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圓硬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日圓硬幣
十円硬貨
材質 青銅
成分 95%
4% – 3%
1% – 2%
重量 4.5 g
直徑 23.5 mm
圖樣 平等院鳳凰堂(正面)
常盤木(背面)
發行開始 無刻印:1959年(昭和34年)
有刻印:1953年(昭和28年)

十日圓硬幣,是日本國政府發行的貨幣,又暱稱為十円玉(じゅうえんだま)。

概要

現在發行中的硬幣使用材質是青銅,銅、鋅與錫的合金。正面刻有「日本国」、「十円」字樣與平等院鳳凰堂的外觀圖樣,背面則刻有數字「10」、製造年份與常盤木枝的圖樣。

雖然是自1952年(昭和27年)才開始發行,但小額硬幣用量大,造幣局從發行前一年就開始製造備用,因此硬幣製造年份刻印最早的年份為昭和26年。

十日圓硬幣通常是自動販賣機等自動機械可接受的最小面額硬幣。

發行歷史

刻印十日圓青銅硬幣,1952年。
  • 1871年 : 《新貨条例》頒布,舊十日圓金幣(金幣本位制)發行。
  • 1897年 : 新十日圓金幣(金幣本位制)發行。
  • 1950年 : 十日圓鎳銀硬幣因為韓戰爆發造成鎳價高漲而被迫種終止發行,除少部分做為資料留存用以外,已製造的約7億枚硬幣全數銷毀。
  • 1952年 : 十日圓青銅硬幣發行。幣緣刻有直條刻印(刻印十)。[1]
  • 1959年 : 取消幣緣刻印,改為平滑面。
  • 1986年 : 部分硬幣在平等院鳳凰堂屋脊與樓梯的部分進行設計變更(1986年後期製造的硬幣、1987年的套幣組硬幣)。

刻印硬幣

刻印硬幣指的是在1951年(昭和26年)~1958年(昭和33年)間生產的十日圓青銅硬幣,因為特徵是幣緣刻有環繞整個硬幣的直向刻印(刻印數132條),因此又被暱稱為刻印十(ギザ十)。[1]

幣緣刻印源於金幣時期,是為了避免有不肖份子用削薄幣緣的方式偷取黃金而設計;當幣制推進到使用青銅、鎳等其他金屬製作硬幣時,刻印則多半是作為裝飾用途。

鎳銀硬幣

1950年~1951年製造,材質為鎳銀合金,使用與五十日圓硬幣類似的設計,中央有孔[2]。原定於1950年發行,但由於韓戰於同年爆發,國際鎳價大幅上場,造成硬幣本身的金屬價值遠高於面額。大藏省最後於1951年5月31日制定了「鎳使用制限規則」[3],以此為法源終止了發行計畫。因為同樣原因被終止發行的還有五十日圓鎳銀硬幣(停留在試作階段,未進入量產)。

終止發行後,已製造的約7億枚硬幣絕大多數都被銷毀,留存的少部分除了做為資料留存用以外,也有部分給予了參與開發的大藏省與造幣局的相關人員作為紀念,因此有極少數在收藏家之間流通,因為是從未正式發行的硬幣,因此極具收藏價值。

參考資料

  1. ^ 1.0 1.1 大藏省. 官報第7475号 政令第372号「十円の臨時補助貨幣の形式等に関する政令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政令」. 大藏省印刷局. 1951-12-07: P.2 [2017-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7) (日语). 
  2. ^ 大藏省. 官報第6940号 政令第26号「十円の臨時補助貨幣の形式等に関する政令」. 大藏省印刷局. 1950-03-02: P.1 [2017-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4) (日语). 
  3. ^ 大藏省. 官報第7315号 通商産業省令第三十五号 「ニッケル等使用制限規則」. 大藏省印刷局. 1951-05-31: P.5 [2017-06-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9)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