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 (特拉比松帝国)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衛·梅加斯·科穆寧
統治1459年-1461年
前任约翰四世
出生約1408年
特拉比松帝國特拉布宗
逝世1463年11月1日(54-55歲)
鄂圖曼帝國君士坦丁堡
王后哥提亞的瑪麗亞英语Maria of Gothia
海倫娜·坎塔庫澤努斯
朝代科穆寧王朝
父親阿歷克塞四世
母親狄奥多拉·坎塔庫澤努斯英语Theodora Kantakouzene, wife of Alexios IV of Trebizond

大衛·梅加斯·科穆寧希臘語Δαβίδ Μέγας Κομνηνός,約1408年—1463年11月1日),是特拉比松帝國最後一任皇帝(1459年4月22日-1461年8月15日在位)。他是阿歷克塞四世狄奥多拉·坎塔庫澤娜英语Theodora Kantakouzene, wife of Alexios IV of Trebizond的第三個兒子。在1461年特拉比松帝國鄂圖曼帝國吞併後,他与家人被俘并被带到鄂图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並於1463年和他的兒子們以及侄子被鄂圖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處決。

2013年7月,大衛與他的三個兒子以及他的侄子阿歷克塞被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冊封為聖人,并将其被处死的日期11月1日设为瞻礼日[1]

帝國的統治者

大衛在其長兄兼前任皇帝约翰四世治帝國時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他被授予专制君主的宫廷头衔,在特拉比松这意味着被指定为皇位继承者。大衛亦有參與其長兄對抗熱那亞共和國的远征,並参与了诸多外交事务。在1458年,他批准了其兄长与阿德里安堡鄂图曼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的條約,同年稍晚时候,他将侄女狄奧多拉嫁给了白羊王朝的君主烏尊哈桑

大衛在其長兄約翰四世逝世後,於1459年4月22日之前的某个时候就任特拉布松帝國的皇帝。儘管約翰四世生前另立他的侄子阿歷克塞為其繼承人,[2]可是阿歷克塞在約翰四世逝世時也只有四歲;根據雷尼卡斯·卡爾科康第拉斯英语Laonikos Chalkokondyles的說法,由于得到执政官的支持,大衛将阿歷克塞丢在一边,自立为帝。[3]

在1453年鄂圖曼帝國蘇丹穆罕默德二世吞併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後,穆罕默德二世对这个被包围的帝国的威胁增加。大衛的長兄约翰四世在其後直至他逝世前不斷建立聯盟來保障特拉布松帝國的安全,包括东方的格鲁吉亚,以及白羊王朝的君主烏尊哈桑,大卫可能对他们的支持抱有期望。錫諾普卡拉曼穆斯林統治者们似乎亦曾被約翰四世或烏尊哈桑列入到同盟之中。[4]

1460年10月,博洛尼亚的盧多維科與其他两人出现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的宫廷上,两人表面上是波斯和格魯吉亞的大使。更确切来说,波斯使者——第比利斯的尼古拉斯——是格魯吉亞國王格奥尔基八世英语George VIII of Georgia的特使,格魯吉亞的使者则代表梅斯赫季王子卡瓦卡瓦尔二世(Qvarqvare II)[5]。他們的信件上不只有这几位東方統治者的签名,還包括其他三個想要联盟對抗鄂圖曼帝國的高加索部落。盧多維科的随从们在前往威尼斯时,在威尼斯或下一站佛羅倫斯,一位新的使者米海尔·阿利吉耶里(Michael Alighieri)加入了他们,后者自稱是大衛的使者。

佛羅倫斯渴望以黎凡特地区为基础建立一個網際關係,在佛罗伦斯,阿利吉耶里达成了佛罗伦斯及特拉比松帝國國王大衛之间的协议,准许佛羅倫斯设置領事館,並且达成貿易条款,出口时徵收2%的稅額,这和特拉比松帝國的熱那亞人和威尼斯人的特权相同。和他的祖先但丁·阿利吉耶里一樣,邁克·阿利吉耶里也是一名佛罗伦萨人,不過他在黑海以个人身份进行贸易。史家安東尼·貝理雅英语Anthony Bryer提及到一個發生於1470年4月28日的事件,一群位於聖喬治銀行的護衛把安全通行證送給他的孩子和下屬。[6]貝理雅對盧多維科·達·博洛尼亞的主張及水平持懷疑或不信任的態度,他對盧多維科的行為作出記錄:「似乎太过轻率,因过分痴迷于科尔沃男爵对教会的态度,所以未能认真对待个人的抱负。」[7]另一方面,貝理雅認為邁克·阿利吉耶里是大衛的一個合法的代理人,儘管他带给公爵菲利普三世的来自大衛的信件「即便不是意大利的角度所写,也是從意大利人的角度写的,其来自于一位熟識特拉比松且最近得知大衛·科穆寧成为新任皇帝的人。」[8]威廉·米勒在他關於特拉比松帝國的報告中也認為邁克·阿利吉耶里是一個合法的代理人,但忽視了盧多維科·達·博洛尼亞的存在,后者是基督教聯盟的最初拥护者。[9]

在来自西方對抗鄂圖曼帝國的支持尚未稳固之時,大衛过早地要求蘇丹穆罕默德二世能夠取消特拉比松帝國向鄂圖曼帝國每年的進貢。更糟糕的是,他通过烏尊哈桑的使节提出了这些请求,使者们则代表其主人提出了更为傲慢的要求。蘇丹穆罕默德對大衛的請求不予回應,並表示大衛以后就會得知结果。翌年的夏天,他派遣手下的海軍上將凱西姆帕夏英语Kasim Pasha的艦隊沿着小亞細亞黑海沿岸进攻特拉布松,自己率领海軍自布尔萨出发往東航向同一城市。[10]

特拉比松帝國的滅亡

在大衛试图與鄰國談判和建立聯盟時,穆罕默德二世開始圍攻錫諾普,並使之投降。蘇丹派遣艦隊开往特拉布宗,自己则率領陸軍對抗烏尊哈桑。穆罕默德强攻下了科尤希薩爾要塞,而烏尊哈桑的盟友卡拉马尼亚人也未能支援,烏尊哈桑只好派他的母親萨拉·可敦英语Sara Khatun带着昂貴的禮物来到蘇丹的陣營求和。儘管薩拉設法和穆罕默德達成和平共識,可是她对自己继女的家乡特拉布松却无能为力。史家史蒂文·朗西曼提及到萨拉·可敦和蘇丹進行談判時的話:「何必为自己徒增烦恼,我的孩子,难道没有比特拉布宗更好的目标了吗?」,她問道。蘇丹則回應称其手持伊斯兰之剑,未能为信仰而操劳会使其蒙羞。[11]

在大衛最有力的盟友言和之后,穆罕默德二世開始往帝國的首都特拉布宗進發。他的艦隊在1461年7月初登陆此地,擊敗了大衛率領的军队并搶奪附近的郊区,圍攻了特拉布松約一個月。在蘇丹到達特拉布松前,鄂圖曼帝國的指揮官韋利·馬哈茂德帕夏在穆罕默德二世离开的时候與大衛展开了谈判,首席内府使臣喬治·阿米羅特斯英语George Amiroutzes建议大衛投降。當穆罕默德二世在8月抵達特拉布松時,他對展开談判感到不满,可还是允许接着談判。大衛得以被说服投降,可以保有家庭和錢財,并被保证在色雷斯享有优渥的退休生活。[12]

大衛在1461年8月15日正式向穆罕默德二世投降,特拉布松帝國宣告覆亡。大衛的投降標置着特拉布松帝國和拜占庭傳統的終結。[12]被罷免的大衛、他的家人以及大臣们被送往君士坦丁堡。这些人被分成三個部份:一部分被分配去服侍蘇丹及其官员,一部分被遷至君士坦丁堡来增加人口,剩余的被允许定居在特拉比松郊区。當鄂圖曼帝國将军驻守此城时,也有一些當地的年輕人被徵召加入耶尼切里[13]

帝國滅亡後的生活

大衛和他的家人居住於阿德里安堡斯特魯馬河附近的山谷,並在當地獲得一些利潤,他們每年的收入達300,000阿克切[14]可是,由於大衛屬於拜占庭王室的男性後代,是这个已倒台政权的突出标志,希腊人有可能會聚集在他的旗下反抗。穆罕默德正等待一個時機消滅這個在他心裏的眼中釘。

這個時機就在特拉比松帝國滅亡的兩年後出現。根據卡爾科康第拉斯的作品《歷史》所記載,[15]大衛的侄女狄奧多拉(也稱作黛絲比娜·卡頓英语Despina Khatun)寫信給大衛,希望他能夠把一个儿子,或者他的侄兒阿歷克塞,也就是他兄長亞歷山大英语Alexander of Trebizond的兒子送到她的身邊。然而在寄送信件時,當地的哲學家喬治·阿米羅特斯英语George Amiroutzes發現這封信件,出于对自己安全的忧虑而把信件交給蘇丹穆罕默德。[16]歷史學家狄奥多拉·斯潘杜內斯英语Theodore Spandounes認為這封信件是蘇丹下令偽造的,但不论信件真伪如何,结局是一样的。1463年3月26日,經過蘇丹的考慮後,他命令把大衛和阿歷克塞,以及大衛的三個兒子:瓦西爾、曼努紐爾和喬治奧斯囚禁。[17]

查爾克一所商业學校收藏的福音书手稿的札記中提及,大衛和其他四人被關押的日期為1463年3月26日。[18]這個日期也得由倫敦醫學會保存的《歷史》所證實,裏面還提及到大衛的兒子們成為伊斯兰教教徒。[19]他們被送到君士坦丁堡貝伊奧盧監獄,並在同年11月1日凌晨四時与其他五位科穆寧王朝最后的後裔一起被斬首。他們被處決的過程被主教索夫羅紐一世英语Patriarch Sophronius I of Constantinople所記錄:「大衛和他的三個兒子在到達君士坦丁堡幾天後被殺害。」[18]

大衛其他的家庭成員生活得更好一些。他的女兒安娜,先是許配給蘇丹穆罕默德,後來改嫁後給扎加諾斯帕夏[20]可是不久他們離異,于是又被交给了埃爾文貝伊的兒子。[21]他的兄長亞歷山大英语Alexander of Trebizond的遺孀玛丽亚·加蒂卢西被苏丹纳入了后宫。[22]

斯潘杜內斯著书的时间要比雷尼卡斯·卡爾科康第拉斯英语Laonikos Chalkokondyles晚得多,在其记载中有些人的命运截然不同。他認為瑪莉亞的兒子阿歷克塞得以幸免,还獲得了加拉塔城牆外的私人土地,在那里他被当地人称为“贝伊之子”,貝伊奧盧也由此得名。斯潘杜內斯也有記載大衛的遺孀,也就是特拉布松帝國的末任皇后海倫娜·坎塔庫澤努斯的下場:她因安葬自己的丈夫和兒子們,被蘇丹重罚,在貧窮中渡過餘生。她的幼子喬治為一個回教徒所撫養,并被允來拜訪烏尊哈桑,他逃到他的姊姊格奥尔吉亚那里,成為基督徒並與一名格魯吉亞的公主成婚。[23]

子女

大衛的其中一個女兒後來成為馬米亞·季米特里英语Mamia Gurieli的妻子。後來季米特里更認為大衛的後代就是自己的後代。

大衛與他的第一任妻子哥提亞的瑪麗亞英语Maria of Gothia並沒有生育任何子女,他所有子女均由第二任妻子海倫娜·坎塔庫澤努斯所生。包括有:

先祖

 
 
 
 
 
 
 
 
 
 
 
 
 
 
 
 
 
 
16. 瓦西里
 
 
 
 
 
 
 
8. 阿历克塞三世
 
 
 
 
 
 
 
 
 
 
 
17. 伊琳娜·帕里奧洛吉娜
 
 
 
 
 
 
 
4. 曼努埃尔三世
 
 
 
 
 
 
 
 
 
 
 
 
 
 
18. 薩巴斯基塔爾·尼基弗魯斯·坎塔庫澤努斯
 
 
 
 
 
 
 
9. 狄奥多拉·坎塔庫澤努斯
 
 
 
 
 
 
 
 
 
 
 
2. 阿歷克塞四世
 
 
 
 
 
 
 
 
 
 
 
 
 
 
 
 
 
20. 格奥尔基五世英语George V of Georgia
 
 
 
 
 
 
 
10. 大衛九世英语David IX of Georgia
 
 
 
 
 
 
 
 
 
 
 
5. 古爾歷漢·尤多琪亞英语Gulkhan-Eudokia of Georgia
 
 
 
 
 
 
 
 
 
 
 
 
 
 
22. 卡佛克維爾二世·扎克里,薩姆茨赫-沙塔巴各王國的王子
 
 
 
 
 
 
 
11. 薩姆茨赫-沙塔巴各王國的辛都基塔
 
 
 
 
 
 
 
 
 
 
 
1. 大衛
 
 
 
 
 
 
 
 
 
 
 
 
 
 
 
 
 
 
 
 
6. 狄奧多羅斯·巴列奧略·坎塔庫澤努斯
 
 
 
 
 
 
 
 
 
 
 
 
 
 
3. 狄奥多拉·坎塔庫澤努斯英语Theodora Kantakouzene, wife of Alexios IV of Trebizond
 
 
 
 
 
 
 
 
 
 
 
 
 
 
 
 

文藝作品中的大衛

大衛和特拉比松帝國的陷落被編成多萝西·邓尼特英语Dorothy Dunnett的小說《The Spring of the Ram》,這本書是她出版的《The House of Niccolò》的第二章。

大衛在劳伦斯·斯库诺弗英语Lawrence Schoonover的小說《The Burnished Blade》中作為次要角色而出現,在小說中這個角色是一個十分喜愛冒險但在外交上十分精明的年輕人。[24]

參考資料

  1. ^ Canonization of New Saints by the Ecumenical Patriarchate. Ecumenical Patriarchate - Orthodox Metropolitanate of Hong Kong and South East Asia. 2 August 2013 [1 Dec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2. ^ William Miller (Trebizond: The last Greek Empire of the Byzantine Era: 1204-1461, 1926 (Chicago: Argonaut, 1969), p. 97) errs in stating Alexios was John's son. As Michel Kuršanskis ("La descendance d'Alexis IV, empereur de Trébizonde. Contribution à la prosopographie des Grands Comnèn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vue des études byzantines, 37 (1979), pp. 239-247) shows, Alexios was the son of Alexander of TrebizondAlexander.
  3. ^ Chalkokondyles 9.74; translated by Anthony Kaldellis, The Histories (Cambridge: Dumbarton Oaks Medieval Library, 2014), vol. 2 p. 359.
  4. ^ Runciman, Fall, p173
  5. ^ Bryer, "Ludovico da Bologna", pp. 178-798
  6. ^ Bryer, "Ludovico da Bologna", pp. 185f
  7. ^ Bryer, "Ludovico da Bologna", p. 179
  8. ^ Bryer, "Ludovico da Bologna", p. 197
  9. ^ Miller, Trebizond, pp. 98f
  10. ^ Runciman, Fall, pp. 173f
  11. ^ Runciman, Fall, p. 174
  12. ^ 12.0 12.1 Donald M. Nicol, The Last Centuries of Byzantium: 1261-1453, 2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408
  13. ^ Runciman, Fall, p. 176
  14. ^ Miller, Trebizond, p. 108
  15. ^ On the possible identity of this person, see Anthony Kaldellis, "The Interpolations in the Histories of Laonikos Chalkokondyl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Greek, Roman, and Byzantine Studies, 52 (2012), pp. 259–283
  16. ^ Chalkokondyles 9.80; translated by Kaldellis, The Histories, vol. 2 p. 365
  17. ^ Miller, Trebizond, p. 109
  18. ^ 18.0 18.1 18.2 William Miller, "The Chronology of Trebizond"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38 (1923), p. 410
  19. ^ Powell, J. Enoch. Die letzen Tage der Grosskomnen. Byzantinische Zeitschrift. 1937, 37: 359–360 –通过De Gruyter. 
  20. ^ "Filiam Trapezunti regis Annam.... connube junxit Zagano" Laonicus Chalcocondylus, De Rebus Turcis p.519
  21. ^ Franz Babinger, Mehmed the Conqueror and His Time, edited by William C. Hickman and translated by Ralph Manhei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8), p. 230
  22. ^ Chalkokondyles 10.13; translated by Kaldellis, The Histories, vol. 2 p. 415
  23. ^ Runciman, Fall, pp. 185f
  24. ^ Schoonover, Lawrence. The Burnished Blade. Macmillan. 1948 [2014-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4). 

資料來源

  •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Byzantiu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 The known facts of the career of Ludovico da Bologna are discussed in Anthony Bryer, "Ludovico da Bologna and the Georgian and Anatolian Embassy of 1460-1461", Beli Kartlisa, 19-20 (1965)
  • Steven Runciman, The Fall of Constantinople (London: Cambridge, 1969)

外部鏈結

大卫 (特拉比松帝国)
科穆寧王朝
出生于:約1408年逝世於:1463年11月1日
統治者頭銜
前任者:
约翰四世
特拉比松帝國皇帝
1459年—1461年
鄂圖曼帝國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