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泰夏
个人资料 | |
---|---|
国籍 | 大韓帝國(1906年—1910年) 大日本帝国(1910年—1945年) 大韩民国(1948年—1971年) |
出生 | 大韓帝國忠清北道忠州郡[1] | 1906年6月2日
逝世 | 1971年10月10日 | (65歲)
身高 | 1.65米(5英尺5英寸) |
体重 | 54公斤(119磅) |
运动 | |
国家/地区 | 日本 |
运动 | 田径 |
项目 | 马拉松 |
2:35:12(1932年) | |
成绩与头衔 |
權泰夏(朝鮮語:권태하/權泰夏 Gwon Tae-ha;日语:権 泰夏〔權 泰夏〕/ごん たいか Gon Taika;1906年6月2日—1971年10月10日)是來自朝鮮半島的田径運動員,代表日本參與193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男子馬拉松比賽。
經歷
來自忠清道清州[2]。家境富裕,在京城府(現大韩民国首爾特別市)就讀徽文高等普通學校(相當於日本內地的中學校)中退,前往內地的立命館中學校留學,畢業後就讀明治大學法學部[2]。大學時代自1927年每年參與箱根驛傳。1928、1930年分別跑出4、7區的區間新記錄,獲區間賞。此外還參與橄欖球運動[3]。
1932年畢業後回到京城府,在田徑名校養正高等普通學校訓練、生活[3]。在同年5月8日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馬拉松朝鮮預選會以2時35分12秒優勝[3],5月25日的東京最終預選以2時36分50秒的記錄優勝[4],當選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權泰夏與最終預選第2名的金恩培、拳擊代表黃乙秀是最早參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朝鮮民族選手[5]。
到了8月奧林匹克運動會正式比賽,權泰夏在酷暑中獲第9名[5]。跑回終點的洛杉磯紀念體育場時體力耗盡,終點前10公尺左右處無法動彈[5]。在觀眾聲援下,他在衝過來幫忙的工作人員面前強撐著開始走向終點,到達時便倒下,被擔架擡走[5]。這樣到達終點的模樣給觀眾強烈印象,當地媒體的報導比一同參賽的津田晴一郎與金恩培還多[5]。大日本體育協會賽後刊行的《第十回奧林匹克大會報告》(第十回オリンピック大会報告)特別用一頁刊載這個模樣,寫道「尤其是終點前那一幕,簡直有胸口被擠壓的感覺,起身的力氣都沒有,只是茫然」[5]。
逗留美國期間,權泰夏與同賽的津田晴一郎發生矛盾[2]。兼任教練的津田晴一郎讓其他兩人跟在自己後面[2]。但正式比賽時,權泰夏與金恩培並未遵從,打亂了津田晴一郎預想的步調,津田晴一郎以未取得預期成績而批評兩人[2]。對此,權泰夏強烈反抗,拒絕與津田晴一郎同船歸國。就這樣,他在體育強校南加州大学留學,專攻體育學[2]。
留學時,權泰夏得知故土的田徑消息,1933年向養正高等普通學校陸上(田徑)部寫信推薦同就讀該校的孫基禎為「下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候補」[6]。孫基禎後來說這封信是參與馬拉松的重要原因[6]。孫基禎與南昇龙當選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後,權泰夏向朝鮮的報社投稿,稱要取勝就應把津田晴一郎教練換掉,又將同主旨的信寄給織田幹雄、孫基禎、南昇龍[7]。孫基禎、南昇龍也質疑津田晴一郎,最終津田晴一郎辭任教練[8][註 1]。孫基禎、南昇龍在193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田徑男子馬拉松比賽分別獲金牌、銅牌[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後在大韓民國居住。脫離日本統治後,與金恩培、孫基禎、南昇龍一同組建朝鮮馬拉松普及會(後因朝鲜战争解散),任會長[12]。1961年任大韓陸上競技聯盟會長[1]。
註釋
參考文獻
引用
- ^ 1.0 1.1 권태하(權泰夏). 韓國民族文化大百科事典. [2022-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 ^ 2.0 2.1 2.2 2.3 2.4 2.5 鎌田忠良 1988,第220—221頁.
- ^ 3.0 3.1 3.2 鎌田忠良 1988,第222頁.
- ^ 鎌田忠良 1988,第147—149頁.
- ^ 5.0 5.1 5.2 5.3 5.4 5.5 鎌田忠良 1988,第82—84頁.
- ^ 6.0 6.1 鎌田忠良 1988,第163—164頁.
- ^ 鎌田忠良 1988,第225—226頁.
- ^ 鎌田忠良 1988,第226—228頁.
- ^ 鎌田忠良 1988,第507頁.
- ^ 大日本體育協會. 第11回オリンピック大会報告書. 1937: 41.
- ^ Marathon, Men. Olympedia. [202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25).
- ^ 鎌田忠良 1988,第478、485頁.
來源
- 鎌田忠良. 日章旗とマラソン ベルリン・オリンピックの孫基禎. 講談社文庫. 讲谈社. 1988. ISBN 4-06-18426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