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使館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一使馆区卫星照片。攝於1967年9月20日

北京使館區是在今北京市的外国驻中国大使馆分布区,曾位於北京内城正阳门内的東交民巷,现分布在北京市朝阳区,分为第一至第四使馆区。目前仅有俄罗斯卢森堡驻华大使馆不在北京使馆区内。

简介

东交民巷原名東江米巷,是老北京城的集散地。1901年清政府签订《北京各國使館界址四至》和《辛丑和約》,此巷劃成中國第一個“使館區”。从清朝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这里一直是中国的使馆区,直到1928年北伐战争结束,北洋政府倒台为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後,再次定都北京。新使館區漸漸形成於北京建國門外和朝陽門外,分別稱為“第一使館區”和“第二使館區”[1]。第一使館區主要是一些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使館。主要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較早承認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2]。第二使館區又稱為北使館區,由周恩来制定区域并建设于1960年代初期,西方發達國家使館雲集此處,環境幽靜。

1980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按上级指示,将亮马河下游过三环路的区域规划为“第三使馆区”。直到2000年代,才开始有国家在此建设驻华使馆。部分国家如美国韩国等于2000年代将大使馆迁入本区[3]

2001年,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已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使馆区建设

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归口负责北京使馆区建设工作[4][5]

参考文献

  1. ^ 李潜虞:试论新中国对外国驻华使馆的管理(1949—1965)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2. ^ 使馆区建设. 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1) (中文(简体)). 
  3. ^ 中日韩掀起外交旋风. 网易. 2006-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1). 
  4. ^ 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亮马桥外交办公大楼结构封顶. 中国网. 2013-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1). 
  5. ^ 5.0 5.1 5.2 5.3 5.4 使馆区建设. 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 [2016-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