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默伍米·沙迪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默伍米·沙迪克
出生 (1964-06-19) 1964年6月19日59歲)
奈及利亞拉哥斯
国籍 奈及利亞
母校拉哥斯大學英语University of Lagos臥龍崗大學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表面化學、環境奈米科技
机构賓漢頓大學

奥默伍米·「烏米」·A·沙迪克(英語:Omowunmi "Wunmi" A. Sadik,1964年6月19日),奈及利亞籍教授、化學家與發明家,任職於賓漢頓大學。她開發了可用於檢測藥物及爆炸物的微電極生物傳感器,並致力於開發廢棄物金屬離子的回收技術,以利於環境和工業應用。2012年,沙迪克與其他人共同創辦了非營利組織,稱為永續奈米科技組織(Sustainable Nanotechnology Organization)。

生平

1964年出生於奈及利亞拉哥斯,她的家族擁有多名科學家,引發她對於物理、化學與生物的興趣。1985年,沙迪克於拉哥斯大學英语University of Lagos獲得化學學士學位,並在1987年獲得化學碩士學位。1994年,她於臥龍崗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1]

職涯

1994年至1996年,沙迪克獲得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博士後獎學金資助,於美國環境保護局進行研究工作[1],接著在紐約賓漢頓,於賓漢頓大學擔任化學助理教授。2002年,沙迪克升等為副教授,並於2005年升等為教授。於此同時,她成為賓漢頓先進感測器與環境系統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Sensors & Environmental Systems, CASE)主任,也曾經在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康乃爾大學哈佛大學成為訪問學者[1]

沙迪克主攻表面化學,著重在開發環境化學用途的生物傳感器[1];她發現導電聚合物特別適用於感測器應用[2][3]。沙迪克開發了對微量有機材料有靈敏度的微電極生物傳感器[4],這項科技可用於毒品和炸彈偵測[5][6]。她也正在研究環境中有機氯化合物等廢棄物的解毒機制,目的是開發回收工業和環境廢物中金屬離子的技術[7];在某項計畫中,微生物的酵素可將高毒性六價鉻英语Hexavalent chromium轉換成無毒性三價鉻的產量,從40%提高至98%[8]。沙迪克擁有超過135篇經同儕評審的研究報告及專利應用,並擁有特定類型生物感測器的美國專利[1]。2011年,她成為首任戈登環境奈米科技會議(Gordon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Nanotechnology)的主席[9]。2012年,沙迪克與芭芭拉·卡恩(Barbara Karn)共同創立國際非營利專業學會永續奈米科技組織(Sustainable Nanotechnology Organization),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負責任地運用奈米科技[10]

沙迪克曾獲選為英國皇家化學學會(2010年)與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研究院英语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2012年)成員。她參與了美國環境保護局國家科學基金會,並且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儀器和系統開發研究小組(Study Panel on Instrumentation and Systems Development)的成員[1]。她也參與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生物動力學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Biodynamics,位於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土耳其愛琴海大學英语Ege University與日本福井大學的國際合作案[7]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1.5 ScienceMakers : Omowunmi Sadik. The History Makers. [13 Nov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9). 
  2. ^ Sadik, Omowunmi A. Bioaffinity Sensors Based on Conducting Polymers: A Short Review. Electroanalysis. August 1999, 11 (12): 839–844. doi:10.1002/(SICI)1521-4109(199908)11:12<839::AID-ELAN839>3.0.CO;2-1. 
  3. ^ Sadik, Omowunmi A.; Brenda, Sharin; Joasil, Patrick; Lord, John. Electropolymerized Conducting Polymers as Glucose Sensors.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July 1999, 76 (7): 967. Bibcode:1999JChEd..76..967S. doi:10.1021/ed076p967. 
  4. ^ Sadik, Omowunmi A. JEM Spotlight: Applications of advanced nanomaterials fo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2009, 11 (1): 25–26. doi:10.1039/B820365M. 
  5. ^ Sadik invited to give talk at NSF biochemical terrorism workshop. Discover-e. December 7, 2001 [2019-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9). 
  6. ^ Sadik, O. A.; Zhou, A. L.; Kikandi, S.; Du, N.; Wang, Q.; Varner, K. Sensors as tools for quantitation, nanotoxicity and nanomonitoring assessment of engineered nanomaterial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2009, 11 (10): 1782. doi:10.1039/b912860c. 
  7. ^ 7.0 7.1 Faculty Spotlight: OMOWUNMI SADIK,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ANALYTICAL &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Binghamton University. [13 Nov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18). 
  8. ^ Farrington, Keith. Interview: Monitoring the environment. Highlights in Chemical Technology. 4 March 2010,.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21 Nov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8). 
  9. ^ Omowunmi Sadik, SUNY-Binghamton : Nano.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 [13 Nov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0). 
  10. ^ SNO Sustainable Nanotechnology Organization. First Sustainable Nanotechnology Organization Conference Program (PDF). SNO Sustainable Nanotechnology Organization. November 6, 2012 [2019-07-10].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