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林義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義和(1909年10月1日—1941年9月8日),福建南竿塘人,民國初年地方勢力[1]

生平

早年生涯

清光緒29年(1909年),林義和於生於福建省南竿塘西尾村(今連江縣南竿鄉四維村),乳名「利利」,鄉人暱稱「乞食仔利」,祖籍福建省長樂縣金峰鎮錦鳳鄉。年少時秉性活潑好動,好賭成性,僅略識幾個文字。14歲時開始學習近海漁業,由於體型瘦高,動作靈敏,16歲就能獨當一面。後來遭鐵板村陳姓兄弟誣陷與欺負,憤而棄漁從商。在父親資助下,林義和購置二手中型木質帆船一艘,以福建平潭做為主要經商港口,從事貨物運輸。後來事業規模逐漸擴大,貨船遍及福州、連江、長樂、福清等福建沿海港口。[1]

1937年9月,日軍控制閩江口海域,洗劫沿海船隻,馬祖列島形同無政府狀態。某次,日軍攔截了兩艘載滿貨物的貨船,停泊於南竿塘馬祖澳多日,林義和覬覦船上貨物,在偵查後便率眾在夜間搬走貴重貨物。[1]

割據勢力

1938年4月26日晚上,依附日軍的海盜吳依恪,率領二十餘人襲擊北竿塘(今北竿島)。竿塘聯保主任王宣猷拒絕交出槍械和文件,遭槍殺殉職。此後吳依恪便仗勢欺壓南北竿塘鄉民。在洗劫西尾村期間,對林義和妻子朱氏進行刑求,逼迫交出財物。保長翁成燦陳郡利都攜眷逃往筱埕鎮,請求連江縣政府追剿吳依恪。縣長莫潤薰在取得省主席陳儀同意後,由林義和組織敢死隊數十人,潛回南竿。6月中旬,林義和率眾擒獲吳依恪,押送縣城,6月19日斬首示眾。縣政府對有功人員發給獎金1,700元,並委任林義和為縣府探警,負責海上緝私。[1]

然而之後緝私過程,隊員侵吞部分緝獲的一批煙土,遭到縣府追查。林義和遭到逮捕並解職,親友籌措鉅款,賄賂官員,才獲得釋放。遭到解職後,林義和開始自組地方武力,趁福澳村謝神演戲,與曹常霖等十餘人,襲擊竿塘鄉公所,洗劫槍枝彈藥。後來又前往大陸劫持千噸鐵殼貨船「智多號」,從此武裝勢力迅速擴展,成為閩江口和馬祖列島的割據勢力。[1][2]

投靠日軍期間

1939年,林義和依附日軍,擔任日本傀儡政權「福建和平救國軍」第二集團軍第一路軍司令,收編海盜林震為獨立支隊,盤據白犬島,計約500餘人(今連江省莒光鄉[1][3]。和平救國軍在海上及沿海一帶大肆劫掠,各集團軍之間各自擴張勢力,互相傾軋。中華民國的軍統特務也派出多名特工人員下海,爭奪勢力範圍。

1940年初福建和平救國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余宏清於南竿塘陣亡,副司令王福民接任,但由林義和實際掌權。林義和回到南竿塘後,重整舊部,招兵買馬。鼎盛時期部眾高達三千餘人,船舶數十艘,向沿海船隻收取保護費(「做餉」)[1]。此時,第一集團軍的張逸舟已實際上已被軍統所控制,但此時張的實力還沒有林義和強大,因而利用日本設在廈門的興亞院勢力,於1940年底吞併第三集團軍,造成與林義和勢均力敵局面[3]。1940年8月27日,林震與軍統王調勳、鄭德民等搭上關係,對林義和分贓不均甚為不滿,想自立門戶,派陳依發200餘人率部眾偷襲芙蓉澳司令部,林義和跳窗脫逃,把財物洗劫一空[3]。後來經興亞院調停,林震將責任全部推給陳依發,把陳依發做為代罪羔羊槍決[1]。但此時林震實際已投入張逸舟懷抱,使義和實力有所削弱。張逸舟利用日軍和軍統勢力,常派特務探知林義和內情,並從中策反,以便徹底吞併之。林義和得知張逸舟與興亞院及軍統關係密切,深感受制嚴重[3]

1941年8月初,林義和透過竿塘鄉長翁成燦等人連絡連江縣長謝真,希望重新投靠中華民國政府。9月28日,中華民國收復連江縣後,謝真於當日在筱埕海潮寺與林義和會晤。林義和自稱因自己身處日本海軍勢力範圍之內,才接受軍職,自稱對日軍殘暴行為深為痛恨,請求中國政府予以諒解。謝真則要求林義和完成「獻敵人首級」和「奪取川石島」等數項要求,但林義和都無力達成。因此中國政府對於林義和始終抱持懷疑態度[1][3]

但由於投靠中國的消息走漏,1942年4月初,林義和被召到興亞院質問,日軍一方面斥責林氏說如果投靠中國,就派軍艦殲滅,一方面拉攏說日軍將於不久後將大舉進攻,需要他繼續執行任務,若違抗則將其殲滅[1]。4月10日,日軍派艦把林送回南竿塘,隨派8名特工監視。林義和回南竿後情緒低落,尋找退路。翌日乘船到東沖嵛山,與其下屬蔡功商議,在東沖設辦事處勒收稅款,並委蔡為辦事處主任,預作準備。[3]

另一方面,張逸舟得知林義和在廈門被日軍斥責後,4月17日,派林震、鄭德明、林滄圃等率1,000多人包圍東引,殲滅第二集團軍第三路軍李輝部隊,使得林義和失去羽翼。7月初,林義和把主力逐步從南竿塘向霞浦東沖一帶轉移。8月7日,霞浦縣長莊臬坤電告第三戰區,林義和即將前往東沖投誠的事情,然而中國政府始終沒有回應[1]

9月6日,日軍一艘砲艇駛抵南竿塘芙蓉澳,邀請正副令司登艇會面,林義和率王福民、盧演昆、翁慶生等人赴約,登船時,隨行護衛被擋駕,4人登船後,立刻被扣押。砲艇出港,日軍將四人交給等候於港外的張逸舟所屬輪船「共存丸」號。當天,張逸舟率部登岸突襲,林義和部眾1,800人被俘,砲隊、機槍等重武器及步槍646枝,全部遭繳械。9月8日,張逸舟幹部黃玉樹、鄭德明與林滄圃等三人,在「共存丸」號輪船密商,決定以鐵板綑綁林義和,投沉於南北竿之間的進嶼海域,得年僅34歲[1]

史蹟

1941年,林義和回到南竿塘期間,在南竿塘芙蓉澳為中心,大興土木,至今芙蓉澳的司令部舊址仍在[1]

於鐵板造了一口井,讓當地居民每天都有水可以喝

家庭

林義和娶有四妻,與第二任妻子朱氏生育一女一子,兒子早夭[1]

  • 女兒林好音:曾任多屆婦女會理事長及縣政諮詢代表
  • 女婿黃星華:曾任東引鄉長、縣府建設科長及漁會總幹事

參考文獻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連江縣志/人物志. gov.matsu.idv.tw. [2020-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09). 
  2. ^ 趙莒玲. 「抗日英雄」林義和豪氣干雲. 台灣開發故事—離島地區. 小魯文化. 2011. ISBN 9789574902903. 
  3. ^ 3.0 3.1 3.2 3.3 3.4 3.5 馬祖通訊周刊. 竿塘梟雄林義和. 馬祖通訊. 2004年,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