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騾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騾道(義大利語Mulattiera)是一種曾在歐洲廣泛使用的基礎建設,是近代公路與鐵路出現前歐洲城鎮與鄉村間連結的主要交通網,遍布在歐洲山區與農業密集區。[1]騾道比小徑要寬、但是比羊道馬路要窄,由於騾子的駝鞍是將貨物固定在駝獸兩側,按照現代度量衡標準淨寬度大約是3公尺左右。

發展歷史

義大利加爾達湖馬爾切西內附近的騾道

歐洲交通史的紀錄中,在前10世紀左右開始有使用駝獸運輸貨物的紀錄,尤其是跨越地勢崎嶇的阿爾卑斯山,幾乎只能靠駝獸運輸貨物。羅馬帝國擴張後,在交通狀況較好的地區有鋪設羅馬道路,但是在羅馬道路無法建置的地區有交通需求時,仍然是以建置騾道為主。以歐洲山區來說,騾道的設計寬度是可以讓騾子交互通過的距離,成年騾子的體格寬度約為1公尺左右,加上固定在駝鞍兩側的貨物總合寬度至少是1.4公尺,因此可以交會需求寬度最小需要2.8公尺,這個路寬為闢建騾道大致的最低需求。

在法國的舊制度時代,騾道幾乎是村莊與城鎮之間唯一的交通路網。騾道的路面建設基本上僅有鋪設放置得當的石料石板、甚至是夯實的土方,只有最原始的路基結構。外側可能會鋪上就地取材的石料護欄充當最原始的屏蔽作用。由於路寬、坡度與材料限制,這類道路不適合馬車等輪型運輸工具移動,只夠讓駝獸與徒步者行動。

17世紀後,隨著歐洲交通建設的進步,以前的道路被擴建為鐵路或是道路,駝道因此失去了經濟效益而衰微。目前存在的騾道多為觀光或是聯繫山小屋所使用。

瑞士Schöllenen峽谷的魔鬼之橋藝術畫,為阿爾卑斯山脈騾道的典型形象
知名騾道

註釋

  1. ^ Duden online: Saumpfad

類似名詞

穿越瑞士格拉斯山口進行商務運輸的最後一頭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