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稿:慈福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慈福里(臺南市學甲區)

慈福里
國家 中華民國
縣市臺南市
鄉鎮市區學甲區
區劃12鄰
政府
 • 里長李新進
 • 辦公處慈福里濟生路64號
人口(2023年7月)
 • 總計2,249人
 • 戶數885
时区國家標準時間UTC+08:00

慈福里境內有三級古蹟「慈濟宮」,供奉保生大帝[1][2]

歷史沿革

慈福里原先分為「慈生里」與「百福里」。

「慈生里」:位於慈濟宮附近,日治時期為「學甲五保」,里名「慈生」由學甲「慈」濟宮及主祀保「生」大帝而來。里民以謝、羅、李姓居多。

1968年隨學甲升格為鎮更改為「慈生里」。

「百福里」:轄內兩庄「宅口」和「下社仔」。「宅口」由清朝乾隆年間泉州同安縣李希彩、李填、李委、李桃、李桅所開墾;「下社仔」為西拉雅平埔族之地,位於學甲慈濟宮南邊稱為下社仔,為同安縣白礁鄉李勝開墾之地,庄廟白礁宮。戰後合併為百福村。

1968年隨學甲升格為鎮更改為「百福里」。

2006年2月1日行政區域調整,將慈生里與百福里合併為慈福里。[1][3]

教育

  • 東洋國民小學:1953年為學甲國民學校新榮分校;2010年台南縣市合併,校名變更為臺南市學甲區東陽國民小學。[4]

信仰

學甲慈濟宮
學甲白礁宮
  • 白礁宮:主祀保生大帝。明末鄭成功偕忠貞軍民來台,本下社角第一世代祖李勝從福建白礁慈濟宮恭奉開基二大帝、謝府元帥、中壇元帥保護軍民於學甲西方頭前寮溪岸登陸,在下社角定居。[6]

名人

  • 棒球之父:謝國城
  • 學甲三、四屆鎮長:李清連
  • 油畫家:羅清雲[7]

參考資料

  1. ^ 1.0 1.1 慈福里. 臺南市學甲區公所. [202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29) (中文). 
  2. ^ 2.0 2.1 臺南縣志 卷一自然志(上). : 110. 
  3. ^ 黃文博. 南營地名誌[北門區卷]. 出版地: 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1998: 引文的起訖頁碼71–75. ISBN 9789570212020 (中文). 
  4. ^ 本校沿革. 東洋國小. [2023-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8) (中文). 
  5. ^ 沿革簡介. 台南市學甲鎮慈濟宮. [202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0) (中文). 
  6. ^ 白礁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0) (中文). 
  7. ^ 羅清雲. 國立台灣美術館. [2023-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0)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