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國,後改稱譙郡、南譙郡,中國東晉時設置的僑郡。
沿革
晉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車騎將軍、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諸軍事桓沖徙鎮姑孰[1],將譙國流民置於廬江郡境內的浣川,僑置譙國,屬僑置的豫州[2],後割地成實土,治山桑(今安徽省巢湖市東南)[3],領七縣:山桑、譙、銍、扶陽、蘄、城父、酇。晉安帝義熙十一年(415年),國除為譙郡。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改譙郡為南譙郡。永初三年(422年),分豫州淮東置南豫州,南譙郡改屬南豫州。宋文帝元嘉元嘉七年(430年),南豫州併入豫州,南譙郡改屬豫州。元嘉八年(431年),酇縣改屬歷陽郡。元嘉十六年(439年),分豫州復置南豫州,南譙郡改屬南豫州。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南豫州併入豫州,南譙郡改屬豫州。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分豫州復置南豫州,南譙郡改屬南豫州。[3]
齊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南豫州併入豫州,南譙郡改屬豫州;譙縣改屬廬江郡。齊武帝永明二年(484年),分豫州復置南豫州,南譙郡改屬南豫州。永明七年(489年),潁川郡土斷,所領北許昌、曲陽二縣改屬南譙郡。又析置嘉平縣,省併銍縣,城父縣改屬梁郡。後又省併北許昌縣,城父縣還屬南譙郡。至齊末,南譙郡領六縣:山桑、蘄、扶陽、曲陽、嘉平、城父。[2]
梁武帝時,南譙郡移治蘄縣譙郡城(今安徽省巢湖市),改屬合州。東魏孝靜帝武定末,因侯景之亂取南梁南譙郡,領蘄、邵陵二縣。
陳宣帝太建五年(573年)北伐,先後克北齊蘄城、譙郡城,取南譙郡。北周靜帝大象元年(579年),盡取南陳淮南之地,廢南譙郡及其所領邵陵縣,蘄縣改屬汝陰郡。[4]
人口
長官
譙國內史(376年-402年)
譙郡太守(402年-405年)
譙國內史(405年-415年)
譙郡太守(415年-420年)
南譙太守(420年-432年)
南譙內史(433年-453年)
南譙太守(453年-579年)
國主
- 譙敬王司馬恬,351年-390年在位,376年置僑國。
- 譙忠王司馬尚之,391年-402年在位。
- 譙王司馬文思(敬王孫),405年-415年在位,415年國除。
- 南譙郡王劉義宣,433年-453年在位。
註釋及徵引文獻
- ^ 《資治通鑒·卷一〇四·晉紀二十六》
- ^ 2.0 2.1 《南齊書·卷十四·志第六》
- ^ 3.0 3.1 3.2 《宋書·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
-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 ^ 《宋書·卷四十五·列傳第五》
- ^ 《宋書·卷五十五·列傳第十五》
- ^ 《南齊書·卷三十一·列傳第十二》
- ^ 《宋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二十五》
- ^ 9.0 9.1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 ^ 《南齊書·卷二十九·列傳第十》
- ^ 11.0 11.1 《梁書·卷十七·列傳第十一》
- ^ 《南齊書·卷五十六·列傳第三十七》
- ^ 《陳書·卷九·列傳第三》
- ^ 《南齊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八》
- ^ 《南齊書·卷七·本紀第七》
- ^ 《梁書·卷十六·列傳第十》
- ^ 《梁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七》
- ^ 18.0 18.1 《梁書·卷二十八·列傳第二十二》
- ^ 《陳書·卷五·本紀第五》
|
---|
|
|
注釋 |
---|
注1:列出西晉 建興四年( 316年)(此前已淪陷者列出淪陷前的名稱)及東晉 義熙十四年( 418年)的郡、國。帶#者為《晉書地理志》未列出的州、郡;斜體字者為西晉所廢置的州、郡;下劃線者為東、西晉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國,取最後使用的名稱( 永嘉五年( 311年)遇害的王、公、侯,由於史無記載其封國何時被撤銷,其封地在西晉末的建置仍按“國”處理),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東晉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注「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淮南地區 | |
---|
淮北地區 | |
---|
河南地區 | |
---|
江漢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巴漢地區 | |
---|
蜀中南中地區 | |
---|
|
|
|
|
---|
江表地區 | |
---|
沅湘地區 | |
---|
嶺南地區 | |
---|
位置不詳 | 新蔡郡(內史575-589) | 晉熙郡(內史575-589) | 巴东郡(內史586-589) | 臨江郡(內史586-589) | 新興郡(內史583-589) | 岳山郡(內史583-589) | 梁城郡(相582-589) |
|
---|
|
|
注釋 |
---|
注1:列出宋 大明八年(464年)、齊 建武四年(497年)、梁 中大同元年(546年)、後梁 广运元年(586年)、陳 禎明二年( 588年)的實州、實郡。下劃線者為南朝所設置的僑郡。 注2:地望大致相同但名稱不同的郡,取最後使用的名稱,並括注明曾用名。 注3:郡王、開國郡公的封地分別括註「內史」、「相」及其設置時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