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香山香山寺(遺址)山門前古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舟山市的四眼井
加蓋井
印度的大井

,是一種用來從地表下取的裝置,中國傳說伯益發明了井。[1]

遠古時代即有水井,《易經》記“改邑不改井”。孔颖达疏:“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谓之为井。”在西元前721年,伊朗坎兒井文震亨的《長物志·鑿井》介紹了當時鑿井、用水以及供井神的情況:“泉井水味浊,不可供烹煮;然浇花洗竹,涤砚拭几,俱不可缺。凿井须于竹树下,深见泉脉,上置轱辘引汲,不则盖一小亭覆之。石栏古号‘银床’,取旧制最大而有古朴者置其上。井有神,井旁可置顽石,凿一小龛,遇岁时奠以清泉一杯,亦自有致”。[2]

吴地信仰井神,称“井泉童子”。

井字形,或稱井形,是平面設計圖形街道佈局也有井形的街道。

澳門,由於淡水缺乏,昔日有規定有井的家庭排上有「井」和「P」 (葡萄牙語井的首字母)的木牌讓消防隊救火時知悉。

注釋

  1. ^ 《经典释文》卷二井卦因《世本》云:“化益作井。”《淮南子》:“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神栖昆仑”;《吕氏春秋·勿躬篇》:“伯益作井。”《太平御覽·居處部十七-井》:“伯益作井而黃龍登。”
  2. ^ 文震亨长物志·凿井》

參見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坤輿典·井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