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黃鵪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臺灣黃鵪菜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类植物 Asterids
目: 菊目 Asterales
科: 菊科 Asteraceae
属: 黄鹌菜属 Youngia
种:
黃鵪菜 Y. japonica
亚种:
臺灣黃鵪菜 Y. j. subsp. formosana
三名法
Youngia japonica subsp. formosana
(Hayata) Kitam.日语北村四郎
異名

Crepis formosana Hayata

臺灣黃鵪菜學名Youngia japonica subsp. formosana (Hayata) Kitam.)為菊科東亞廣布種黃鵪菜(學名:Y. japonica (L.) DC.)於臺灣的特有亞種,與臺灣另一特有亞種山間黃鵪菜(學名:Y. japonica subsp. monticola K. Nakam. & C.-I Peng)曾相互混淆。其採集紀錄雖可追溯至1906年,分類地位卻直至2012年才漸趨明朗。現已知侷限分布高雄壽山西海岸、旗後山屏東琉球嶼等地,一般生長在臨海珊瑚礁石灰岩上,與其他亞種之間的明顯差異包括較嬌小的植株、較厚且帶天鵝絨質感的葉片、呈紅棕色的瘦果等。《2017年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將其受脅等級評定為「暫無危機」(Least Concern, LC)。

形態

蓮座狀小草本,植株高度約7公分。葉匙狀線形或略呈琴狀,長約7公分、寬約2公分,葉柄尚稱明顯;葉下表面密布粗短毛,觸感如天鵝絨;葉尖一般圓鈍,葉緣琴狀羽裂,越靠近葉尖的羽裂片尺寸越大,羽裂片邊緣帶不規則淺鋸齒,鋸齒前緣常具短凸尖。頭狀花序黃色,僅由舌狀花構成,總狀著生於花序軸上。成熟瘦果呈紅棕色,紡錘形至卵形,長約2.3公釐、寬約0.7公釐,整體略作彎曲、壓扁狀,表面可見多道縱向稜脊,底部平截或圓鈍,先端緊縮成喙狀,頂生白色冠毛,冠毛長度約2公釐[1]

分布與棲地

臺灣特有,侷限分布南臺灣高雄壽山西海岸、旗後山屏東琉球嶼等地,一般生長在臨海珊瑚礁石灰岩上,所處環境終年日照強烈[1][2][3]

分類

早期分類

本種最初由早田文藏於1911年引證川上瀧彌、中原源治於1906年採自打狗(現今高雄)的標本發表新種(模式標本現典藏於日本東京大學植物標本館),當時被歸入還陽參屬(學名:Crepis L.[3],使用學名Crepis formosana Hayata,並描述其形態近似Crepis japonica(現為Y. japonica japonica同物異名),唯本種葉片具備獨特的天鵝絨質感(原文:Near C. japonica BENTH., from which the present plant differs in having velvety leaves.)[1]。該學名隨後於1933年、1936年、1937年、1938年陸續被降階做種下分類群,或改列入黃鵪菜屬(學名:Youngia Cass.[3]。1998年《臺灣植物誌第二版》出版時,菊科主編彭鏡毅、鍾國芳、李惠林採納北村四郎日语北村四郎於1937年的分類觀點,視本種為東亞廣布種黃鵪菜(學名:Y. japonica (L.) DC.)於臺灣的特有亞種,使用學名Y. japonica subsp. formosana (Hayata) Kitam.,並描述本種普遍分布本島海拔1500至2500公尺山區[4]。值得注意的是,《臺灣植物誌第二版》對本種地理分布之描述與早田文藏已有明顯差異,故臺灣植物學者曾有段時間認為Y. japonica subsp. formosana (Hayata) Kitam.為主要分布本島中海拔山區的特有亞種[3]

再發現與重新分類

約莫2010年或更早,靜宜大學陳玉峰教授等人探查高雄壽山西海岸期間,發現該地珊瑚礁岩上生長著一種形態特殊、疑似從未被正式描述的黃鵪菜屬植物[5]。隨後經中研院彭鏡毅教授團隊取樣研究,2012年完成對臺灣所有黃鵪菜屬植物的分子親緣分析,確認該不知名黃鵪菜與黃鵪菜(學名:Y. japonica (L.) DC.)關係緊密,應為其亞種,與指名亞種之間的分化事件可能源自更新世晚期或更為晚近[2]。彭教授團隊於該過程重新檢視臺灣所有黃鵪菜屬植物模式標本,進而發現《臺灣植物誌第二版》所稱Y. japonica subsp. formosana (Hayata) Kitam.早田文藏於1911年發表的C. formosana Hayata並非相同植物,前者特產本島中海拔山區、植株體型較大、葉質地光滑,後者侷限分布南臺灣珊瑚礁海岸、植株體型較小、葉帶天鵝絨質感[3]。基於命名法規裡的優先原則,臺灣黃鵪菜(Y. japonica subsp. formosana (Hayata) Kitam.)一名被保留給後者,即早田曾於1911年描述的植物,前者則改稱山間黃鵪菜(Y. japonica subsp. monticola K. Nakam. & C.-I Peng[3]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Hayata, B. Materials for a flora of Formosa. Journal of the College of Science (Imperial University of Tokyo). 1911, 30: 163. 
  2. ^ 2.0 2.1 Nakamura, K.; Chung, K.-F.; Huang, C.-J.; Kono, Y.; Kokubugata, G.; Peng, C.-I. Extreme habitats that emerged in the Pleistocene triggered divergence of weedy Youngia (Asteraceae) in Taiwan.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2, 63 (2): 486-499. 
  3. ^ 3.0 3.1 3.2 3.3 3.4 3.5 Nakamura, K.; Kono, Y.; Huang, Jr. C.; K.-F., Chung; Peng, C.-I. Correction of confusions regarding the identity and synonymy of Youngia (Asteraceae: Tribe Cichorieae) in Taiwan. Systematic Botany. 2013, 38 (2): 507-516. 
  4. ^ Peng, C.-I; Chung, K.-F.; Li, H.-L. Youngia Cass. in Flora of Taiwan ed. 2. vol. 4. Taipei, Taiwan: Botany Department,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98: 1098–1101. 
  5. ^ 賴宛靖. 生態祕境 自然恩典 - 走訪高雄壽山。. 2010-06 [2023-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