仔斜巷
  • 小販巷 / 下環小市
  • 太和石級
  • 偶像圍
  • 草蓆圍 / 蓆里
  • 綠豆圍
  • 沙井天巷
  • 沙井地巷
終點河邊新街、航海學校街

下環街 (葡萄牙語:Rua da Praia do Manduco)是澳門最古舊的街道之一。由北起李加祿街打鐵斜巷交匯處開始,南至河邊新街交界。原本是一個小灣岸邊,19世紀後期被內港填海工程填平,將海岸線推到河邊新街,從沿岸邊建成向內彎曲的街道。

名稱由來

以前下環街海邊附近有蛤蟆石,當中在一幅繪製於1948年地圖中發現,下環街邊仍為一片海灘,并用字母「P」標注,其名為“Praia do Manduco”(蛤蟆灣)。[1][2]

澳門南部半島東西海岸線對開,有東面南環與西面北環兩個海灣,1872年北環進行大規模填海造地工程,海灣因此消失,沿海的下環街也變成內街。[3][4]

歷史沿革

下環街一直是澳門開埠後的商貿中心、轉運碼頭和物資集散地。葡萄牙人開始定居澳門,最初便是在下環街一帶與華人做買賣。鴉片戰爭前,英國商人將走私鴉片貯藏在下環街一帶。在漁業繁榮的時期,每天都有大量漁船靠泊下環街附近的碼頭。

填海工程最早開始於1850年,由內港三巴仔橫街至下環街的一段地方被填成陸地。當時,海岸位於現在的下環街,岸上零散分佈一些屋舍,居住澳門手工業者和貿易商人。

下環街市最初設在小市街與下環街交界處興建一座兩層建築物,底層為下環街市,樓上就開設海鏡戲院,因此街市亦被稱海鏡街市。戲院在50年代歇業後,下環浸信會在1961年購買街市舊樓,改建為教會場所[5]

均益炮竹廠大約於1950年興建,主要用途為提供高級員工住宿以及局部作為倉庫之用。自70年代末結業,荒廢後由於建築物因結構嚴重損毀,2013年7月文化局在得到業權人的同意下拆卸[6]

現在下環街已成為最大民生區,當中街道已經有超級市場超過5間以上,而且馬路兩旁有市政署規劃小販區[3]

相關街道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要求將蟾蜍石海邊新築石基盡行拆除. 澳門記憶. 
  2. ^ 【澳門快閃】不祥的蛤蟆石 從前的海邊長廊 人口密集的民生區域 — 下環街 Rua da Praia do Manduco |澳門深度遊|澳門街景|澳門歷史故事|. 澳門動力媒體. 
  3. ^ 3.0 3.1 下環與下環街關係. 澳門記憶. [2021-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5). 
  4. ^ 在三巴仔街和下環街間進行了填海工程. 澳門記憶. 
  5. ^ 澳門街市:下環街市. 澳門記憶. [2022-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9). 
  6. ^ 均益炮竹廠 - 澳門文化遺產.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 [2022-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