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
霍亂(英語:Cholera),又稱虎疫、霍痢拉、虎列拉、虎列剌等[1],是由霍亂弧菌的某些致病株感染小腸而導致的急性腹瀉疾病[2]。症狀可能相當輕微,也可能相當嚴重[3]。典型症狀為連續數日嚴重水瀉[4]。可能合併有嘔吐、肌肉抽搐的現象[3] 。霍亂所導致的嚴重腹瀉可能造成脫水、電解質失衡甚至死亡[4],或導致眼窩凹陷、皮膚濕冷且缺乏彈性,以及手腳出現皺紋等[5]。脫水可能導致皮膚發紺[6]。一般是在接觸病原體後立即會發病[3]。
历史
關於霍亂的歷史描述最早於西元前五世紀在梵语被發現[5]。1854年,意大利解剖学家菲利波·帕西尼首次分离了霍乱弧菌[7]。而英国医生約翰·斯諾在1849到1854年間對霍亂的研究成就了流行病學領域很顯著的進步[5][8]。1883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羅伯特·柯霍再度发现霍乱弧菌,使该病菌广为人知[7][9]。
中医学稱霍亂導致的脫水徵象為癟螺痧。台灣話部分使用者沿用日語「コレラ(虎烈剌)」,唸作khoo-lé-lah。
致病机制
霍亂是由多種霍亂弧菌引起,各個菌種的致病力不同:一些菌種可能會導致更為嚴重的病症[4]。霍亂弧菌最主要通過被含有該細菌的人類糞便污染的水或食物傳播[10],未經徹底烹飪的海鮮也是一個常見的傳播途徑。霍亂弧菌僅會對人類造成影響。感染霍亂的風險因子包括衛生條件不佳、飲用水不潔、以及貧困。一些學者表示海平面上升可能利於霍亂的傳播。糞便培養至今仍為診斷霍亂的黃金標準[4]。雖然市面上有供快速檢測霍亂的試紙條,但其準確性不佳[11]。
1854年宽街霍乱爆发事件中,英国医生约翰·斯诺首次探明霍乱的致病途径,被誉为“流行病学之父”[12][13]。
预防及治疗
預防霍亂的方法包括使用更有效的消毒方法與提供潔淨的用水[5]。1893年,沃尔德玛·哈夫金发明首支霍乱疫苗,并在印度加尔各答地区成功试行了大规模接种[14]。口服的霍亂疫苗約可有半年的免疫力,更有能預防由大腸桿菌所導致的其他不同種腹瀉情況。
優先考慮的治療方法當屬口服點滴,也就是用電解質來補充流失的體液。口服補充溶液是最常被使用的[4] ,針對幼童霍亂患者,會考慮補充鋅[15]。在部分病例裡,有時會需要加入靜脈注射的治療,像是施打乳酸鈉林格注射液,而抗生素對患者也有些許助益 ,前提是要先一步進行測試,以了解哪種抗生素能有效的對抗霍亂弧菌[3]。
流行病学
霍亂估計影響全球三百萬至五百萬人並在2010年內造成100,000-130,000人死亡[4][16]。儘管霍亂常被分類為瘟疫,但它在已開發國家是少見的,病原體通常是來自境外歸國或外籍旅客,儿童是最易被感染的人群[4][17]。霍亂可能以流行病或地區流行病出現。持續增加霍亂風險的區域包含非洲與東南亞,雖然被感染後的死亡風險通常小於5%,但對沒有渠道接受治療的族群,死亡率可能高達50%[4]。
史上大流行
19世紀以前霍亂發生局限於印度次大陸及周邊地區,19世紀以後由於國際貿易與交通的發展傳播到印度以外的地區,過去200年以來共發生過七次全球性大流行。
- 第一次大流行(1817年–1824年)首先被控制在印度次大陆,在孟加拉大规模爆发。到1820年,传播遍及印度。在被消灭前,它传播到了中国和里海。[18][19]
- 第二次大流行(1829年–1837年)在1832年蔓延至欧洲、伦敦,同年又蔓延至安大略、加拿大和纽约,在1834年又发展到北美的太平洋海岸。[18][19](見大惡臭)
- 第三次大流行(1846年–1860年)主要影响了俄罗斯,造成了超过100万人的死亡。[20][21][22]
- 第四次大流行(1863年–1875年)传播到了大部分欧洲及非洲区域,中国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也有大规模霍乱疫情爆发。[20][21]
- 第五次大流行(1881年–1896年),霍乱污染德国汉堡自来水,以致8606人死亡。[23]
- 第六次大流行(1899年–1923年)由于公共衛生的进步,只对欧洲造成很小的影响,印度有超过80万人死亡,清朝末年、中华民国时期亦有大规模疫情爆发。[20][21][24]
- 第七次大流行(1961年–至今)被称作埃尔托,1961年起始于印尼,1963年传染到孟加拉,1964年传染到印度,并于1966年传播到苏联。[21][25][26]
近期爆发
霍亂是經由被汙染的水源傳播,在改善公共衛生與汙水處理後,基本上已經從已開發國家絕跡。近期的疫情爆發包括:
- 津巴布韋於2008年8月份起爆發霍亂(津巴布韦霍乱),並在全國蔓延。[27]據無國界醫生估計,疫情可能最快要到2009年3月雨季過後才會受到控制。[28]
- 海地共和國於2010年10月中旬發生霍亂大流行,到11月26日止全國已有6萬多人感染,1600多人死亡[29]。到12月26日統計已有15萬人感染,3333人死亡[30]。截至2012年1月,已造成7000人死亡,52万人感染,平均每天新增200名患者。[31]
- 也门于2017年爆发霍乱疫情,700余万人受到疫情威胁。[32]
参见
參考文獻
- ^ 虎列拉.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023-10-11] (中文(臺灣)).
霍亂的別名。為英語cholera的音譯。也譯作「虎列剌」、「虎烈拉」、「虎烈剌」。
- ^ Finkelstein, Richard. Medical microbiology. [14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 ^ 3.0 3.1 3.2 3.3 Cholera - Vibrio cholerae infection Information for Public Health & Medical Professionals. cdc.gov. January 6, 2015 [17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20).
- ^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Cholera vaccines: WHO position paper. (PDF). Weekly epidemiological record. March 26, 2010, 13 (85): 117–128 [2016-08-26]. PMID 2034954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4-13).
- ^ 5.0 5.1 5.2 5.3 Harris, Jason B.; LaRocque, Regina C.; Qadri, Firdausi; Ryan, Edward T.; Calderwood, Stephen B. Cholera. The Lancet. 2012-06-30, 379 (9835) [2022-07-28]. ISSN 0140-6736. PMC 3761070 . PMID 22748592. doi:10.1016/S0140-6736(12)60436-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1) (英语).
- ^ Bailey, Diane. Cholera 1st. New York: Rosen Pub. 2011: 7 [2016-08-26]. ISBN 97814358943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 ^ 7.0 7.1 Who first discovered cholera?.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2021-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7) (英语).
- ^ Timmreck, Thomas C. An introduction to epidemiology 3. Sudbury, Mass.: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2002: 77 [2016-08-26]. ISBN 978076370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 ^ Lippi, D.; Gotuzzo, E. The greatest steps towards the discovery of Vibrio cholerae.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2014-03, 20 (3) [2022-07-28]. doi:10.1111/1469-0691.123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8) (英语).
- ^ Sources of Infection & Risk Factors. cdc.gov. November 7, 2014 [17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2).
- ^ Diagnosis and Detection. cdc.gov. February 10, 2015 [17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5).
- ^ Principles of Epidemiology | Lesson 1 - Section 2. 美国疾控中心(CDC). 2020-05-11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美国英语).
- ^ Father of Modern Epidemiology.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202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8) (英语).
- ^ Joel Gunter,Vikas Pandey. 沃尔德玛·哈夫金:被世界遗忘的疫苗先驱. 英国广播公司(BBC). 中国医疗. 2020-12-11 [202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中文).
- ^ Cholera - Vibrio cholerae infection Treatment. cdc.gov. November 7, 2014 [17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1).
- ^ Lozano, Rafael; Naghavi, Mohsen; Foreman, Kyle; Lim, Stephen; Shibuya, Kenji; Aboyans, Victor; Abraham, Jerry; Adair, Timothy; Aggarwal, Rakesh; Ahn, Stephanie Y.; AlMazroa, Mohammad A. Global and regional mortality from 235 causes of death for 20 age groups in 1990 and 201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0. The Lancet. 2012-12-15, 380 (9859) [2022-07-28]. ISSN 0140-6736. PMID 23245604. doi:10.1016/S0140-6736(12)61728-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6) (英语).
- ^ Cholera - Vibrio cholerae infection. cdc.gov. October 27, 2014 [17 March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7).
- ^ 18.0 18.1 大数据——解读地球灾难(六)_用户3606088670_新浪博客. blog.sina.com.cn.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 ^ 19.0 19.1 应用地理 第十章 环境与疾病. 南一书局. [2019-05-09]. (原始内容 (ppt)存档于2020-11-25) (中文(繁體)).
- ^ 20.0 20.1 20.2 Azizi, MH; Azizi, F. History of Cholera Outbreaks in Iran during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Middle East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s. 2010-01, 2 (1): 51–55 [2020-12-29]. ISSN 2008-5230. PMC 4154910 . PMID 25197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 ^ 21.0 21.1 21.2 21.3 Cholera's seven pandemics. 加拿大廣播公司 (CBC). 2008-05-09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30) (英语).
- ^ Asiatic Cholera Pandemic of 1846-63.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2020-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10) (英语).
- ^ John M. Barry, (2004). The Great Influenza: The Epic Story of the Greatest Plague in History. Viking Penguin. ISBN 0-670-89473-7.
- ^ 1902大瘟疫:中西医交锋. 经济观察网.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中文).
- ^ 全球性流行和霍乱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 [2021-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6) (中文).
- ^ Hu, Dalong; Liu, Bin; Feng, Lu; Ding, Peng; Guo, Xi; Wang, Min; Cao, Boyang; Reeves, Peter R.; Wang, Lei. Origins of the current seventh cholera pandemic.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6-11-29, 113 (48). ISSN 0027-8424. PMC 5137724 . PMID 27849586. doi:10.1073/pnas.1608732113 (英语).
- ^ 津巴布韦大规模霍乱已致473人死亡 上万人感染. [2008-1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MSF responding to worst cholera outbreak in Zimbabwe in years. [2008-1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1-23).
- ^ 海地霍亂疫情惡化 死亡人數破1600. 中央廣播電台. 2010-11-26 [2010-11-27].[永久失效連結]
- ^ 霍亂肆虐 海地逾3千人死亡. 自由時報. 2010-12-31 [2010-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7-29).
- ^ 海地霍乱已致近7000人死亡 52万余人染病. 中国新闻网. 2012-01-07 [2012-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 ^ 103475. 联合国:也门境内700多万人面临霍乱疫情威胁--国际--人民网. world.people.com.cn. [2017-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