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斯勞車站

坐标51°30′43″N 0°35′31″W / 51.512°N 0.592°W / 51.512; -0.592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勞

Slough
車站入口建築,攝於2024年
車站入口建築,攝於2024年
位置英格蘭
斯勞區英语Borough of Slough
地理坐标51°30′43″N 0°35′31″W / 51.512°N 0.592°W / 51.512; -0.592
管辖机构英國鐵路網公司
运营机构大西部鐵路公司
站台5
其他信息
车站代码SLO
车站等级交通部等級 C1
历史
原先管辖机构大西部鐵路
重要事件
1838年6月4日通過此站的大西部幹線通車
1840年6月1日車站啟用
1884年9月8日車站遷至現址
营运信息
乘客數量
(2018/19)
564.0萬
乘客數量
(2019/20)
554.6萬
乘客數量
(2020/21)
140.3萬
乘客數量
(2021/22)
351.3萬
乘客數量
(2022/23)
452.8萬

斯勞車站(英語:Slough Railway Station)是一座位於英格蘭伯克郡斯勞一段大西部主線上的車站。該站處於倫敦帕丁頓車站雷丁站的中間點附近,實際距離帕丁頓站的「零點」18英里36(18.45英里;29.7公里)。與該站相鄰的車站分別為東邊的蘭利車站和西邊的伯納姆車站英语Burnham railway station[1]車站位於斯勞市中心一段A4公路的北側。

該站的鐵路服務分別由大西部鐵路公司以及伊利沙伯綫提供。大西部列車提供往返倫敦帕丁頓、雷丁、牛津迪德科特泊車道英语Didcot Parkway等車站的列車服務,並營運一條往返本站及溫莎-伊頓中央車站的支線。至於停靠本站的伊利沙伯綫列車則主要往返雷丁車站及倫敦修道院森林車站之間。

歷史

斯勞車站前一景,左方為車站建築。繪於1845年

首段大西部鐵路於1838年6月4日開通,來往倫敦帕丁頓梅登黑德[註 1]之間。當時的列車已經在斯勞停站,但大西部鐵路未有在斯勞建造任何車站建築物──從斯勞出發的乘客需在附近的皇冠旅館(英語:Crown Inn)買票[2]。這是因為授權建造大西部鐵路的法案中包含一項條款,禁止鐵路公司未經伊頓公學校方許可而在其方圓3英里(4.8公里)內建造車站[註 2],然而這條款未有明文禁止列車在該範圍內停車及上落乘客[3]

禁止建造車站的條款被廢除後不久,大西部鐵路在斯勞建造了第一所車站,於1840年6月1日啟用[4][5]。其中一個因本站啟用而首次使用鐵路的人是維多利亞女王:她在1842年從斯勞登上火車前往帕丁頓附近的主教橋英语Bishop's Bridge

雖然斯勞與女王居住的溫莎堡有一定距離,但由於伊頓公學校方長期阻止鐵路延伸至溫莎一帶[註 3],斯勞車站在啟用的最初幾年被定位為皇家車站。這使車站的建築規模比鄰近車站來得豪華宏大,而通往車站的道路也特別寬闊(以便容納女王的車隊及隨行人員)。直到1849年,為了便利女王出行,大西部鐵路才成功抗衡伊頓公學,修建直達溫莎的支線。

斯勞車站在1843年獲安裝電報系統。該系統在1845年成為逮捕一個殺人凶手的關鍵:該年元旦日約翰·塔威爾英语John Tawell在斯勞鹽山英语Salt Hill以摻入氰化氫的啤酒毒殺情婦莎拉·赫特(英語:Sarah Hart)。為了逃避警方追捕,塔威爾在斯勞車站登上前往倫敦的火車,然而當地警方隨即在斯勞車站拍發電報,向帕丁頓站職員告知塔威爾的資料和外貌特徵。結果塔威爾次日在倫敦被捕,並於同年3月被問吊[7]

斯勞車站於1884年9月8日向西遷移約220碼(200米)。新站沿用至今[5]

配合橫貫鐵路(伊莉沙伯線)計劃,該站於2010年代進行一系列改造工程,包括加長2至5號月台的長度以容納12節列車,以及縮短遮雨棚騰出空間配置高架電纜[8][9]

直達倫敦市中心的服務

倫敦大都會鐵路在1863年通車,是世界上首條地鐵。由於該鐵路最初以大西部鐵路的寬軌規格興建,大西部鐵路在其後一段時間開設了直通列車從旗下多個站點來往倫敦市中心,最遠者自溫莎-伊頓中央車站開出,途經斯勞車站[10]。1883年,另一所倫敦地鐵公司大都會區域鐵路英语Metropolitan District Railway也開設從溫莎-伊頓中央車站經斯勞車站及大西部鐵路前往位於倫敦市市長官邸站的長途列車,惟該服務因無利可圖而於兩年後停辦[11][12]

2022年11月6日,伊利沙伯線全線通車,斯勞車站在相隔近140年後再次設有直達倫敦市中心的列車服務[13]

事故

1900年6月16日,一列從柏靈頓開往法爾茅斯碼頭的特快列車穿過兩組危險信號,與一列從柏靈頓開往溫莎的本地列車在車站內相撞。特快列車的司機在到達月台前才注意到信號,他緊急制動並倒車,但未能阻止碰撞。五名本地列車的乘客在事故中喪生。官方調查裁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機的身體狀況不佳,因其年齡(60歲)和疲勞所致;事故發生在下午1點41分,而他當天早上5點就開始工作。特快列車的列車長和司機助理也因未能注意到列車已經通過危險信號而受到批評。這起事故促使大西部鐵路引入自動列車控制系統。

現時車站概況

服務

建築風格

註釋

  1. ^ 實際位於今塔普羅車站英语Taplow railway station附近
  2. ^ 斯勞車站距離伊頓公學約2英里(3.2公里)
  3. ^ 1830年代初的伊頓公學校長約翰·凱特英语John Keate曾宣稱大西部鐵路的建造計劃「干擾學校的紀律、影響學生的學習和娛樂,甚或增加該地區爆發洪水的可能性,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以至危及學生的生命」[6]

參考資料

  1. ^ Padgett, David. Munsey, Myles , 编. Railway Track Diagrams 3: Western & Wales 6th. Frome: Trackmaps. June 2018. map 3C [1989]. ISBN 978-1-9996271-0-2. 
  2. ^ MacDermot, E.T. History of the Great Western Railway, vol. I: 1833–1863. 帕丁頓: 大西部鐵路. 1927: 54–55,57–58,857 (英语). 
  3. ^ MacDermot 1927,第57頁
  4. ^ MacDermot 1927,第58頁
  5. ^ 5.0 5.1 Butt, R.V.J. The Directory of Railway Stations. Yeovil: Patrick Stephens Ltd. 1995: 213. ISBN 1-85260-508-1. R508 (英语). 
  6. ^ When Railways Were New. Mikes.railhistory.railfan.net. [2024-06-21] (英语). 
  7. ^ MacDermot 1927,第619–621頁
  8. ^ Major works for Crossrail project delivered by Network Rail over bank holiday weekend. 英國鐵路網公司. 2016-05-04 [2024-06-24] (英语). 
  9. ^ Crossrail platform extensions - station design case study. Amey plc英语Amey plc. 2021-04-21 [2024-06-24] (英语). 
  10. ^ Jackson, Alan. London's Metropolitan Railway. David & Charles. 1986: 35. ISBN 0-7153-8839-8 (英语). 
  11. ^ Rose, Douglas. The London Underground: A Diagrammatic History 8th. Harrow Weald: Capital Transport. 2007-12-?? [1980]. ISBN 978-1-85414-315-0 (英语). 
  12. ^ Day, John R.; Reed, John. The Story of London's Underground 10th. Harrow: Capital Transport. 2008: 26 [1963]. ISBN 978-1-85414-316-7 (英语). 
  13. ^ Elizabeth line service pattern: Reading station to central London (PDF). Crossrail. July 2017 [2018-08-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1-05) (英语).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