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孔汪(?—392年),字德泽,会稽山阴人,孔子二十六代孙,孔愉之子,孔訚之弟,孔安国之兄。[1][2]

孔汪的同辈堂兄弟都缺乏才气名声,以家业富足强盛而自立,只有孔汪与弟弟孔安国少年时经历孤苦清贫的磨砺,孔汪好学有志行,以正直信实著称。[3]晋孝武帝时,孔汪官至侍中。当时茹千秋以佞媚受到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宠信,孔汪屡次向晋孝武帝谏言,皇帝都不采纳他的意见,后将其贬官为尚書太常卿,孔汪认为不合意,请求外调,被任命为假节、都督交广二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平越中郎将、广州刺史,孔汪任内很有政绩,为岭南人所称颂。太元十七年(392年),孔汪去世。[4]

参考资料

  1. ^ 《晋书·列传第四十八》:三子:誾、汪、安國。
  2. ^ 《黄氏日抄·卷三十二·阙里谱系》:汪,愉之子,广州刺史。
  3. ^ 《晋书·列传第四十八》:群從諸兄並乏才名,以富強自立,唯安國與汪少厲孤貧之操。汪既以直亮稱,安國亦以儒素顯。
  4. ^ 《晋书·列传第四十八》:汪字德澤,好學有志行,孝武帝時位至侍中。時茹千秋以佞媚見幸於會稽王道子,汪屢言之于帝,帝不納。遷尚書太常卿,以不合意,求出,為假節、都督交廣二州諸軍事、征虜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史,甚有政績,為嶺表所稱。太元十七年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