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冷戰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拉伯冷戰
冷戰的一部分
日期1952年埃及阿拉伯革命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
地点
结果
参战方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阿拉伯聯邦共和國
阿拉伯伊斯蘭共和國


阿拉伯合眾國 (1958–1961)


 阿拉伯聯邦 (1958)


指挥官与领导者

阿拉伯冷戰阿拉伯語الحرب العربية الباردو‎)是阿拉伯世界從1950年代初期到1970年代後期作為冷戰的衍生之政治競爭時期。普遍接受的阿拉伯冷戰開端是1952年的埃及革命,這場革命最終使賈邁勒·阿卜杜勒·納賽爾·海珊 於1956年成為埃及總統。此後新成立的埃及阿拉伯共和國是一個世俗民族主義國家, 與主要由沙特阿拉伯領導的保守傳統主義阿拉伯君主制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激烈政治競爭。這一競爭和衝突時期的大致終點通常被認為是1979年的伊朗革命,最終使大阿亞圖拉何梅尼成為伊朗神權政府的領導人。此後阿拉伯與伊朗緊張局勢的關係使阿拉伯內部的衝突黯然失色。

納賽爾推行世俗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社會主義,以應對伊斯蘭主義阿拉伯君主制食利主義,及他們認為西方干涉阿拉伯世界的同謀。在1948 年至1949 年的巴勒斯坦戰爭中,78% 的前巴勒斯坦託管地被新宣布建立的以色列國奪走後,他認為埃及巴勒斯坦解放重要的捍衛者。繼埃及在1956 年的蘇伊士危機中取得政治勝利之後,在阿拉伯世界被稱為三方侵略,納賽爾與他相關的意識形態迅速獲得了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支持,從東部的伊拉克到西部被法國占領的阿爾及利亞。許多阿拉伯國家,特別是伊拉克北也門利比亞經歷了保守政權的倒台,取而代之的是革命共和政府,而西方殖民下的阿拉伯國家,主要為阿爾及利亞南也門,爆發大規模的民族主義起義。與此同時,已經堅定的阿拉伯民族主義國家敘利亞埃及聯合成立了短暫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其他一些國家也曾嘗試以各種形式聯合阿拉伯國家,但最終都失敗了。

而君主制國家,即沙特阿拉伯約旦摩洛哥關係靠得更近了,因為它們試圖通過各種直接和間接的方式來對抗埃及的影響。尤其是沙特阿拉伯約旦,由於各自王朝的競爭主張而一直是競爭對手,在北也門內戰中密切合作以支持保皇派,這場內戰已成為埃及沙特阿拉伯之間的代理人戰爭1962年成立阿拉伯納賽爾也門共和國

「阿拉伯冷戰」一詞由美國中東研究學者和政治學家馬爾科姆·H·克爾 (英語:Malcolm H. Kerr)在他1965 年出版的同名著作及後續創造的版本中提過[1]。儘管有提出,但阿拉伯冷戰並不是資本主義共產主義兩大經濟體系之間的衝突。事實上,除了南也門的社會主義政府外,所有阿拉伯政府都明確表明反對共產主義,並將共產主義者在其領土內的活動定為違法。此外阿拉伯國家從未尋求加入相互競爭的北約軍事聯盟華沙條約組織,幾乎所有阿拉伯國家都是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將阿拉伯冷戰與美蘇之間更廣泛的全球對抗聯繫起來的是不對的,美國支持保守的沙特阿拉伯領導的君主制國家,而蘇聯支持埃及領導的阿拉伯社會主義共和國,儘管他們鎮壓國內的阿拉伯共產主義運動。與此同時阿拉伯革命民族主義共和主義國家支持阿拉伯世界以外的反美反西方反帝國主義反殖民主義革命運動,例如古巴革命,以及由阿拉伯君主與穆斯林主導地位的保守國家政府支持的巴基斯坦

1970年代後期,由於多種因素,阿拉伯冷戰被認為已結束。以色列國在1967年的六日戰爭中取得的絕對勝利大大削弱了埃及和納賽爾的軍事實力。儘管後來由納賽爾和沙特阿拉伯國王費薩爾·阿勒沙特促成的北也門內戰是埃及支持的也門共和黨人的勝利,但埃及與沙特阿拉伯之間的激烈競爭卻急劇消退,因為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埃及努力解放現在被以色列佔領的埃及領土。1970 年納賽爾去世後,安瓦爾·薩達特擔任總統,開啟薩達特時代,薩達特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事務中,都從根本上背離了納賽爾的革命綱領。特別是薩達特尋求與費薩爾國王領導下的沙特阿拉伯建立密切的戰略合作關係,成為了一個埃及在1973 年十月戰爭第一階段取得成功至關重要的關鍵。利用這些初步的成功,薩達特實施了背離納賽爾主義的政策,放棄了埃及​​與蘇聯建立的密切關係,轉而建立有利於美國的戰略夥伴關係,並通過與以色列國的和平談判實現和平的1978 年,以換取所有以色列軍隊和埃及領土上的定居者撤離。薩達特的和平條約不僅疏遠了納賽爾主義者和其他世俗的阿拉伯民族主義者,甚至激怒了伊斯蘭主義者,他們譴責薩達特是叛教者。埃及被暫停阿拉伯國家聯盟會籍,在該地區幾乎處於孤立狀態,而伊斯蘭主義越來越受歡迎,最終在1979 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中達到頂峰,該革命使什葉派伊朗成為地區大國,誓言要推翻以遜尼派為主的阿拉伯國家政府。隨著伊朗-伊拉克戰爭的爆發預示著 1980 年代的開始,薩達特領導下的埃及雖然仍被阿拉伯國家聯盟暫停會籍,但與沙特阿拉伯共同支持遜尼派領導的伊拉克反對什葉派伊朗。與此同時,該地區其他地方,尤其是黎巴嫩的遜尼派-什葉派衝突,呈現出了什葉派和遜尼派穆斯林地區大國之間新的代理人衝突的特徵。

背景

在此期間阿拉伯國家的歷史差異很大。1956年蘇伊士危機爆發,阿拉伯國家中只有埃及敘利亞黎巴嫩突尼西亞蘇丹共和國;在某種程度上,所有阿拉伯國家都讚同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意識形態,或者至少口頭上支持它。約旦伊拉克都是哈希姆家族君主制國家;摩洛哥利比亞沙特阿拉伯北也門都有獨立的王朝;阿爾及利亞南也門阿曼和戰亂的國阿拉伯國家仍然處於法國殖民或英國占領的統治之下。直到 1960 年,伊拉克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北也門出現了共和政府阿拉伯民族主義運動,而黎巴嫩在政府內部與美國結盟的派系與政府內部與蘇聯和埃及結盟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派系之間發生了近乎內戰的武裝衝突。

阿拉伯冷戰時期的衝突

1950 年代

1960 年代

1970 年代

1980 年代

1990 年代

參見

參考文獻

1.馬爾科姆·H·克爾 (Malcolm H. Kerr) 的著作

  • 阿拉伯冷戰,1958-1964:政治意識形態研究。倫敦:Chattam House 叢書,牛津大學出版社,1965 年。
  • 阿拉伯冷戰,1958–1967:政治意識形態研究,1967 年
  • 阿拉伯冷戰:Gamal 'Abd al-Nasir 和他的對手,1958-1970,第 3 版。倫敦:牛津大學出版社,1971 年。

2.Jonathan Chin、Lo Tien-pin 和(2019 年 1 月 29 日)。“空軍突出了北也門的秘密行動”。台北時報網。台北時報.2019 年7 月 21 日檢索。

3. Hoagl, Jim(1979 年 5 月 28 日)。“北葉門僱用台灣人駕駛美國噴氣式飛機”。華盛頓郵報。華盛頓郵報。2019 年7 月 21 日檢索。

4.「在台灣服役的諾斯羅普 F-5E/F」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www.joebaugher.com。joebaugher.com 。2019 年7 月 21 日檢索。

  1. ^ 阿拉伯冷戰:Gamal 'Abd al-Nasir 和他的對手,1958-1970,第 3 版。倫敦:牛津大學出版社,1971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