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
25°01′04″N 121°32′25″E / 25.017873°N 121.540169°E
國立臺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簡稱活大。位於國立臺灣大學椰林大道盡頭的振興草坪旁,與總圖書館相鄰。活動中心為學生進行社團活動及表演場地,一樓設有大禮堂及學生餐廳,二樓規劃為各學生社團辦公室,地下室則為地下文藝展示室。[1]
歷史
1961年,由建築師王大閎及其「大洪建築師事務所」完成臺大活動中心設計圖。
1967年4月,王大閎因活動中心建築獲得第一屆建築金鼎獎十大優秀建築師。[2]
1969年,二期工程完工。[1][3]原先為臺大禮堂周邊規畫案與第一學生活動中心,除了學生活動中心外,還有教職員活動中心以及綜合戲劇院兼大禮堂設計案;但是因經費及臺大政策,只完成學生活動中心興建。[4]:112-13[3]
1992年2月26日凌晨,臺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一樓火災。火災撲滅後,濁水溪公社成員蔡海恩(左派)、柯仁堅(小柯)和其他臺大學生因為涉入火災,以及撿拾墓地屍骨作為裝置藝術觸犯《中華民國刑法》第十八章「褻瀆祀典及侵害墳墓屍體罪」,而遭臺大校方開除。
建築特色
建築師王大閎深受包浩斯現代主義風格影響,一九六○年代受台大校長錢思亮遴選,而留下許多在台大校園內的作品。[3]。活大建築是一九六○年代現代中國建築的代表性建築之一,樓層為地下一層、地上二層的建築物。[5]活大建築展現王大閎生涯早期處理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等問題的實作。[3]活大前後的大門採用深紅朱漆的挑高傳統大門,門框為黑色,門鎖為金色。白色的折板屋頂,為王大閎意圖呼應傳統中國建築屋頂的大膽嘗試。[6]內部空間有天井、迴廊、水池等。
空間配置
- 一樓
分設三個部份:大禮堂、展覽空間、水池;沙發區以及台大學生事務處活動中心辦公室,以及用餐區包括自助餐廳、便利商店、飲料店、快餐店。
- 二樓
學生社團辦公室,主要社團如臺大學生會、臺大學生代表大會之辦公室均設在此。
- 其他
- [7]地下室為地下文藝展示室[1],原為社團辦公室,擺有桌球桌及撞球桌,後來改變用途成為展覽空間。2000年12月18日,[8]開幕。2013年暑假進行大整建,其中最主要是加裝由地下室至二樓的升降機。
- 水池因YAYA社管理而被稱做YAYA池,為王大閎融合中國傳統建築元素進入現代建築的配置。
注釋
- ^ 1.0 1.1 1.2 活動中心簡介.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 ^ 建築金鼎獎 得獎人評定 選出優秀建築師營造家 選拔會表揚關頌聲. 聯合報. 1967-04-11: 02.
- ^ 3.0 3.1 3.2 3.3 夏鑄九. 夏鑄九的台大校園時空漫步. 台大出版中心. 2010-05: 121.
- ^ 徐明松. 永恆的建築詩人-王大閎. 木馬文化. 2007-05. ISBN 978-986-6973-38-3.
- ^ 台灣建築大師 王大閎 (1918). 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 [2012-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13).
- ^ 臺大地圖. [2012-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 ^ 醉月湖師生釣魚賽. 臺大校訊. 2003-05-07, (703) [2012-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地下文藝展示室揭幕. 臺大校訊. 2000-12-27, (604) [201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