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徐绍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徐绍桢(1861年—1936年9月13日),字固卿,祖籍浙江钱塘,生于广东番禺,中国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军政要人。父徐灏。系明中山武寧王徐达第十四世孙。

生平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科广东乡试举人,后提为广西藩署幕僚,江西常备军统领,福建武备学堂总办。1902年奉派至日本考察军事。1904年受李興銳提拔,任两江总督衙门兵备处总办,护理江北提督。1907年,任新建陆军第九镇统制,驻军江宁城关。奏请创建征兵制,吸收知识青年加入新军。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南京新军与旧军的江防军和缉私营冲突加剧[1][2]。11月4日,险遭两名满族军官怀枪行刺。终忍无可忍,率部响应革命,在秣陵关起义。战事初失利,退守镇江,各省援军继至,推举徐为联军总司令[3],指挥反攻,12月2日,夺下南京[4]

1912年,民国成立,1月11日,委任为南京卫戍总督[5]。1914年6月,任參政院參政[6]。1917年9月,孙中山等人在广东成立军政府,翌年(1918年)4月,徐绍桢被任为广州卫戍总司令[7]。5月,孙文反对军政府改组,愤辞大元帅,徐绍桢亦随之辞职[8]。后又任总统府参军长、广东省长、内政部长。孙中山逝世后,退隐幾年,1932年复任挂名国民政府委员。

1936年9月13日病逝于上海。葬南京麒麟门外小白龙山,即当年光复南京时,江浙联军总司令部所在地。

著作

著有《学寿堂日记》、《三国志质疑》。

参考文献

  1. ^ 高勞. 链接至维基文库 革命成功記. 東方雜誌. 1912-05 (中文). 自武漢發難而後,總督張人駿卽陸續調集江防營,分紮要隘,又以各省新軍多附革命,遂疑及駐寧第九鎭之新軍,旣拒該軍統制徐紹楨給發子彈之請,且檄令移駐秣陵關,而以扼守南京之權授之江防統領張勳 
  2. ^ 關於鄂亂之緊急消息. 神州日報 (上海). 1911-10-23. (陰曆)九月一日南京特電……江防營昨夕至新軍營前放鎗,頗生惡感 
  3. ^ 滬軍陳都督致徐都督電. 申報 (上海). 1911-11-13. ……民軍失利,張勳猖狂,貴都督集兵鎭江,力圖恢復,東南大局,在此一舉,蘇浙滬已派兵赴援……請貴都督爲克復江甯軍隊總司令,凡赴援水陸各軍,統歸麾下節制調遣,已通電蘇浙都督府公認,轉飭各軍長官遵照…… 
  4. ^ 中國革命史三十九紀. 時事新報 (上海). 1911-12-03. 其四(各處專電) 各報館鑒:甯城已於今日十時,我軍克服。鎭軍政府文(〔陰曆〕十二日) 
  5. ^ 南京徐紹楨電. 申報. 1912-01-13. 黎副總統、各省都督、各軍司令長、各軍政分府、伍司法總長、各報館均鑒:紹楨現奉孫大總統委任南京衞戍總督,所有聯軍總司令名義,卽行取消。謹佈。楨。眞(11日) 
  6. ^ 參政院參政報到名單. 新聞報 (上海). 1914-06-20. 
  7. ^ 徐紹楨之通電. 時事新報 (上海). 1918-04-14. 大元帥勉以維持桑梓,堅令担任衞戍總司令一職……固辭不獲,爰於四日就職 
  8. ^ 反對改組軍政府失敗. 神州日報 (上海). 1918-05-28. 八旗會館之陸軍部先被解散,陸軍部之練兵處督辦及衞戍總司令徐紹楨即行辭職,幷將兩機關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