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恩·謝佛失蹤案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39°59′38″N 83°00′24″W / 39.99382°N 83.00657°W / 39.99382; -83.00657

布萊恩·謝佛
原文名Brian Shaffer
出生布萊恩·藍道爾·謝佛
Brian Randall Shaffer

(1979-02-25)1979年2月25日
 美國俄亥俄州皮克林頓英语Pickerington, Ohio
失踪2006年4月1日(27歲)
 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
失踪情况已失蹤18年23天
国籍 美國
教育程度微生物學學士
母校俄亥俄州立大學
职业醫科學生
身高6英尺2英寸(1.88米)
体重170英磅(77公斤)

布萊恩·謝佛(英語:Brian Shaffer(1979-02-25)1979年2月25日生)[1]為一名俄亥俄州立大學的醫科學生。2006年3月31日晚間,謝佛與他的朋友外出慶祝春假的開始,接著與其同伴分散,而他的同伴以為謝佛早已返家。然而,一間酒吧門口的監視攝影機,錄到謝佛在4月1日凌晨2點前不久,曾與兩名女子有過短暫交談,並接著重新回到酒吧裡,也自此人間蒸發。這起事件獲得美國國內媒體的關注[2]

謝佛的失蹤令調查員十分困惑,因為當時的酒吧只有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出入口。哥倫布警方對整起事件有多種假設[3]:其一,當晚一名陪同謝佛出遊的朋友,因拒絕就此事接受測謊而被關注並受到懷疑[4],其二,有人懷疑這起事件是一起謀殺案,甚至認為微笑臉英语Smiley face murder theory連環殺手亦牽扯其中[5],其三,謝佛可能利用新身分生活在某個地方[6]

背景

謝佛生長於俄亥俄州州會哥倫布市外郊的皮克林頓英语Pickerington, Ohio,該州的俄亥俄州立大學亦位於哥倫布市中。謝佛在家中為長子,於1997年自當地高中畢業後,進入俄亥俄州立大學就讀,6年後於大學畢業並取得微生物學學位[1]


謝佛隨後在2004年繼續就讀於俄亥俄州大學醫學院英语Ohio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Medicine。2006年3月,謝佛的母親蕾妮(Renee)因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離世[7]。他的朋友表示,雖然謝佛表面看起來沒怎麼樣,但母親的死對謝佛而言,是個沉重的打擊[5]

在謝佛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女人並不是只有他的母親而已。當時謝佛的女朋友,為醫學院二年級生的艾莉西斯·瓦戈納(Alexis Waggoner)。她和周遭的親朋好友都認為,謝佛會在2006年向她求婚,而兩人預計在4月初春假期間,前往邁阿密旅遊時,他們認為謝佛最可能在此時向她求婚。[5]

邁阿密這樣的熱帶地區很吸引謝佛,因為他喜歡輕鬆的生活步調。謝佛跟他的朋友們說,雖然他決定尋求一個與醫療有關的工作,但他真正希望的工作其實是創立一個吉米·巴菲特英语Jimmy Buffett風格的樂團[7]

失蹤

3月31日星期五,俄亥俄州大學的課程告一段落,為期一周的春假正式開始。謝佛和他的父親藍迪(Randy Shaffer),在傍晚一起外出吃牛排慶祝。藍迪注意到他的兒子,似乎因為前一周應付考試熬夜讀書,而顯得十分疲倦。他認為謝佛晚上不應該跟朋友威廉·「克林」·佛羅倫斯(William "Clint" Florence)外出,但他並沒有將這個想法告訴謝佛[5]

當晚9點,謝佛和佛羅倫斯在「Ugly Tuna」酒吧碰面,該酒吧位於北高街(North Hight Street)上的南校區小道建築群(South Campus Gateway complex)之中。1個小時後,謝佛打了通電話給瓦戈納。瓦戈納在和謝佛出發去邁阿密前,先回到托萊多的家探望家人。然後謝佛與佛羅倫斯離開酒吧,一路往競技場區英语Arena District走,連續光顧了好幾間酒吧,根據佛羅倫斯的說法,每停留一家酒吧,他們兩人都會各喝一杯「Shot英语Shooter (drink)[註 1][5]

A view across a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with a green sign opposite reading "High Street", to some buildings with an irregular, stylized entrance on one side of a pedestrian mall, lit by low raking sunlight. In the rear is a sign with "Gateway" on it in vertical red letters.
2015年的南校區小道。Ugly Tuna酒吧位於右側建築的二樓

午夜過後,謝佛兩人在短北社區英语The Short North碰到了佛羅倫斯的朋友梅芮迪絲·里德(Meredith Reed)。她載著謝佛跟佛羅倫斯回到他們倆一開始碰面的酒吧,並陪他們喝上最後一輪[5]。等他們抵達酒吧後不久,謝佛便與他們分開了。佛羅倫斯與里德曾試著尋找謝佛的蹤影,並不斷的打電話給他。酒店在凌晨2點關門後,佛羅倫斯與里德跟著其他顧客離開酒吧,並在酒吧外面等待謝佛。佛羅倫斯和里德因為沒有在離去的人潮中發現謝佛,便認為謝佛在沒有告知他們的情況下就先回家了[3]

之後的周末裡,瓦戈納與藍迪·謝佛皆試著打電話給布萊恩·謝佛,但布萊恩一直都沒有接電話。周一早晨,謝佛錯過了他與瓦戈納預定前往邁阿密的班機。隨後,謝佛被通報失蹤[5]

調查

警方開始在謝佛最後所在的Ugly Tuna酒吧進行搜查。南校區小道的附近因為城市衰退的關係導致犯罪率居高,所以酒吧裝有數支監視器。警方在錄影帶中發現,謝佛、佛羅倫斯和里德三人在凌晨1點15分搭乘手扶梯上樓,然後走進了酒吧的主門。1點55分時,謝佛走出酒吧與兩名年輕女子短暫交談後,接著往酒吧的方向走去,並走出了監視器的錄影範圍,顯然是重新回到了酒吧。這是謝佛的最後身影,因為不久後酒吧關門時,監視器並未錄到謝佛的身影[5]

接著警方意識到,謝佛可能在酒吧內換了裝,或是帶了個帽子,然後低著頭不讓監視器拍到他的臉。監視器也有可能沒有拍到謝佛,兩支監視器中,一支會來回擺動英语Panning (camera),另一支則由人員操縱。他也可能從別的路線離開酒吧所在的建築。但是該建築的另一個出口通常僅供員工使用,雖然當時因為有施工的關係而開著,但警察覺得就算是神智清醒的時候,都很難通過施工場所,更別提謝佛那樣喝得醉醺醺的時候了[5]

俄亥俄州各城市中,哥倫布市中的監視器數量是最多的,比克里夫蘭辛辛那提托萊多三個城市的監視器總數還多,警察接著調閱了附近酒吧的監視錄影帶,希望能解釋謝佛怎麼離開Ugly Tuna酒吧的。但是附近三間酒吧的監視器都沒有錄到謝佛的蹤跡[7]

搜查行動從Ugly Tuna酒吧開始向外展開,員警和警犬在街上仔細的搜查,檢查附近垃圾桶垃圾箱,並詢問附近的居民是否有看到過謝佛。珍珠果醬樂隊是謝佛最喜歡的樂團之一,其Alive英语Alive (Pearl Jam song)專輯封面中的火柴人畫像,被謝佛刺在自己的右手臂上[7],謝佛其中一眼的虹膜上有很特殊的斑紋,這兩個特徵和謝佛的照片被印在傳單上並大量的發放。警方甚至說服市府讓他們進入地下水道進行搜索[5]。然而警方一直沒有找到有用的情資。謝佛所住的公寓,位於Ugly Tuna六個街區外的國王大道(King Avenue)上,而他的車依舊停在公寓外頭。公寓內也沒有發現任何可疑之處[5]

在搜索了酒吧方圓數英里後,警方開始考慮意外和謀殺以外的可能性。謝佛的母親在謝佛失蹤前不久離世,警方懷疑他跑到某處暗自傷心。但是,謝佛後來被認定為永久失蹤,亦沒有其他理由能證明是他自己蓄意失蹤[5]

警方要求在31號見過謝佛的人,都必須接受測謊,包括謝佛的父親。謝佛的父親藍迪、里德和其他人都接受並通過了測謊,唯有佛羅倫斯拒絕接受測謊。曾與謝佛交談的兩名女性,她們的身分後來也被指認出來,她們表示在2009年時,並沒有被要求接受測謊[4]

謝佛失蹤後,瓦戈納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打電話給謝佛,並持續了好一段時間。打給謝佛的電話通常都轉進語音信箱,但在9月的某一天晚上,電話竟然響了3聲。瓦戈納在自己的Myspace頁面中寫道:「我一直打電話給謝佛,只因為這是我這輩子聽過最棒的聲音之一,即使沒人會接起。」謝佛的無線網路供應商Cingular英语AT&T Mobility#Cingular表示,瓦戈納所聽到的聲音可能只是電腦故障所造成的。位於哥倫布市西北方14英里(23公里)、希利亞德英语Hilliard, Ohio內中的一個基地台曾接收到謝佛手機的ping[7]

警方曾接到許多通報,但對案情推進毫無幫助。案發當年稍晚,珍珠果醬樂團主唱艾迪·維達辛辛那提的演唱會中,於歌曲之間要求粉絲提供有關謝佛失蹤的情報,但最後也對案情毫無幫助。密西根州德州,甚至是瑞典都有目擊者受到調查[5]

才喪妻不久的藍迪·謝佛,靠著一己之力不斷的尋找他的兒子。一名靈媒告訴藍迪,謝佛的屍體泡在一座橋墩附近的水中。藍迪、布萊恩·謝佛的弟弟德瑞克(Derek),以及對案情有興趣的市民們,買了涉水褲在流經哥倫布市且鄰近俄亥俄州大學的奧倫坦吉河英语Olentangy River岸上,尋找橋梁附近有沒有屍體,結果依舊一無所獲[5]

警方曾短暫的考慮,此案有沒有可能適用爭議重重的微笑臉殺手理論英语Smiley face murder theory。如果按照該理論,布萊恩·謝佛是微笑臉殺手唯一屍體未被發現的受害者。在美國聯邦調查局等其他執法單位的調查下,哥倫布警方最終否認本起失蹤案與連環殺手有關[5]

藍迪·謝佛死亡

2008年9月,當時的俄亥俄州中部正受到暴風雨的侵襲,而藍迪·謝佛在自己巴爾地摩家中的院子清掃時,樹旁的一張長椅被吹起並砸死了他。隔天,藍迪的鄰居發現了他的屍體並通報警方[8]

藍迪的訃聞上傳到網路上後,有人創建了一個線上弔唁英语Condolences冊。其中有一個簽名寫道:「致父親,愛你的布萊恩(美屬維京群島)」(To Dad, love Brian (U.S. Virgin Islands))。這使人以為謝佛離開了哥倫布市,到某處重新開始了新的人生[6]。經過調查後,該留言是來自於俄亥俄州富蘭克林縣的公共電腦,並被認為是一個惡作劇[5]

後續發展

藍迪·謝佛死後不久,克林·佛羅倫斯的律師尼爾·羅森堡(Neil Rosenberg),寫了一封信給自願協助謝佛家尋找布萊恩·謝佛的私家偵探唐·科貝特(Don Corbett),內容是關於克林將拒絕接受測謊。羅森堡亦暗示,他得知了哥倫布警方認為謝佛還活著[4]

2009年4月,俄亥俄州的學生報燈籠報英语The Lantern,公開了羅森堡與科貝特來往的信件內容,羅森堡寫道:「我與警察談話後,我相信布萊恩還活著,如果他還活著的話,帶給謝佛一家痛苦的,並不是克林(佛羅倫斯),而是布萊恩。」「布萊恩應該主動結束這起事件」,佛羅倫斯更說,他並沒有隱藏任何事情,他從一開始就把自己所知道的東西都說出來了,也不認為再做一次這種事情有什麼價值[4]

羅森堡說,許多親近謝佛的人批評佛羅倫斯不太願意提供資訊。布萊恩·謝佛的弟弟和謝佛家最後的成員,德瑞克·謝佛憶道:「偵探開始介入調查時,他並未先與任何人連絡過。」「我一直認為他知道些什麼,只是不願意說出來罷了。」德瑞克認為布萊恩·謝佛還活著,而佛羅倫斯知道布萊恩的位置。德瑞克更說:「布萊恩是不是去到了某個地方,是不是真的,我們強烈的感覺認為克林應該知道。」謝佛當時的女友艾莉西斯·瓦戈納也認為,佛羅倫斯手上握有一些資訊。但是她認為謝佛已經去世並未曾去過其他地方。「我沒辦法想像他會這麼做」瓦戈納說[4]

2014年,哥倫布警方稱他們每個月會透過灭罪热线接受至少2次有關本案的通報,雖然都毫無用處。本案的證物放滿了4個檔案箱。本案最初的調查員之一安德烈·愛德華(Andre Edwards)告訴哥倫布月刊英语Columbus Monthly,在大量檢視謝佛失蹤當晚Ugly Tuna酒吧的監視錄影帶,希望能藉此將謝佛變裝離開的想法去除後,愛德華稱:「百分之百確信的說」謝佛並未從手扶梯離開。警方稱他們對本案有三種推論,但拒絕與月刊更進一步地進行討論[3]

衍生產物

藍迪·謝佛在生前與布萊恩失蹤後的這段期間,加入了一個俄亥俄州失蹤成年人家屬組成的遊說團體,希望能讓該州的立法機關通過法案,以在該州為類似案件建立一個協議。布萊恩失踪時,是由各個部門來處理案件,一些父母認為這導致自己親戚的失踪調查受到了影響。藍迪去世時,該法案已成為法律[5]

參見

其他被監視器拍到最後蹤跡的失蹤者:

資料來源和註腳

資料來源

  1. ^ 1.0 1.1 Brian Randall Shaffer. The Charley Project. 2009-05-10 [2016-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0). 
  2. ^ Stafford, Rob. Into thin air. Dateline NBC. 2006-03-08 [2016-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3. ^ 3.0 3.1 3.2 Sullivan, Michelle. When Missing Persons Cases Go Cold. 哥倫布月刊英语Columbus Monthly. 2014-09 [2016-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 ^ 4.0 4.1 4.2 4.3 4.4 Sullivan, Drew. Is Brian Shaffer alive?. The Lantern. 2009-04-12 [2016-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7). 
  5.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 5.15 5.16 Johnston, April.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哥倫布月刊英语Columbus Monthly. 2009-04 [2016-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3). 
  6. ^ 6.0 6.1 Miner, Abigail. Brian Shaffer: Clue could lead to missing student. 燈籠報英语The Lantern. 2008-10-12 [2016-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6). 
  7. ^ 7.0 7.1 7.2 7.3 7.4 Pepi, Kirk. A Guy Walks into a Bar — And is Never Seen Again. Mel. 2016-11-13 [2017-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2). 
  8. ^ Lane, Mary Beth; Ludlow, Randy. Missing OSU student's dad among six killed in storm, aftermath. Columbus Dispatch. 2008-09-15 [2016-03-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4). 

註腳

  1. ^ 一種量酒的單位,也可指用單一杯的烈酒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