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黃宗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宗河(1847-1895),清代臺灣淡水廳拳山堡(1894年改稱文山堡)深坑仔莊(今屬新北市深坑區)人,字懷谷。官職(從三品武官)游擊,統領七營[1],是清代深坑人士出任官位最高者。


簡介

黃宗河父親黃重殊,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縣科名鄉,1835年來台,在拳山堡萬順寮和石碇一帶墾殖,經營大菁、茶葉及樟腦生意,獲利甚豐,後遷居深坑。黃宗河身為長子,自幼聰穎,七歲已能代父計帳,並管理各種帳目,九歲入學讀書,最喜兵書。長大後繼承父業,更進而於台北大稻埕設「興記」經營,並加入「茶郊」[1] ,生意興隆。

黃宗河有才氣,好談兵,留心時務,1880年為茶務到福建廈門。當時福建陸路提督孫開華奉命來臺灣辦理軍務並開山安撫原住民,正在物色熟悉台灣原住民情者以為股肱,經人推薦結識,為其畫策切中肯棨。孫開華大喜,乃邀黃宗河同行[2],來台灣後委以駐兵坪林撫平原住民,並在文山、宜蘭一帶墾荒造船[3]

1884年(清光緒10年)中法戰爭西仔反),於提督孫開華營務處麾下,黃宗河率領土勇(在台灣本地招募的兵丁,又稱鄉勇)在滬尾(今新北市淡水區)英勇對侵略台灣的法軍作戰,擊退法軍。其後,奉巡撫劉銘傳之命,黃宗河率兵前往大嵙崁、馬武督(今屬新竹縣轄境)一帶,參與撫平原住民,駐兵南雅(今屬桃園市轄境),在馬武督一帶開發[4]。之後,由於黃宗河的努力恩威並濟成功撫平原住民,做到墾民與原住民相安闢地有成,積功由(正五品武官)守備晉升為(正四品武官)都司,得陞游擊[1]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時,黃宗河統領七營兵力駐守八里坌要塞(今新北市八里區),扼守淡水河口,時人多以統領稱其官銜。1895年5月20日(清光緒21年4月26日)奉清廷旨令離台赴福建待命,抑鬱成疾但無力回天,乃將所率七營悉數解散[1],捨棄家業,發給每一兵員一把槍二兩銀予以安頓,離開台灣去福建覆命,不到一個月,旋於該年6月16日(清光緒21年5月24日)於廈門悲恨而終,清廷追贈為「武翼都尉」(從三品,游擊)。1901年,家屬奉其靈柩返臺安葬於故里深坑[1][5]

1986年3月29日黃宗河入祀台北縣(今新北市)忠烈祠[6]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 1.0 1.1 1.2 1.3 1.4 許雪姬(1986),武翼都尉黃宗河傳-由德興黃氏祖譜及故宮檔案談起,臺灣史研究暨史料發掘研討會,第481-491頁,中華民國史蹟研究中心編印,臺灣高雄。
  2. ^ 臺北縣志(1960),卷二十七人物志,第六章先正列傳,第173頁黃宗河,台北縣文獻委員會出版。
  3. ^ 許雪姬,邵雅玲撰(2006年9月),第0926頁黃宗河,台灣歷史辭典四版一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發行。
  4. ^ 劉壯肅公奏議,卷四撫番略,剿撫生番歸化請獎官紳摺(光緒十二年四月十八日臺北府發)。
  5. ^ 台北市文山區志(2015年3月),卷八人物篇,第一章傳記,第七節教育-黃阿娥,台北市文山區公所網站。
  6. ^ 內政部75.01.31台(75)內民字第381611號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