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talk:汉字姓氏
本模板依照页面评级標準无需评级。 本Template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
|||||||||||||||||||||||||||
---|---|---|---|---|---|---|---|---|---|---|---|---|---|---|---|---|---|---|---|---|---|---|---|---|---|---|---|
|
关于模板:百家姓征求意见
姓氏 | |
羿姓 | |
百家姓第210位 | |
26: | 荀羊於惠 甄曲家封 |
27: |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
28: |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
堂号 | 羿氏堂 |
郡望 | 羿家郡 |
写法
| |
先前看到百家姓的姓氏页面中,为了仅显示前后几行的百家姓内容,曾有编辑单独做了Template:百家姓01到Template:百家姓71,使用起来十分不便,也不利于整体维护(修改任何一点内容都需要同时修改71个模板)。
于是新制作了一个模板:百家姓,自动查询姓氏所在行与次序,新增了拼音、堂号、郡望等内容,且对于繁简有别的姓氏进行区分。
例如以下代码显示如右,其中堂号、郡望为虚构,更多例子见模板:百家姓文档页面。
{{百家姓
|姓氏=羿
|拼音=Yì
|堂号=羿氏堂
|郡望=羿家郡
}}
询问大家的意见,对新模板是否还有更多意见?之后我会将其应用至所有百家姓页面内……—∰ 黑目观世界 ⌘ 2011年1月21日 (五) 05:18 (UTC)
- 一点是,不在百家姓里的姓怎么办?二是为何只用拼音?置台湾用户于何地?--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1年1月21日 (五) 06:53 (UTC)
- (:)回應,因为这个模板最初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自动根据姓氏而显示其在百家姓中的位置,避免现在的复杂情况,便于统一编辑。如果是需要显示其他姓氏的话,恐怕得另建一个模板,我现在着手弄弄。加注音符号不难,目前社群内有没有关于注音方面的共识?--∰ 黑目观世界 ⌘ 2011年1月21日 (五) 10:24 (UTC)
- (!)意見,刚刚翻看了先前的讨论,关于注音的争论真够复杂啊,还有粤语注音的问题。而姓氏中偏僻字和异读字出现的频次太多了,感觉不得不进行注音,那目前,我就改成同时显示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吧。PS:中文维基中有没有自动转换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的模板?像我这样的很多人通常只会一种。前些日子我把英文维基那边可将汉语拼音自动转为国际音标的模板:IPAc-cmn一套全都搬了过来,类似的模板用起来很方便。--∰ 黑目观世界 ⌘ 2011年1月21日 (五) 11:03 (UTC)
- 我刚参考Template:IPAc-cmn创建了Template:Pinyin-zhuyin和Template:Zhuyin-pinyin两个模板,能够完成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间的相互转换。不过编的时候比较仓促,如果发现bug的话可以跟我说。--Stevenliuyi (留言) 2011年1月22日 (六) 01:33 (UTC)
- (:)回應,太感谢了!一会儿试试,顺便学学注音符号。--∰ 黑目观世界 ⌘ 2011年1月22日 (六) 01:48 (UTC)
- 我刚参考Template:IPAc-cmn创建了Template:Pinyin-zhuyin和Template:Zhuyin-pinyin两个模板,能够完成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间的相互转换。不过编的时候比较仓促,如果发现bug的话可以跟我说。--Stevenliuyi (留言) 2011年1月22日 (六) 01:33 (UTC)
- (!)意見,刚刚又发现一个问题,姓氏方面,粤语区、台湾、海外中文圈,很多已经习惯使用威妥玛拼音等方式进行拼写了,作为自己的姓名,这种习惯很难被一时地更改(例如,曾给我们班上课的一位来自台湾的教授,“支”姓就写为“Chi”),各个地区也都完全习惯了,即便奥运会上目前好像也不会硬要求必须用汉语拼音进行罗马式拼写,会尊重其本人写法的。我目前所想,对于姓氏模板,上方同时标注官方的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上下并列,便于与字能够对齐),然后在下面如同英文版那边标注汉语词汇一样,可选地允许进行其他方式注音。这样如何?--∰ 黑目观世界 ⌘ 2011年1月22日 (六) 01:48 (UTC)
- 已经大幅度修改,见[1],可以显示不在百家姓里的姓--UAL55 (留言) 2011年1月22日 (六) 09:31 (UTC)
- (:)回應 多谢!有个小问题,《百家姓》最后一句“百家姓终”这四个字不应该算入百家姓之中,“家”和“终”本身已和前面重复。我当时查了很多文献,都说数目一共是504个,按照这个数目,最后这四个字不记入百家姓,查的几本百家姓的书也都不会介绍“百姓 (姓氏)”和“姓姓”。
- 当时那几个次序模板我制作得仓促,其实除了明显的几个繁简不同的姓氏都做了处理外,还有例如百家姓中所指的那个台姓,一直就写为“台”,这种繁简问题没有来得及处理(因为没收集全类似情况),我会在对所有百家姓进行应用模板的过程中将类似的繁简问题找出,再修正那几个次序模板。--∰ 黑目观世界 ⌘ 2011年1月22日 (六) 12:25 (UTC)
- 已经大幅度修改,见[1],可以显示不在百家姓里的姓--UAL55 (留言) 2011年1月22日 (六) 09:31 (UTC)
- (~)補充 报告进度,模板基本完毕。可以进入模板:姓氏看效果,上面Stevenliuyi朋友制作的拼音和注音转换模板固然很简洁,但还需要手工分割声母、韵母,我一狠心就直接整了个全部可能拼音和音调的转换表,见模板:Pinyin2zhuyin。正在根据中文姓氏罗马字标注、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中的读音和郡望整理。百家姓前100个(到尹姓)均已完成,今天白天还有些事儿,晚上回来后尽量把剩余的400多个姓完成。--∰ 黑目观世界 ⌘ 2011年1月23日 (日) 03:12 (UTC)
- 在下倒是建議不設拼音,否則應添加粵語拼音。—ATRTC 2011年1月23日 (日) 11:31 (UTC)
- 模板可顯示粵語拼音,亦不強制要求漢語拼音,個人認為現時安排可接受。--Gakmo (留言) 2011年1月24日 (一) 11:04 (UTC)
- 在下指的是模板頂部。—ATRTC 2011年1月24日 (一) 11:45 (UTC)
- 此邏輯不可取:如果加入漢語拼音會導致有人要求添加粵拼,那麽加入注音符號同樣會導致有人要求添加台湾方言音符号。——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月24日 (一) 18:24 (UTC)
- 模板可顯示粵語拼音,亦不強制要求漢語拼音,個人認為現時安排可接受。--Gakmo (留言) 2011年1月24日 (一) 11:04 (UTC)
謝謝回覆。我的意思是加了粵語,會不會引來其他方言的拼音?在「沒有拼音」與「僅漢語加國語拼音」之間,我選擇後者。--Gakmo (留言) 2011年1月24日 (一) 15:32 (UTC)
- 粵語是香港和澳門的官方語言。既然已經列出大陸和台灣的拼音方式,同樣身為大中華地區的一份子的港澳的拼音方式豈能忽視?況且,粵語不單通行於粵港澳,亦是大部分海外華僑的母語。就算將粵語視為方言,但亦異於吳語等方言,因為那些方言使用者並不會以其方言作為自己姓氏的拼音,而是採用現代標準漢語的拼音方法,反之以粵語作姓氏拼音的卻大有人在。因此,在下認為排除粵語是不智的。—ATRTC 2011年1月25日 (二) 09:59 (UTC)
- 以粵語作姓氏拼音的香港人都是採用香港政府粵語拼音,但這套拼音沒有統一標準,添加有難度。--Gakmo (留言) 2011年1月26日 (三) 10:05 (UTC)
- 那倒不如不添加任何拼音,反正維基百科亦非維基詞典。—ATRTC 2011年1月26日 (三) 12:32 (UTC)
- 以粵語作姓氏拼音的香港人都是採用香港政府粵語拼音,但這套拼音沒有統一標準,添加有難度。--Gakmo (留言) 2011年1月26日 (三) 10:05 (UTC)
姓氏 | |
赵姓 | |
百家姓第1位 | |
1: |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
2: |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
堂号 | 半部堂 |
郡望 | 天水郡 |
- (:)回應,是的,感觉基于现代标准汉语的中文维基百科,大字部分标注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足矣。前几天和Ws227一起增加了更多的写法和拼读,完整版本如右,点击展开,就可以看到有一堆写法和拼写方式。--∰ 黑目观世界 ⌘ 2011年1月24日 (一) 19:01 (UTC)
- 黑目啊,你這個模板做得怎麽有點像山寨版HTML萬年曆?——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月24日 (一) 18:26 (UTC)
- (:)回應 呵呵,是么?{{百家姓01}}等模板原本就是如此配色,我尝试了下,没怎么敢改,制作了,试了试放进去也不太协调,更担心图片太多、格式太复杂会造成对一些老旧小浏览器上的问题。
- 说实话,我最近一年都处于“审美不自信”期间,因为先前做过太多花里胡哨的海报和网页界面了。过去用过好多CSS方法,我现在都不置可否,不敢拿到wiki上来……这几天,我整几个风格的配色给大家看看吧。--∰ 黑目观世界 ⌘ 2011年1月24日 (一) 19:01 (UTC)
- 其实就是太“花哨”了。不是真花哨,而是那种……看到以后不由自主地想把鼠标移上去看看会不会出提示框的那种感觉。不知阁下能感受到吗?——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月24日 (一) 19:35 (UTC)
- 太好了,顶端的拼音去了,看起来就舒服多了。不然跟识字课本似的。——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1月26日 (三) 08:51 (UTC)
- 姓字可以不要,顶端已经有姓氏两字了。
有些姓氏郡望,堂号甚多,只此模板皆只显示一个,十分不妥。不如去掉这两个,加上“出于何姓” --玖巧仔●□留言 2011年1月27日 (四) 01:09 (UTC)
- (:)回應 现在堂号、郡望并非只能显示一个,可见赵姓页面,反而是“出于何姓”的情况更多、描述更复杂。比如王姓,堂号一般只有“三槐”、“槐阴”,郡望最多可以收集7个,而“出于何姓”至少得这样写:姬姓、妫姓、子姓、田姓、献子之后、燕太子丹之后、少数民族改姓、自改性。
- 或许应该是这样一个道理:“出于何姓”意味着有几个分支,而只有其中某几个分支可能发展成为“郡望”(在一些古籍之中,郡望通常是唯一的,各地同姓者即使并非来自该处,也会因本姓的繁华所在地而自诩),他们又通常采用同样的堂号。(当然也有其他情况。)
- 还有一个原因是,堂号、郡望这些东西,切实地发生在可以考证的古代(至少汉朝以后,也在变化,很多姓甚至是清朝才有的堂号),而“出于何姓”,事件发生时间多是先秦、远古,即便有记载,也是众说纷纭、家族传说的,比如“蒋姓出自子姓,为商朝皇室后裔”,商朝的事儿连司马迁恐怕都说不清楚吧,可靠性很差,只能作为一种说法记录下来。--∰ 黑目观世界 ⌘ 2011年1月27日 (四) 08:47 (UTC)
- 其实,先秦的姓总共只有二十几个。田氏乃出于妫姓,燕太子丹为姬姓。古代有专门记载姓氏来源的资料,像世本,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二十四史也会提到姓氏的来源,现代的姓氏资料也都是引用这些古籍的内容。
现代的姓氏几乎全部源于周朝,周朝有蒋国,查一下蒋国的始祖是谁的后裔就知道蒋姓出自何姓了。
正是因为郡望堂号是后起的,他的兴起就是用来辨别来源已经不再单一了的同姓人。而郡望堂号相比出自何姓来讲,只能概括同姓一小部分人,远没有出自何姓来得全面,您认为呢?还有一点,现代哪怕来源并不单一的姓氏,往往也都会追溯至这个姓氏主要源头。 --玖巧仔●□留言 2011年2月6日 (日) 00:44 (UTC)
- 劳驾在堆这个模板之前先把各个姓氏完善纠正一下,很多内容,尤其是某些姓氏来源根本是瞎扯淡,一点来源都没有。——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月29日 (六) 12:09 (UTC)
- (:)回應 这一点虽然我也在零散做一些,但苦于手头没有很好的可靠来源(或者说,已有的来源中也是众说纷纭),很难去广泛“纠正”。我个人能够完成这样一个简单的模板,却无力去为百家姓中504个姓一一考究论证,维基百科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行,你我都是参与者!共勉。--∰ 黑目观世界 ⌘ 2011年1月29日 (六) 12:23 (UTC)
- 劳驾在堆这个模板之前先把各个姓氏完善纠正一下,很多内容,尤其是某些姓氏来源根本是瞎扯淡,一点来源都没有。——星光下的人 (留言) 2011年1月29日 (六) 12:09 (UTC)
- 关于这款模板 的细节方面。以我个人的立场来看,似乎不需要在模板中列出这么多姓氏出来。一行八个足矣。配色方面可稍显古朴,可对照“姓氏”小作品模板的用色。
那个大大的姓可以去掉,再将读音以小字号显示于此,更直观些,放进折叠面板并不好。--玖巧仔●□留言 2011年2月6日 (日) 00:54 (UTC)
鏈接匹配不精確
在西門姓條目中,模板中的「西門」鏈接未加粗加黑。蓋因其鏈至簡體的「西门姓」,而條目名卻是繁體的「西門姓」。--無瘋子 說胡話 癲狂史 2019年11月10日 (日) 19:06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