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輔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輔燿(1848年—1916年),湖南湘陰人,字補孝,號幼梅,晚號和定居士中國晚清官吏,通奉大夫按察使銜二品頂戴浙江候补道,浙江錢塘江海塘工程督辦,西冷印社創始人之一。

祖父是兩江總督李星沅、父親是翰林院編修李杭、本生父是李星沅之三子,李桓 (江西布政使),母,大理寺少卿周鳴鸞之女周懋儀,李輔燿生於1848年,道光戊申五月廿九。[1]

沐風栉雨,圓满完成錢塘江工程

李輔燿自幼即聰慧過人,在家庭的影響下,詩書印畫無所不精,十八歲中秀才,二十二歲優貢生,朝考一等十六名,二十八歲鄉試副榜第一名.曾署臨武縣訓導,安仁縣教諭,內閣中書(尊称中翰大人)後改官浙江候補道,因圓滿完工錢塘海塘工程,欽加按察使銜,二品頂戴,誥授通奉大夫.1896年第二次赴浙為官,"權鹽運使一,權杭嘉湖道者三,權寧紹台道者二,榷溫州處鹽厘者三,任省防軍支應局總辦二"(墓誌銘,吴慶坻)。[2]

書生本色,籌創西泠印社

1904 -1905年間,李輔燿在杭州與丁立誠丁仁父子,葉品三,沈景修,許增,王福庵,外孫唐醉石,胡钁,吳待秋,吳石潛,吳小岡,王定叔,鍾越生,陳靜山,季瀛山,日本友人河井仙郎等籌創西冷印社,並將自己的私產小盤谷一地捐贈給西冷印社.現今在西泠印社內還可以模糊地在刻石上看到其次子李庸所書《小盤谷記》。

辛亥革命结束了李輔燿的官宦生涯.他在辛亥除夕一詩中写道:

天宇蕭寥海國寒,驚心已是歲華闌.餘生豈料聞辞詔,后事从今付懶残.酒到杯中都是淚,雪飛窗外不成團.君知今夕為何夕,宣統三年大統完 。 他离开温州到上海住了一年半,其間和清末的遺老们多有往來,包括他少年时期的同窗好友原軍機大臣瞿鴻禨.(見附錄三) 。民國二年四月回到故乡长沙,其間主持了芋園李家五房对魏家山祖產的分家,民国五年七月初四,病逝於長沙芋園水月林故居,享年六十九嵗。

主要著述

《海寧念汛大口門二限三限石塘圖說》[3]

1881年刊刻成書,這是一本關於清末錢塘江海塘工程的全面總結,其歷史價值和水利工程的技術價值都是非常重要的歷史文獻

《玩止水齋遺稿》何維朴署檢,李相鈞,李相綸,李相慈1923 /24年編校刋印成書。[4]

詩作279首,詞作33首,共312首.起自1872年,同治十一年壬甲,終於1915年,民國四年乙卯。

李輔燿生平的重要史料《李輔耀日記》,總計十卷六十二本,自1875年到1916年,包括李輔燿三個不同時期 [5]

1,《燕行紀事》1875,光緒元年乙亥,共一本。

2,《回浙日記》又名《懷懷廬日記》自1896 ,光緒廿一年李輔燿第二次到浙江為官至辛亥革命後寓居上海止,共五十四本(文革中丟失一本,現存五十三本)。 3,《回湘日記》又名《飾待草堂日記》起於1913,民國二年直至其逝世,1916,共八本。

李輔燿生活的年代跨越晚清和民國,日記中記載了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庚子拳亂,兩宮西狩,秋瑾事件,辛亥革命,清帝退位,王闓運赴京修清史,湖南獨立討袁,六君子君憲救國論,袁世凱稱帝及下台…等等重要的歷史史料。

日記中也包括了李輔燿二次宦遊浙江里浙江官場中的好好壞壞,地方政務,各類財稅,水利工程,官民治安,民俗文化,洋務運動,教民衝突,西洋科技,官督民辦,社會動態等諸多方面,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日記中還涵蓋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從用中藥發展到用西藥,從請中醫到請西醫,研究分析西醫的長處,記錄女兒做西醫手術的全過程.長孫李青崖去比利時留學的全部過程,長孫媳吳琴清去上海新式女學堂讀書.日記中居然抄有一頁用中國四位數字編碼發給譚仲麟的電報.在日記中,晚清重臣瞿鴻𧝞,張百熙,譚鍾麟,譚延闓,陸潤庠,崔永安,吳慶坻,文化人許增,王闓運,何維朴,王福庵,唐醉石,丁立誠,楊葆光,王雲,胡钁,許星箕等一再出現在日記中。

人終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煙消雲散,無力回天,痛心疾首,刻骨銘心,但歲月留痕,這不就是晚清士大夫的最真實的寫照嗎?

名門家庭

祖父李星沅(1797 -1851)道光十二年進士,官至兩江總督,太子太保,謚文恭.有《李文恭公全集》

祖母郭潤玉(1797-1839),字昭華,號笙愉,別號壺山女士。湘潭人。嘉慶十九年進士、酃縣知縣郭汪燦女。郭潤玉與其姑祖母郭步蘊、姑母郭友蘭、郭佩蘭,姊姊郭漱玉,皆有詩名,並稱“湘潭郭氏閨秀”著有《簪花閣遺稿》

長姑李楣(1819-1883)適何慶涵(何紹基之長子)有《浣月樓遺詩》二卷

李杭(1821-1848)清 道光廿四年(1844)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著有《小芋香舘詩賦》十二卷

二叔李概(1824-1881)監生

三叔李桓,李輔燿本生父(1827-1792)署江西巡撫,江西布政使.著有《國朝耆獻類徵》 720卷,李桓. 《寶韋齋類稿》. :100卷

七叔李榛(1840-)監生

十叔李梡(1850-1886)縣學附生

弟,李輔焯 (1858-1873)監生 無後,次子李相綸撫

長子李相鈞(1866-1923)監生.江蘇補用知縣

次子李相綸(1888-1959)輔焯嗣子.河南補用知縣.書法家

三子李相慈(1900-1974)主事銜.銀行家

長孫李青崖(1886-1969)相鈞子,監生.1912年畢業於比利時列日大學理工系.翻譯家,有《莫泊桑短篇小說全集》,福樓拜《波華荔夫人傳》,大仲馬《三個火槍手》等

三孫李丹,(1901 -1977)相鈞子.1928年里昂中法大學畢業,主修小提琴兼修法國文學,雲南藝術學院教授.雨果名著《悲慘世界》譯者

孫,李崧峻,(1935-) 相慈五子.青島海洋學院畢業,煙台教育科學研究院退休.家史"長沙芋園翰墨珍聞"[6],"留得春風屬後生"作者

附录一

李輔燿功名,官宦生涯編年史(根据日記,詩集編写)

父,两江总督李星沅之三子署江西巡撫江西布政史李桓,母,大理寺少卿周鳴鸞之女周懋儀.李輔燿生於1848年,道光戊申五月廿九.

由於李星沅長子李杭死時膝下無子,遂將李輔燿過繼給李杭,故為李星沅之長房長孫,且兼祧了一、三兩房

早年1865/1881

1865年,同治四年乙丑四月,稟生

1870年,同治九年庚午八月,優貢

1871年,同治十年辛未春,朝考一等十六名貢生

1871年,同治十年辛未春,奉旨以教職用

1871年,同治十年辛未秋至1872年同治十一年壬申春夏,任臨武縣訓導

1873年,同治十二年癸酉正月至同年夏,任安仁縣教諭

1875年,光緒元年乙亥秋,赴北京恩科鄉試,任內閣中書

1876年,光緒二年丙子八月,鄉試副榜第一

1877年,光緒三年丁丑十二月,由中書改官浙江候補道

1878年,光緒四年戊寅正月,海寧念汎塘工程督辦 1878年,光緒四年戊寅夏,塘成,賞按察使銜二品頂戴

中晚年二出浙江为官1896/1912

1896年,光緒廿二年五月,浙江牙厘局會辦

1896年,光緒廿二年十月廿二日至十二月十五日(共五十三日)署浙江都轉鹽運使司

1897年,光緒廿三年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初六日交卸(共八十日)一署杭嘉湖道

1897年,光緒廿三年十月十九日,奉委扎第一次督辦溫處鹽厘局

1899年,光緒廿五年二月初四委署寧紹台道,赴寧波十五日接印,同年九月十三日交卸

1899年,光緒廿五年十月初三奉委會辦防軍支應局差

1901年,光緒廿七年八月廿七至1902年光緒廿八年七月十五日交卸(共十月又廿日)二署杭嘉湖道

1902年,光緒廿八年八月十五日奉檄仍回防軍局辦差

1906年,光緒卅二年正月廿五日至三月廿日交卸(共四十四日)奉委三署杭嘉湖道

1907年,光緒卅三年九月初八奉委扎第二次督辦溫處鹽厘局

1908年,光緒卅四年七月初九電委二署寧紹台道,八月十一交卸溫州鹽局,九月初一到寧波接印

1909年,宣統元年二月十四,到海塘工程局總辦差

1910年,宣統二年十一月廿五,第三次督辦溫州鹽厘局

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十月交卸溫州鹽局,僑寓滬上

1913年,民國二年四月,回到故鄉長沙 1916年,民國五年七月初四,病逝於長沙芋園.

附录二

李庸《小盘谷记》:

先祖辅堂公(李桓)爱西冷山水之胜,构室孤山,居诗僧笠云,且便游息,名曰《小盘谷》.曲园先生(俞樾,字曲园.红学家俞平伯曾祖)篆《芋禅》字于岩.先本生父幼梅公(李輔燿,号幼梅)开道之江,(之江,特指杭州,李輔燿在此为道台),常携庸(李庸自称)展视,地,层峦湖山,风景瞭然可数,盖胜境也.先本生父既归里,(李辅燿于1913年四月回故里长沙)以道远营辑感不便,会西冷印社邻谷东,(西冷印社在小盘谷东面)社人如叶子品三、王子维季、丁子辅之、吴子石泉,咸金石旧好,乃属一地为一区.于是山光水波,萦映夫谷,若社者将永传于无穷!丁巳春(1917)勒先祖(李桓)遗篆《留雲》于岩侧,顷来瞻望,迹象都非,风树之悲,感幕何已,重虑久且湮也,谨记所自,用昭后人.壬戌夏(1922)湘阴李庸

附录三

一封只有最后一頁的信,瞿鸿禨致李輔燿,1913民国四月初四.(李崧峻家藏)

这封信应该是1913年春瞿鸿𧝞在上海写给李輔燿的.瞿生于1850年,比李輔燿小两岁.17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和李辅燿幼时同窗,终生好友.

瞿于1901年入主军机,1907年下野,辛亥革命后居上海.1918年逝于上海.

此信只有最后一页,信中前半页如下:

"世德馆课卷册(金陵世德堂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最著名的书坊, 有如今日之出版社.有官刻,亦有私刻.世德堂以1592,万历廿年古刻插图版西游记称名於世,如今仅有四部传世,三部在日本,一部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似与古登堡1455年圣经之文物价值不相上下,並驾齐驱.但世德馆课卷册不知是哪一部书)谨以奉到,(瞿收到了李輔燿给他的世德堂馆课卷册)可不再题,容日恭缴.

一山復書呈览,

(一山写字呈给幼梅公看,览字另起一行,是写信人尊重收信人的行文格式,有如今天说一山把某物某书某画送给您过法眼)

渠(他)買文为活,所请固是实情,惟耕田欲雨、刈欲晴、调停甚难得,当将何以处之?"

不知道瞿在说什么?似乎是在婉拒一山托李輔燿所请调停某事.

瞿鸿𧝞是庚子后的能吏,首席军机!慈禧太后一手提拔,十分倚重,什么事会令他何以处之?什么事情摆不平?

信中后半页说:

"僚壻林君季武,文忠公曾孙新自美国回,(林步隨字季武,是林则徐林文忠公的曾孙,也是瞿的僚壻,僚壻:姐妹的丈夫的互称或合称,俗称连襟.)

约廿八日在慎食卫生馆小饮,乞届时移玉共谈".

边上还有一行小字:"阳历初四晚六点钟准入座."

这封信上有两个日期,一为阴历廿八,另一为阳历初四.考中国自民国初年1912年1月1日始用公历,阴历廿八与阳历初四自1912年1月1日共后有三次重合:1913年4月4日和阴历二月廿八;1913年5月4日和阴历三月廿八;1915年12月4日和阴历十月廿八.根据李輔燿日记浙江大学版第九卷第五十四本P557(幼梅公1913年侨寓上海)民国二年四月初四记载:"赴子玖(瞿鸿𧝞字)慎食卫生馆之招· "

"並邀一山、竹湘,更无他客,幸勿却.

幼兄坐下

弟𧝞上言   廿六日"

一山、竹湘是何人亦被並邀?根据日记傅竹湘是瞿的亲戚,在湖南长沙时和郭嵩焘交厚.章一山是瞿的门下之士,名梫(1861 / 1949)光绪三十年进士,学者,教育家,书法家,中国外交家駐美大使章文晋之祖父 在欢迎从美国回来的林季武之小饮中,聊天的话题是什么?世界情、中国情、人间情?

日记里是这样说的:"酒酣相笑,皆不能无颠沛之感."

此时一年前,1912年,李輔燿的长孙李青崖(1886 /1969)已经从比利时列日大学学成归来了.

关于慎食卫生馆,

1910年3月,68岁的伍廷芳卸任清朝驻美大使,同年8月寓居上海。2个月后,他与李石曾、朱少屏等人创办慎食卫生会,以自身的社会名望推广新式饮食和卫生理念,慎食卫生会提倡素食,开办了素食馆.

中华医史杂志/2020."慎食卫生会研究"林㬢,李永辰

李石曾和伍廷芳于1910年在上海推动设立“慎食卫生会”.两人撰写了章程,发表在医学杂志上:“本会特别研究于代肉物料,选备颇多……并应特设一食品售卖处,改良烹饪,俾戒肉者渐入佳境而无所苦……”.有关这时期的素食推广活动与经历, 资料并不多, 目前只知道当年他们两人将改良食物之所暂设“法界密采里”,是一间法国旅馆, 一个“摩登”的地点,那里还售卖不含酒精的葡萄酒.

以上資料來自文汇网 2019-05-14

作者:梁其姿(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博士,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人社中心合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历史讲座教授)

瞿鴻禨一生没有任何不良的习惯,他与一般的高官有两点不同,一是不娶姨太太,二是不抽鸦片.瞿鴻禨连旱烟和水烟都从来不抽.瞿鴻禨平时以素食为主,可能是受自己母亲的影响,从六岁开始就不吃兽肉,至多喝些鸡汤.慈禧太后也知道他的这个习惯,所以每次“赏饭”时总叫人为他另外准备几个素菜.

摘自"瞿鸿禨晚年在上海"

《上海滩》2000年10月号    瞿泽方

李輔燿日记里对这顿素食评价如下:

(慎食卫生馆)此为伍廷芳所开,专素食,亦上海特色.然十餚只一味,有如嚼蜡.仿作鸡鸭等形式,则逼肖,妇人孺子尝乐.近之子玖固不肉食者,故有取于此.

李輔燿日记,第九卷,P.558

参考资料

  1. ^ 《湖南省汩羅市高華沖李氏譜》. 五修家譜編輯委員會
  2. ^ 吴慶坻. 《通奉大夫二品頂帶浙江候補道李君墓誌銘》
  3. ^ 李輔耀. 《海宁念汛大口门二限三限石塘图说》
  4. ^ 李輔耀. 《玩⽌水齋遺稿》
  5. ^ 李輔耀. 《李輔耀日記》.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4-10
  6. ^ 李崧峻. 《長沙芋園翰墨珍聞》. 作家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