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FradonStar/关于中文方言维基百科
本文是一篇论述,是FradonStar对维基百科现存的方言百科全书项目的一些自己的看法,本文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并不求所有人都接受;如果各位编辑在看到我的论述后有任何意见或反对说法,欢迎与我理性探讨,我会秉持求同存异的精神与各位友好交流。
简而言之,本人认为,维基媒体中文方言类别的百科全书项目存在的意义微乎其微,与其建立“百科”,不如全力制作“词典”。
现在的维基百科内,使用中文的编辑们(尤其是熟悉本地方言的编辑)在不同方言的领域进行了努力的开拓,建立起诸如闽南语维基百科、闽东语维基百科、吴语维基百科等项目,并进行了努力的建设。最初,我作为一个以闽东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人,对这类百科的内容是非常好奇且高兴的,因为我也对方言有着深厚的感情(甚至期待着有朝一日中国大陆能像台湾那样对各地的方言实行严格的立法保护)。然而,在阅览了大量条目之后,我却发现闽东语维基百科的条目似乎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并开始怀疑这种百科存在的合理性。在此,我以闽东语维基百科(以下简称cdowiki)为例,罗列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与认为它存在价值极低的理由:
- 从根本上说,cdowiki的受众数量实在太小。不论是中国大陆、台湾还是马来西亚等有使用闽东语的国家和地区,闽东语都只是一个方言而非书面化、普世化的语言(这也将之与粤语等汉语系支流、且已形成体系的语言区分开来,我从不反对这类语言设立百科全书项目),我是个接受了中国大陆九年义务教育以及后续高中教育的汉语使用者,读了十二年(还没算上幼儿园的启蒙认知)的语文课,現代標準漢語(普通话)是我不容置疑的第一母语。我对语言的所有理解都是基于汉语的逻辑与文法;而闽东语是我从小到大耳濡目染才得以学会的,在表达上我更倾向于说而非写,将这种已经口语化几百年的语言书面化并做成条目,哪怕是像我这样的闽东语的使用者,阅读起条目都会非常困难,说明它没有一个基本的群众基础;而对于那些未接受良好教育、以闽东语为第一母语的人来说,他们就更没有办法阅读闽东语的任何条目了,或许做成有声条目会好一些,但是以他们的兴趣与见识,真的会在维基百科上浏览条目、了解或编辑内容吗?显然是不会的。既然所有阅读cdowiki的用户都会标准中文,那他们为什么不去范围更广、质量更有保障的中文维基百科去了解他们所需要的内容呢?所以,闽东语维基百科缺少一个良好的群众基础,也几乎没有存在成为一个百科的意义。
- 从建设上说,cdowiki缺乏中英文维基百科这样成体系、行之有效的管理系统,容易偏离维基百科最基本的初衷。我没有任何针对这些百科的编辑的意思(我自己也希望为这种项目做贡献),但不管是什么中文方言类的百科条目,受该方言使用人数的限制(更别提这些使用者还有多少能上维基百科了),对条目的编辑与审查都是难以把控的,可能一整个百科的实际运营者不过寥寥数人,甚至无法形成一个真正的社群。因此,在建设百科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原创研究、未能察觉的破坏等种种问题,而这些百科的管理力度远远无法达到像中维这样有力,从而使这类维基百科项目存在价值极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设者们在对百科的耕耘过程中,不展现出相应的地方主义色彩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这种情况下,说这种问题有影响吧,条目还不一定会有人看,说它没有影响吧,那也总不能放任不管,却也几乎没有一个合理的制衡手段,所以这类百科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 从语言内部来说,闽东语过分“散装”,以“闽东语维基百科”称呼这个百科项目本身就很荒谬,而闽东语现有的体系更是空中楼阁,空有学术皮囊却没有普世价值。在语言学分类中,闽东语系作为一个庞大的语言分类单元,它可以按地域分为“侯官片”“福宁片”“蛮讲”;而细分下去,每个县又都有自己的方言,我作为福宁片方言的使用者,在走过宁德全市的各个县份后,却发现自己连隔壁县的方言都只能一知半解,更别提来福州之后完全无法与福州的朋友用方言交流了。一个内部差异如此之大的方言,以它为基础所建立起的百科全书就更加缺乏受众了,如果不看汉字版本的cdowiki,那些罗马拼音让我更觉得像是在阅读天书,而切换到汉字版本呢,你说我是看那些“闽东语”理解的条目内容,不如说我是看到这些散装的汉字之后才了解的条目大意(就像中国人看日文,哪怕不懂日语也能知道只言片语的大概意思一样),所谓的“平话字”并没有任何群众基础可言,所有需要阅读cdowiki条目的读者和编辑在阅读之前必须系统性地学习闽东语的罗马拼音方案才有可能看懂,而如果学得不精,还要逐字逐句看,慢慢地理解,那岂不是浪费太多的时间?更何况,我作为闽东语的使用者,我想贡献内容却无从下笔,这也实在是一种不好受的滋味。
- 虽然百科不适合这类语言,但词典依然适合。方言的意义在于它的历史文化之厚重,且在现在现代汉语高度普及的情况下有消亡的风险,亟需传承。不论是闽东语也好,其他中文方言诸如吴语、闽南语之类的方言都好,现在它们的受众日渐式微,汉语方言的使用者们若不是以标准汉语为第一语言,那么就是因缺少教育而目不识丁的老一辈人,所以,可以认为所有这些中文方言维基百科的编辑、读者,使用汉语的频率是远高于这些方言的。所以,与其以百科的形式将这些内容写成语言独立、体系独立的“条目”,不如以词典的形式将它们收录为“词条”。在这些语言的词典当中,其项目的语言依旧应当是标准中文,而把方言局限到词条的内容当中,每个词条都至少要有标准汉语的翻译与简要解释(以免方言存在的特定字词中文里没有),而词条内容可以完全使用闽东语(且可以以标准的福州话为主),闽东语特有的词汇或者词条可以以汉语解释词条主题,而汉语词汇则以闽东语的解释为主,而闽东语的内容也以鼓励加入标准汉语翻译为宜。像闽东语这样“散装”的语系,完全可以像共享资源的文件简介那样设计模板,让一个词条中可以展示不同类别的闽东语内容,也不必做到和主要的内容完全一样(就像同一个条目在中维与英维可以有差异、不必完全相同一样),举个例子,如果福清的编辑可以以福清话更好地表述某个以福清为主的主题,那此词条可能福清话占多,如果其他地方的方言能更好地描述的话亦是如此。而这么做,从受众上看,闽东语的使用者能更明晰词条主题的内容,更有信心做出编辑,也不会造成使用当中的误解,而非闽东语使用者更能阅读词条、理解内容,非但可以扩大这一语言的影响力,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若有疑问可以更好地提出,而不用担心囿于语言能力而无法提问;从管理上看,非闽东语却熟悉站务的编辑也可以成为网站管理员,对站务的维护更方便、高效;从语言本身来看,这样照顾了各个方言支流的用户与读者,也能合理化“闽东语”这一大标题。
综上,我作为一个闽东语的使用者,却无法自如地使用cdowiki的项目,难以信任cdowiki的权威性、准确性,读起条目也非常费解,所以我主张,维基媒体基金会可以改变对中文方言版百科的思考,不必为了保护语言而作意义甚微的冷门条目建设,而将投入到这些百科的资源尽可能地转移到相应语言的词典之上。最后,我重申,我并不要求每位编辑都认同我的观点,也欢迎各位路过的看官补充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意见,我欢迎、也衷心期盼收到各位编辑的宝贵意见。
另外的一些话:
- 我看到闽东语维基百科的用户甚至有主张把闽东语乃至汉字彻底罗马化为像越南语那样的形式,这种做法在我看来纯粹是无稽之谈。不论是像越南语那样越南语法中混入的法语、英语外来语词汇,还是像日语那样用自己的表音系统(片假名)去拼写外来语,我都觉得不如中文自己的表达形式好。那些试图在闽东语条目中做出类似越南语那样硬加外来语词汇进入条目中的做法是严重脱离现实的。汉语语言的构成自有一个体系,对汉语语系外的语言进行生搬硬套既无必要也无意义。(书写于2023年12月18日 (一) 19:1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