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嘴龍形態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鴨嘴龍形態類
化石时期:晚白堊世96.7–66 Ma
巴克龍骨架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鸟臀目 Ornithischia
亚目: 鸟脚亚目 Ornithopoda
演化支 禽龍類 Iguanodontia
演化支 橡树龙形态类 Dryomorpha
演化支 直拇指龍類 Ankylopollexia
演化支 硬棘龍類 Styracosterna
演化支 鴨嘴龍形類 Hadrosauriformes
总科: 鴨嘴龍超科 Hadrosauroidea
演化支 鴨嘴龍形態類 Hadrosauromorpha
Norman英语David B. Norman, 2015 vide Norman, 2014
演化支[1][2][3]

鴨嘴龍形態類(Hadrosauromorpha)是禽龍類底下的一個演化支,於2014年由大衛·諾曼英语David B. Norman所提出,來將鴨嘴龍超科的基礎物種與進階物種切割開來,前者具有收縮的掌骨和一根拇指,而後者缺乏此特徵。此演化支的定義為,所有離帝王埃德蒙頓龍較近、離戈壁原巴克龍較遠的所有物種,因此在不同分析研究中所包含的物種數有所差異。

分類

鴨嘴龍形態類最早在2014年大衛·諾曼的高刺龍系統發生學討論文獻中被使用到。文中他使用他自己的另一篇專著《鴨嘴龍》的一個章節作為鴨嘴龍形態類的著作來源。[1]然而此書實際上是在後來的2015年才發表。[4]根據親緣命名規約英语PhyloCode第19.4條規定,此演化支的著作來源為Norman(2015),定義來源為Norman(2014)。[5]

定義

鴨嘴龍形態的定義為:包含所有與帝王埃德蒙頓龍較近,而離戈壁原巴克龍較遠的所有物種在內組成的最大演化支。[1][4]這個定義受到米奇·莫提默(Mickey Mortimer)的質疑,他表示根據親緣命名規約鴨嘴龍屬必須包含在此演化支中,並作為鴨嘴龍形態類演化支的模式屬。[6]根據這個定義,Norman(2015)認為鴨嘴龍形態類同時涵蓋鴨嘴龍科以及特提斯鴨嘴龍巴克龍等。[4]諾曼在2014年將更多物種包含進鴨嘴龍形態類,如列弗尼斯氏龍計氏龍沼澤龍,其中最後者諾曼在2015年認為屬於鴨嘴龍科裡面。[1]另一個邢立達等人2014年的系統發生學分析發現原賴氏龍始鴨嘴龍(諾曼先前認為位於鴨嘴龍型態類之外)以及其他更多物種將落在其定義範圍之內。[2]

支序圖

數個不同版本的鴨嘴龍形態類支序圖已被提出。[2]Norman(2014)製作了他自己的分析,其中涵蓋105個形態特徵差異與27個選定物種,其定義的演化樹如下所示:[1]

鴨嘴龍形類 Hadrosauriformes(高吻龍埃德蒙頓龍

高吻龍屬 Altirhinus

原賴氏龍屬 Eolambia

馬鬃龍屬 Equijubus

原巴克龍屬 Probactrosaurus

鴨嘴龍形態類 Hadrosauromorpha

特提斯鴨嘴龍屬 Tethyshadros

列弗尼斯氏龍屬 Levnesovia

巴克龍屬 Bactrosaurus

計氏龍屬 Gilmoreosaurus

沼澤龍屬 Telmatosaurus

真鴨嘴龍類 Euhadrosauria

諾曼的定義受到米奇·莫提默的批評,他表示前者進行了不必要的更動,造成分類上更加混淆。[6]其他系統發生學分析如刑等人(2014)使用傳統演化支定義(鴨嘴龍形態類被添加作為定義的一部分[1])得出了不一樣的結果[2],如下所示。古鴨龍被發現是最進階的鴨嘴龍形態類,演化位置界於計氏龍和鴨嘴龍科之間。[3]

原賴氏龍的頭骨和頭部復原圖,可能是最基群的鴨嘴龍形態類
鴨嘴龍超科 Hadrosauroidea

馬鬃龍屬 Equijubus

敘五龍屬 Xuwulong

原巴克龍屬 Probactrosaurus

鴨嘴龍形態類 Hadrosauromorpha

金塔龍屬 Jintasaurus

原賴氏龍屬 Eolambia

始鴨嘴龍屬 Protohadros

列弗尼斯氏龍屬 Levnesovia

譚氏龍屬 Tanius

巴克龍屬 Bactrosaurus

計氏龍屬 Gilmoreosaurus

雙廟龍屬 Shuangmiaosaurus

南寧龍屬 Nanningosaurus

沼澤龍屬 Telmatosaurus

特提斯鴨嘴龍屬 Tethyshadros

破碎龍屬 Claosaurus

張衡龍屬 Zhanghenglong

南陽龍屬 Nanyangosaurus

鴨嘴龍科 Hadrosauridae

2021年亞伯特·皮耶妥-馬奎茲(Albert Prieto-Márquez)和米蓋爾·安赫爾·卡列拉·法力雅(Miguel Ángel Carrera Farias)在敘述戍衛龍的時候將其加入鴨嘴龍形態類,並與特提斯鴨嘴龍構成姊妹群。他們同時也發現沼澤龍反而離冠長鼻龍鴨頜龍更近,而不是與特提斯鴨嘴龍近緣。演化樹如下所示:[7]

鴨嘴龍形態類 Hadrosauromorpha

黑亞瓦提龍屬 Jeyawati

原賴氏龍屬 Eolambia

始鴨嘴龍屬 Protohadros

譚氏龍屬 Tanius

巴克龍屬 Bactrosaurus

計氏龍屬 Gilmoreosaurus

冠長鼻龍屬 Lophorhothon

鴨頜龍屬 Penelopognathus

沼澤龍屬 Telmatosaurus

破碎龍屬 Claosaurus

戍衛龍屬 Fylax

特提斯鴨嘴龍屬 Tethyshadros

近鴨嘴龍屬 Plesiohadros

始糙齒龍屬 Eotrachodon

鴨嘴龍科 Hadrosauridae

敘述

原巴克龍骨架,剛好位於鴨嘴龍形態類之外的一屬

因為Norman(2014)認為原巴克龍有數個顯著差異,而被選定為鴨嘴龍形態類的外類群代表:齒骨齒冠不對稱並有數道縱嵴;上隅骨有個孔洞英语foramen方骨顴骨關節有更多明顯的凹陷;前上頜骨接觸前額骨;顴骨接觸外翼骨(ectopterygoid)處縮減。以上所有特徵都在更進階的鴨嘴龍形態類中找不到。[1]

肢骨部分,鴨嘴龍形態類的肩胛骨不是J字形,反而有個伸出的突起。前肢下部在鴨嘴龍形態類和原巴克龍中都較纖細,不像牠們原始的祖先那樣健壯。但原巴克龍具有一個原始的狀況,即有一個小的圓錐形拇指,如同較早期的鳥腳類如禽龍和高刺龍。這根拇指的消失也跟腕骨的萎縮以及活動程度變差的手掌有關。原巴克龍的髂骨比缺乏短肌架(brevis shelf)的鴨嘴龍形態類顯得更有稜有角。還鑑定出鴨嘴龍形態類的股骨更直,而腳骨英语Pes (anatomy)縮短。[1]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Norman, D.B. On the history, osteology, and systematic position of the Wealden (Hastings group) dinosaur Hypselospinus fittoni (Iguanodontia: Styracosterna). 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2014, 2014: 1–98. doi:10.1111/zoj.12193可免费查阅. 
  2. ^ 2.0 2.1 2.2 2.3 Xing, H.; Wang, D.; Han, F.; Sullivan, C.; Ma, Q.; He, Y.; Hone, D.W.E.; Yan, R.; Du, F.; Xu, X. A New Basal Hadrosauroid Dinosaur (Dinosauria: Ornithopoda) with Transitional Features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Henan Province, China. PLOS ONE. 2014, 9 (6): e98821. PMC 4047018可免费查阅. PMID 24901454. doi:10.1371/journal.pone.0098821. 
  3. ^ 3.0 3.1 Ramírez-Velasco, A.A.; Benammi, M.; Prieto-Márquez, A.; Ortega, J.A.; Hernández-Rivera, R. Huehuecanauhtlus tiquichensis, a new hadrosauroid dinosaur (Ornithischia: Ornithopoda) from the Santonian (Late Cretaceous) of Michoacán, Mexico.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2012, 49 (2): 379–395. doi:10.1139/e11-062. 
  4. ^ 4.0 4.1 4.2 Norman, D.B. Iguanodonts from the Wealden of England: do they contribute to the discussion concerning hadrosaur origins?. Evans, D.C.; Eberth, D.A. (编). Hadrosaur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5: 10–43. ISBN 978-0-253-01385-9. 
  5. ^ Chapter VIII. Authorship of Names and Definitions. Article 19. The PhyloCode. [1 Sept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1-19). 
  6. ^ 6.0 6.1 Mortimer, M. Norman's nomenclature's notoriously negative. The Theropod Database Blog. 2014 [1 Sept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2). 
  7. ^ Prieto-Márquez, Albert; Carrera Farias, Miguel. A new late-surviving early diverging Ibero-Armorican duck-billed dinosaur and the role of the Late Cretaceous European Archipelago in hadrosauroid biogeography.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21, 66 [2021-06-03]. doi:10.4202/app.00821.2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