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1968年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大暴動

坐标38°55′01″N 77°01′55″W / 38.91694°N 77.03194°W / 38.91694; -77.0319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68年華府大暴動
馬丁·路德·金遇刺後暴動英语King assassination riots的一部分
一輛消防車向建築物噴水
日期1968年4月4日 (1968-04-04) – 1968年4月8日 (1968-04-08)
地點
38°55′01″N 77°01′55″W / 38.91694°N 77.03194°W / 38.91694; -77.03194
起因馬丁·路德·金恩遇刺案
方法暴亂、種族騷亂、抗議、搶劫、襲擊
衝突方
暴徒
傷亡
死亡12人
受傷1,098人
逮捕6,100人以上

1968年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大暴動,又稱1968年華府大暴動,由於非洲裔公民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1968年4月4日遇害身亡,造成全美國有110個城市產生暴動,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芝加哥、巴爾的摩都受到影響。其中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經歷長達六天的暴動。

背景

1960年代,美國聯邦政府提供了許多的就業機會,吸引許多人前往華盛頓居住,中產階級的非裔美國人社區也因此繁盛起來。然而,中下階層的人卻要面對惡劣的居住狀況以及嚴重的貧窮問題[1]。儘管法律規範的種族隔離時期已經結束,肖區英语Shaw, Washington, D.C.H街的東北廊道、以及華盛頓西南區第14街英语14th Street (Washington, D.C.)U街交叉口為中心的哥倫比亞高地英语Columbia Heights, Washington, D.C.仍然是非裔美國人主要的商業區。

產生暴動的原因

這個區域早就有許多潛藏已久的問題:超高的黑人失業率、住房隔離制度、忽略黑人小孩的教育制度、以及處處針對黑人的警察等等,而馬丁路德遇刺事件,僅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住房問題

教育問題

警察問題

失業率問題

在1967年6月,全美國統計白人的失業率為4%,非白人的失業率為8.4%[2]。然而,在華盛頓地區卻與全國平均有相當大的差距:1960年代大部分非白人的失業率高達30%[3] 。除了華盛頓之外,底特律和聖路易斯這些地方,也都有非常高的黑人失業率,但是白人的失業率卻都與全國平均無異。在16到22歲的年輕黑人工作人口來說,失業率更是每況愈下,導致這些年輕人不但無法去學校,也沒有工作,更對白人至上的不平制度感到灰心喪志。

過程

軍事干預

4月5日星期五,白宮派出13600名聯邦美軍軍人,包括1750名聯邦政府哥倫比亞特區國民警衛隊協助當地警察部隊維持治安。海軍陸戰隊機槍隊跟從第3步兵團的步驟,守衛著白宮。在一個點上,4月5日,在暴徒撤退之前,白宮附近有兩個街區達到騷亂的程度。這是自南北戰爭以來,華盛頓特區所遇到最大的佔領行動。

名人和組織的反應

影響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 White, Jean M. An Uneasy Summer Ahead for Washington: Ingredients of Hope Not Riot. The Washington Post, Times Herald. June 4, 1967. 
  2. ^ Unemployment Unchanged. 22 July 1969 [July 17, 2015]. 
  3. ^ Ben, Gilbert. 10 Blocks from the White House. Praeger. 1968.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