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草稿:武汉大学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武汉大学报是武汉大学创办的学校机关刊物,属于国家正式报刊,自1999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全国统一刊号 [CN42—0801/G],纳入国家正式报刊管理范围。《武汉大学报》由《武汉大学报》社运营,挂靠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1]

《武汉大学报》于1919年2月25日创刊,始名《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周报》,由时任校长张渲题写刊名。[1]

之所以命名为此,其原因在于当时武汉大学名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报》始终与武汉大学的学校发展紧密关联,见证并真实反映了武汉大学的发展历史。因此可以说,《武汉大学报》是一部生动的校园编年史。随着武汉大学发展,《武汉大学报》也应时发展,这在名称变更上体现得尤为明显。1928年,学校更名为国立武汉大学,这时,《武汉大学报》以《国立武汉大学周刊》身份承担其校报的职责。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报》以《新武大》为名。在其作为《新武大》的发展中,因时代与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武汉大学报》历经数次停刊、复刊,一直到1970年发展逐步趋于稳定,当时名为《武大简报》。1978年6月,《武汉大学报》改名为《武汉大学》。1985年1月2日,由《武汉大学》改名为《武汉大学报》,且该名称一直沿用至今。2000年8月2日,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成组建新的武汉大学[2],于是《武汉大学报》与这几所大学的校报,即《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报》《测绘科大报》与《湖北医科大学校报》合并为新的《武汉大学报》。

《武汉大学报》自1919年创刊以来,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这百余年的发展中,《武汉大学报》对高教历程的忠实记录,对文化流变的入微观照,对学校发展的真实反映[1],使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者,提供了宝贵的史料信息;同时,作为武汉大学机关刊物,其信息传播、文化宣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也使其成为推动武汉大学不断向前发展的诸多动力之一。

创刊宗旨

作为武汉大学机关报纸,《武汉大学报》的办报宗旨始终服务于学校发展,即围绕学校工作,宣传学校的重大方针政策,反映各方面工作的成就,展现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反映师生员工的心声。

报刊历史

《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周报》时期[1]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面临内外困扰,许多爱国人士致力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和技术,认识到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教育的兴办。因此,作为现代大学的雏形,一批新式学堂在洋务运动中相继建立。

其中,自强学堂是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向清政府奏请设立的,它是武汉大学的前身,也是我国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自强学堂强调结合中西文化,致力于培养人才,学校的成就颇为显著。《清史稿》提到:“查京外学堂,办学成效者,以湖北自强学堂、上海南洋公学为最。”1896年,张之洞对自强学堂的章程进行了修改,增设各国方言课程,以培养外交人才。1902年,学校更名为方言学堂,并在辛亥革命前夕停止招生。

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原方言学堂的基础上建立了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并于1912年11月2日正式开学。武昌高师在十年的办学期间,校长贺孝齐、张渲、谭锡恩等人倡导“朴诚勇”,并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该校的第一份校报于1919年2月25日创刊,名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周报》,是当时的机关刊物。

《周报》由校长张渲题写刊名,内容涵盖校令、校闻、研究、演讲等多个栏目,采用32开竖排式,每期约30页,向国内外发行。学校的重要事件均有详细记载,其中许多报道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周报创刊不久,五四运动爆发,武昌高师的学生以校报为平台,积极参与反帝爱国运动。1919年5月9日,学生们迅速响应并支持五四运动,团结在中华大学,共同声援北京的爱国行动,并委托恽代英草拟《武昌学生团宣言书》。5月13日,《周报》第12期报道了学生们针对外交失策的正义行动,详细记录了各种爱国集会和宣传活动。6月1日,军警封锁学校,学生们展开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但遭到严厉镇压,许多学生被捕并受伤,造成了震惊全国的“六一惨案”,《周报》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赞扬了学生们的勇敢精神。

《周报》还刊登了不少知名人士的演讲内容。武昌高师各科学生成立了学术研究会,组织演讲比赛,邀请名师讲座,成为重要的活动之一。陈潭秋在校时曾就《教育为中国之急务》进行英文演讲,章伯钧讲述《朝鲜鸦片案》,多位教授定期为学生进行学术演讲。《周报》对这些演讲进行了详细记录,如第14期刊载了著名数学家黄际遇在欢送毕业生时的讲话,同时还刊登了竺可桢的《望同学为社会尽义务,为国家挽狂澜》以及李渭农的《在校看求学问,出校则观为人》等。1919年6月9日第16期的“教育”栏中,刊登了陈潭秋参与演讲比赛的文章《改革女子教育》。

同时,《周报》也广泛报道了学校的教学与研究活动。1920年寒假,学校举行“消寒会”,邀请康有为讲解《大同书》,同年2月陈独秀到校讲授“新教育的精神”,6月美国学者杜威也前来授课,这些活动均有记录。

此期间,许多优秀学生参与编辑工作,如杜佐周成为著名教育家,夏隆基成为著名社会学家。程准因在校报发表《非孝》一文引发了当时湖北政府的恐慌,导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周报》在1919年6月一度被勒令停刊。

此外,学校还出现了由学生主办的其他报刊,如《珞珈学报》等,报道学校新闻。1923年9月,武昌高师升格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1924年9月更名为国立武昌大学,石瑛担任校长,学校逐步发展为综合性大学。1926年10月,武汉国民政府实施教育改革,将原国立武昌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又称国立第二中山大学),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筹备委员会由董必武、李汉俊、郭沫若等九人组成,1927年2月正式开学。此时期学校没有正式校报,资料显示1926-1927年间有学生办报,报道国共合作及大革命失败等时政,但相关报纸已无存。

《国立武汉大学周刊》时期[1]

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将原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改建为国立武汉大学,并委任李四光负责新校区的建设工作,选址于珞珈山。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武汉大学被迫整体迁往四川乐山,在那里度过了八年的战时生活。1946年10月,学校迁回武昌,恢复了各学科的教学,并实现了文、法、理、工、农、医六大学院齐头并进的办学格局。

同年12月,《国立武汉大学周刊》正式创刊,成为传递校内外信息的重要平台。报纸的内容涵盖教育部指令、校内公告、学术演讲记录、教学动态、时事评论及书籍推荐,还包含气象数据、公文和广告等服务性信息。校报充分展现了“明诚弘毅”的校训精神,反映了历任校长的办学理念。《周刊》自1928年至1948年共出版392期,成为武汉大学20年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国立武汉大学周刊》被中华邮政局认定为新闻类出版物,并获准挂号寄送。校报不仅在校内发行,还面向社会公开销售,每份售价两枚铜元,每月订阅需十枚铜元,邮寄费用为四枚铜元。报纸的办公地点随学校的迁移多次变更,从武昌东厂口搬迁至珞珈山,战时则设在四川乐山嘉定分部。

“九一八”事变后,校报迅速成为宣传抗日思想的重要阵地。1931年9月28日,校报专门设立抗日专版,号召师生和民众团结抗敌。在1938年至1946年西迁四川期间,尽管校报因资金困难一度停刊,但随后得以复刊,继续在艰苦环境中发挥舆论宣传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周刊》频频揭露社会黑暗,针砭时政,富有革命精神。1947年,武汉大学发生“六一惨案”,这是中国学生运动中的重大事件之一。校报在第371期出版增刊,用大篇幅详细报道了事件经过,并刊登了师生的抗议檄文,揭露国民党政府的暴行。此时,校报在中共地下党的支持下,成为了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不仅在校内广泛传阅,也在武汉市民中引发强烈反响。

《周刊》对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学活动有着详实的记录,尤其注重科研发展与校务管理的透明性。1948年元旦刊发的第376期,特别报道了关于《原子能》的学术报告,展示了学校对科学研究的高度重视。同期的校务会议记录也体现了学校在管理上的公开透明,为师生和社会提供了及时的信息。

校报还详细报道了教师的管理制度,如《教授休假申请核准程序》,明确规定了教师申请休假的标准和流程。“申请休假不得连续两年发生在同一系科”,这些规定显示了学校对教师工作的严格管理。

《周刊》也十分关注教师福利问题。例如,它刊登了《中央公教人员配给食米》一类的新闻,反映了学校对教职工生活的关怀。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这样的关心体现了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

校报在学生管理方面也有具体报道。例如,它定期发布各院系和省市学生人数统计表,反映了当时精英教育背景下严格的管理制度。此外,校报还及时公布学校的各类通知,如“夏令时工作时间调整”及教育器材的到货情况,服务于师生的日常需求。

校报特别重视图书馆新书的采购动态,经常公布书目和作者信息。其中,外文书籍以原文呈现,如美国、日本的捐赠书籍。这一做法体现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视野和编辑团队的外语能力。

武汉大学历来重视社会服务,《周刊》中对此也多有报道。例如,第380期提到学校与湖北省复耕队合作设立农场,旨在推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和机械化耕作。

《周刊》的写作风格一贯保持简朴严谨,不夸大其辞,也不追求浮华的形式。在这个阶段的办报过程中,许多知名学者和文学家参与其中。著名法学家燕树棠、教育家皮皓白、文学家闻一多等都曾负责校报的审稿工作。此外,校报还记录了众多名人演讲,如陈独秀、周恩来等在校内的演讲活动,这些内容成为学校史的重要资料。

校报还保存了大量名家撰写的珍贵文章,如王世杰的就职演讲《1929年在国立武汉大学欢迎大会上的发言》、闻一多的纪念孙中山祭文、胡适的学术文章《两个世界的两种文化》、朱光潜的《说校风》等。这些文献不仅见证了武汉大学的学术发展,也成为宝贵的历史财富。

武汉大学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推动了学术进步。杜威、泰戈尔、胡适等名人在校内的讲座均记录于校报之中。此外,学校还将“总理纪念周”发展为学术周,由校内外名师发表演讲,促进学术交流。

校报也是培养新闻和文学人才的摇篮。文学家叶君健的第一篇作品就发表在《周刊》上,著名漫画家方成也在报纸上刊载了漫画。方成回忆,抗战时期,学生们通过壁报表达心声,而这种经历奠定了他日后的艺术生涯。

《新武大》时期[1]

据武汉大学前校长齐民友教授回忆,1949年,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下,一份铅印报纸《新武大》悄然问世。当时,武汉市无法公开出版反映真实社会形势和新生活的报纸,因此《新武大》成了武汉人民的重要信息来源。报纸不仅在校内张贴,还由学生中的地下党员秘密传递到市区,并交由可靠人士分发,极大鼓舞了当地民众的士气。然而,由于形势变化迅速,这一时期的《新武大》没有留下完整的存档。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开启了历史的新篇章。1950年至1954年,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武汉大学的医学院、工学院、农学院、水利学院、哲学系和英文专业被调出,同时接收了中山大学等校的文、法、理相关学科,使武汉大学转型为一所综合性文理大学。著名哲学家、中共“一大”代表李达担任校长,并在任职的14年中推动学校的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武汉大学的规模逐步扩大,并于1960年10月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50年1月16日,《新武大》创刊,4月28日,正式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由校务委员会、团委、学生会、教工会和女同学部等多个组织组成。编辑委员会共有11名成员,由校务委员会代表刘立担任主任,学生会代表孙毓秀任副主任,夏德辑和陈贤翼分别担任总编辑和副总编辑。《新武大》为半月刊,分设编辑部和发行部。

《新武大》的创刊吸引了众多名人参与。经济学家董辅礽、哲学家陶德麟、生物学家杨弘远等都曾负责校报的审阅或编辑工作。1952年11月,李达出任校长,并于1953年10月30日发布《关于加强校刊工作和在校刊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决定》。他明确提出校报应涵盖六项内容: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展示教学和科研成果;促进学术讨论和自由辩论;报道学生活动及教职员工的服务工作;刊登读者对学校工作的批评和建议;记录党、工会、民主党派和学生会的动态。

《新武大》忠实记录了学校各类活动,如师生支援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和院校调整等。许多名人的文章也在校报上发表,如第98期李达的《教学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第139期高尚荫的《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第183期李国平的《怎样向科学进军》。校报还刊载了桂质廷在科学誓师大会上的演讲及胡克实在武汉地区高校演讲的摘录。

1950年,校报以《人民数学家》为题报道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从美国回国后的首场演讲。华罗庚抵达上海后,第一站便来到武汉大学,在理学院105教室发表了学术报告。师生闻讯后蜂拥而至,教室和走廊里挤满了听众。

1958年9月12日,校报头版报道了毛泽东视察武汉大学的消息。毛主席在实验室和校办工厂与师生亲切交谈,并鼓励学生努力钻研科学文化知识,树立革命志向,勇于应对艰苦生活和工作。毛主席还提出,“在教学改革中要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集中群众的智慧。”这一重要指示极大地鼓舞了师生。同年12月,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在武汉大学》一书,由校刊编辑部编纂,记录了此次视察的详细经过。

校报还记录了董必武四次访问武汉大学的行程,其中他在1963年校庆时题诗:“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为学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1951年12月15日,《新武大》第31期启用毛泽东主席的亲笔字体作为刊头,这一字体因由陈文新同学的信封而得名。陈文新,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家,在武汉大学农学院毕业后成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档案馆原馆长徐正榜曾就此事致信陈文新,她回信证实:1951年5月,她收到了毛主席的信件,信封上毛泽东亲笔书写的“武汉大学”四字和“新”字成为了校报刊头和新校徽的字体来源。

在李达担任校长后,校报的刊头再次更换为“李毛体”,这同样取自毛泽东写给李达的信封字体。

《新武大》于1957年1月出版至第222期后曾停刊,由学校政治学习委员会主办的《学习简报》取代,发行了98期。1958年3月,《新武大》复刊,并继续出版至“文化大革命”前夕。

“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汉大学蒙受了沉重打击。李达校长遭受迫害致死,学校教学一度停滞长达四年。期间,校报的出版断断续续,并改名为《武大战报》等不同形式,最终因派系斗争的激化而停刊。

《武汉大学报》时期[1]

1970年,武汉大学恢复招生,校报于当年9月12日重新发行,命名为《武大简报》。三年后,校报更名为《武大战报》,但因校园内部派系斗争的影响而再度停刊。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校报才得以恢复,初期仍保留《武大战报》之名,并以旬刊形式出版,共发行1至229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武汉大学迎来全面发展的新时期。自1978年起,学校率先在全国实行一系列教育改革,包括开创“学分制”等重要举措。校报也随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逐渐走向正规化与专业化,成为忠实记录学校改革和历史变迁的重要平台。

1978年6月9日,第230期校报正式更名为《武汉大学》,采用毛泽东草书体的“武汉大学”四字作为刊头。这一字体源自1953年毛泽东写给李达校长的信封。1979年9月至1984年12月间(第263期至第393期),校报刊头又恢复为“陈毛体”,即毛泽东写给武大学生陈文新信件上的字体。1985年1月2日,校报定名为《武汉大学报》,此名称沿用至今,刊头依旧采用毛主席的草书体。

改革开放后,校报着重报道了武汉大学的教育体制改革,推出了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武大模式”。报道内容涵盖了恢复高考、三学期制、学分制、插班生制度、研究生招生改革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还详细介绍了学科建设与人事制度改革的进展。2000年1月1日,《武汉大学报》实现了从旬报向周报的转型,进一步提升了出版频率与时效性。

2000年8月2日,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合并当天,《武汉大学报》与其他三所学校的校报合并,出版了一期八版彩色报纸,展示了合校后的新形象。

四所学校的校报各具历史特色。《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报》创刊于1954年,最初名为《武汉水利学院院刊》,历经多次更名,直至2000年停刊。《测绘科大报》则于1956年创刊,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停刊,1980年复刊,并于2000年结束出版。《湖北医科大学校报》创刊于1956年,曾于“文革”期间停刊,复刊后更名为《湖北医科大学校报》,直至1999年停刊。

合并后的《武汉大学报》发行量迅速增长,由数千份增加至近两万份。2001年1月1日,校报版式从四开扩大为对开。2003年5月,校报推出网络版,实现了纸质与电子版并存的出版模式,功能和传播范围进一步拓展。2004年11月,校报编辑部升级为武汉大学报社,标志着校报在专业化发展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003年,武汉大学迎来110周年校庆,11月29日,《武汉大学报》出版了一期60版的全彩印特刊,全面回顾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成就,在校内外引发了广泛关注。2004年底至2005年初,校报举行了创刊85周年暨复刊1000期系列纪念活动。2005年1月21日,校报再次出版八版全彩特刊,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院士及教授们纷纷题词祝贺,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多家国家级新闻媒体也发来贺电。全国各大高校、新闻单位和校报研究会也发来贺信,多位知名学者为校报撰写了纪念文章。

在这一时期,校报延续了多年来积累的优良传统,其中“校报上的名人”仍是其亮点之一。例如,1983年,伍修权将军回到母校参加校庆时在校报上回忆道:“武汉大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党的创始人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李达等人早年都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

百余年来,武汉大学培养了10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自1993年以来,学校已评选出五届共51名杰出校友。校报将这些杰出校友的事迹作为报道重点,致力于宣传他们的成就,进一步激励在校学生和广大校友。

数字化转型时期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武汉大学报》也因时而动,在更加贴合读者阅读习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报纸的转型发展之路。2003年5月,《武汉大学报》网络版面世,实现由纸质向电子与纸质并存的跨越,其功能大大拓展,影响辐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2005年,武汉大学新闻网上线,2010年1月,《武汉大学报》与武汉大学新闻网实现“报网合一”,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实现报网融合。2021年3月,微信公众号“武大发布”上线,作为《武汉大学报》和武汉大学新闻网的延伸,以更加迅速、更加灵活、更加贴近读者阅读习惯的形式报道学校重磅新闻。

2024年4月,为提升《武汉大学报》的历史资料保存与开发利用,并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与文化数字化建设,学校启动了“《武汉大学报》历史报纸数据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智能化手段开发学校的文化资源,并于2024年9月1日建成并进入试运营阶段。

该系统基于武汉大学自1919年以来的报纸历史信息,运用国内先进的数据识别和标注技术,对早期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周报》《国立武汉大学周刊》《新武大》《武汉大学校刊》及合校后的《武汉大学报》等历年报纸资料进行系统化数字化处理,共涵盖3785期报纸、15776版版面数据和大量文本及图片数据。该系统精确还原了历史报纸内容,并实现了档案性保护,收录新闻报道约3万篇、历史图片约1万张。系统不仅具备全面的数据完整性,还实现了高度还原,为学校的文化资源提供了全面整合、应用和管理的数字化平台。

“《武汉大学报》历史报纸数据系统”将曾经尘封于档案室的纸质资料转变为可检索、可编辑的数字资产。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该系统对1978年以前的历史报纸资料支持日历导航功能,便于用户浏览版面内容;1978年以后的数据则经过规范化和结构化的统一管理,确保查询和应用更加便捷。用户可按关键词、时间范围、作者、标题等多种条件进行搜索,并下载所需数据。检索结果不仅包含文章文本、版面图像,还提供PDF文件,支持用户快速查找所需的报纸资源。系统还具备专题制作功能,通过关键词聚合相关内容,并支持一键导出,便于应用与分享。[3]

该系统的建成实现了报纸资料的存储、查阅、展示及简报制作等多项功能一体化,充分发挥了《武汉大学报》在历史研究和资料保存中的价值。这一数字平台不仅保障了武汉大学宝贵文化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推动了传统史料的活性转化和管理创新,为未来的教育、研究和文化传播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

报刊风格特色

在百余年的办报历程中,《武汉大学报》从管理到内容再到受众皆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报特色,具体如下:

《武汉大学报》是师生共办的报纸。对于师生共办,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共同参与办报。对于《武汉大学报》而言,师生共同参与办报一直是其重要特点之一。这一传统不仅体现了武汉大学对师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和鼓励,也展现了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视。校报历史上不乏名人办报的佳话。例如著名法学家燕树棠,著名教育家、国立湖南大学校长皮皓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国立武汉大学工作期间,曾负责《国立武汉大学周刊》的审稿工作;在此期间著名文学家闻一多也负责过审稿工作,并亲自编辑校报稿件。《新武大》创刊后,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武大原校长齐民友、陶德麟、著名生物学家杨弘远院士等,都负责过校报的审阅或参与过编辑工作。在校报发展历史中,学生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网络电子版的《武汉大学报》即是武汉大学的学生自己设计构建的,当中的主要人员有:武汉大学计算机系1999级学生王奎、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00级学生钱浪、武汉大学数学系1999级学生李正林,武汉大学学生白晓辉等。[4]

师生共办的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内容上的师生共同建设。《武汉大学报》始终秉持着“园地意识”,认为校报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园地,是学校理论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园地,需要师生来共同建设,故开放了师生共同建设的栏目,包括:自强论坛、校园广角、学者灼见、青春快车、热点聚焦、珞珈漫步、我的大学等。《武汉大学报》注重反映师生共同关心的话题,并对热点问题开展深度报道。在第三版“校园时空”版,热点问题报道、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的份量不断增大。副刊重视刊登专家学者的文章,开辟的栏目“校史钩沉”、“书斋随笔”、“诗词曲园地”等对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和品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武汉大学报》有明确的受众群体,即武汉大学全体教职工与学生,因此,其对报纸主题策划上尤其具有阵地意识、桥梁意识与窗口意识。在阵地意识上,《武汉大学报》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新闻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充分发挥了学校党委喉舌的作用。结合武大的学科优势和特色,《武汉大学报》每期注重利用专题、专访、专稿等形式对全校师生进行主题宣传,加大典型报道力度,尤其注重开展系列报道。2001年刊发的系列报道“珞珈科技之花在西部绽放”获得湖北新闻奖三等奖。在桥梁意识上,《武汉大学报》充分发挥学校党委与师生、社会与学校、家长与学校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作用,加强信息的传播与主体之间的联系。既注重传达学校党委的声音,也反映师生的建议、社会对武汉大学的要求与期待、家长对学校的关切与希望。在窗口意识上,《武汉大学报》作为展现武汉大学形象、反映学校精神风貌的窗口,内容选择上力求通过聚焦报道教学科研一线动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过程等来反映了武汉大学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例如,在《武汉大学报》第784期(1999年1月30日)头版报道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揭晓,武汉大学获奖成果数再局全国第三;再如《武汉大学报》第926期(2003年3月7日)头版报道了朱英国主持完成的一项科研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等。《武汉大学报》也专门开设了珞珈群星、教改视野、学科主页、院系视点、成才在珞珈等栏目来展现武大师生的风采。[4]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大学报》不仅注重文字的力量,应时所需开设了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的栏目,同时还擅长融合镜头语言,精妙地兼顾摄影的元素,使报道内容既富有深度又兼具视觉冲击力,展现了多媒体叙事能力。

报刊运营机构

《武汉大学报》由武汉大学设立的《武汉大学报》社负责运营。该报社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素质高的专职采编团队。现有专职人员8名,其中3人年龄在50岁以上,3人介于30至40岁之间,2人为30岁以下。团队职称分布较为均衡,副高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人。此外,团队中还有2名在读博士生和3名在读硕士生。这种师生联合办报的模式,与一些高校完全由学生或教职工运营校报的方式有所不同。

目前,《武汉大学报》提供纸质版和网络版两种形式。纸质版的策划、采写、编辑、出版与发行,以及网络版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均由报社负责。由于《武汉大学报》没有独立官方网站,网络版内容主要通过武汉大学新闻网和校报电子报平台发布。

《武汉大学报》社隶属于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具体职责[5]如下:

新闻采编与发布:负责《武汉大学报》及武汉大学新闻网的新闻采访、编辑、出版与发行工作。 对外宣传:承担对外宣传报道的采写任务。

网络运营与维护:负责新闻网与校报电子版的日常运行和技术维护。

业务培训与交流:参与各单位宣传员及教工通讯员的培训和业务交流。

学生团队管理:指导学生记者团,并负责学生发行员、编务人员及勤工助学学生的管理;为研究生助管等实习生提供指导和培养。

奖项评选与报送:负责各类新闻奖项和学术论文奖的评选与报送工作。

行业协会工作:承担中国高校校报协会的相关工作,并履行湖北省高校新闻协会会长单位的职责。

监管与报纸核验:按要求完成上级部门的业务检查和报纸核验工作。

《武汉大学报》社通过专业团队的高效管理,保障了校报的顺利运营。报社不仅在校内外宣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还通过学生记者团的培养和行业协会的交流,为未来新闻人才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刊评价

多年来,《武汉大学报》坚持围绕中心、深入基层、贴近师生,努力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受到师生、校友和业界好评,发表的作品被校外媒体大量收录、引用和转载,多次获评全国高校优秀校报;武大新闻网入选全国高校百佳网站、中国高校十佳新闻网站;每年获得全国和湖北省各类新闻奖项20余件;新闻业务工作始终走在全国高校前列。截至2024年9月,《武汉大学报》共发行2726期(含《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报》《测绘科大报》《湖北医科大学校报》)。《武汉大学报》辉煌的办报历史与成就奠定了其在武汉大学历史、中国高等教育历史、校报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4]

首先,《武汉大学报》是社会历史的见证者。自1919年创刊以来,《武汉大学报》见证了武汉大学从自强学堂到现代高等教育机构的转变,记录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历史时刻。它不仅是武汉大学的机关刊物,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武汉大学报》所记录和传播的武汉大学在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的进展,如最新研究成果,学分制、三学期制等学制改革等,这些内容对学术界、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教育改革。此外,在重大社会事件和变革时期,《武汉大学报》也发挥了记录者的作用。如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时期的报道,并展现了当时武汉大学师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武汉大学报》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武汉大学报》承载并传播了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文化和精神。同时,通过记录和发表众多学者、教育家、政治家的言论和思想,《武汉大学报》对校园文化乃至更广泛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武汉大学报》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校园内的主要信息传播媒介,《武汉大学报》及时向师生和社会传递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信息,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提升了武汉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尤其是经《武汉大学报》网络版的上线、与武汉大学新闻网实现“报网融合”、《武汉大学报》历史报纸数据系统的建立,《武汉大学报》的信息承载力与传播力不断拓展,由纸质化向数字化的转换,为历史资料的保存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和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数字资源。

总体而言,《武汉大学报》的历史地位不仅体现在其作为武汉大学官方刊物的角色上,更在于它作为教育、文化、社会和学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记录者的角色。它的历史地位是多维度的,对武汉大学乃至中国的教育和文化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笔底波澜 纸上春秋-武汉大学新闻网. news.whu.edu.cn. [2024-11-13]. 
  2. ^ 百年校史-武汉大学. www.whu.edu.cn. [2024-11-13]. 
  3. ^ 《武汉大学报》历史报纸数据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武汉大学新闻网. news.whu.edu.cn. [2024-11-13]. 
  4. ^ 4.0 4.1 4.2 "笔墨写春秋——《武汉大学报》创刊105周年专题展”展出的相关档案文献资料。
  5. ^ 机构设置-武汉大学党委宣传部. xcb.whu.edu.cn. [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