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份遗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25°00′09″N 121°32′37″E / 25.002386°N 121.543669°E / 25.002386; 121.543669

设立于文山景美运动公园中的十五份遗址纪念碑,以该处出土的巴图石器为造型

十五份遗址台北市文山区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遗址,年代约在距今2500-1800年前,可能属于植物园文化或同期其他文化[1],为文山区唯一一处石器时代的遗址[2]。十五份遗址最早于1928年台北帝国大学开设整地时被发现,该校教授移川子之藏对出土石器进行研究,将其归属于新西兰毛利人所使用的巴图英语patu石器,为台湾出土的首件巴图石器[2]。移川子之藏过世后无人继续研究该遗址,具体地点资讯也佚失。

2006年,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学员郑景隆从朋友处得到多件石器,为其家人在后院(现属文山景美运动公园)种植树苗时挖掘所得,在社大教师与考古学者协助下深入研究,证实为十五份遗址所出土之石器。文山社区大学进而向台北市文化局申请登录石器的出土的地点为考古遗址,惟文化局探勘后认为出土位置不够明确,只能认定为疑似遗址,未能正式登录[3]。此外文山社大也发起连署在该地设立十五份遗址纪念碑[4],2015年4月,立碑工程开工[5],纪念碑包括一高达1.62米的巴图造型石碑与说明牌[6],于同年5月完工[7],并于隔年(2016年)5月举行揭幕仪式[8]

研究历史

早期研究

十五份遗址最早于1928年4月台北帝国大学建校整地时,在台北州文山郡十五份地区的一座山丘中被发现,该校土俗人种学教室(今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前身[9])教授移川子之藏研究比对后,认定出土石器属于毛利人南岛语族所使用的巴图英语patuパツ)石器(“巴图”在毛利族语言的原意为外形扁平的器物[10]),为台湾发现的第一件巴图石器,他于1934年在《台北帝国大学文政学部史学科研究年报》发表论文〈「パ .」を繞る太平洋文化交涉問題と臺灣發見の類似石器[1],将此遗址中发现的巴图石器与南太平洋各地发现的巴图石器比较[9],并以当地地名“十五份”将遗址命名为十五份遗址[8]。遗址出土的多件石器均交由台北帝国大学收藏,其中五件为中村孝三与白仓氏发现,一件为移川子之藏发现,另还有三件发现人未知,其中两件为1934年6月登记收藏,另一件为原本漏登记,直到1956年才由宋文薰教授补登记的巴图石器[1]。移川子之藏过世后,十五份遗址的具体位置资讯佚失,经多位学者寻访均未果[2]

重新发现

1980年代,居住在文山区的周家人在后院(位于文山景美运动公园现址)种植树苗时,挖出多枚石器,送到台湾大学鉴定后没有得到结果,遂将石器弃置于门下作为门挡。2006年,周家女婿余让尧因友人郑景隆喜好研究玉石,而将这批石器赠与他[2][11],郑景隆为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学员,将石器携至考古学课程课堂,在教师周述蓉与社大校长唐光华协助下[9][2],延请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者刘益昌、台湾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黄士强与台北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教授李干朗等考古学者鉴定,确认石器为十五份遗址出土,包括六件巴图石器与十九件两缢型网坠[10],其中网坠为绑于渔网上以增加重量的石器,巴图石器则功能不明,可能为农耕用具[1],也可能为祭祀时使用的仪式用具[2],台湾北部与南部均有巴图石器出土,南部出土的较大,北部的则较小,郑景隆持有的石器中有一件为台湾已知最小的巴图石器,仅13公分长[12]、6公分宽[13]。以出土石器判断十五份遗址的年代归属,学者认为较有可能属于是植物园文化或同期的其他文化,但也可能属于圆山文化晚期的土地公山类型,因未有发现陶器而难以完全确定[1]

郑景隆将这批石器捐赠给中央研究院[9],并创立十五份遗址研究社以继续该遗址的研究[14],他将研究结果撰写为〈台北市文山区十五份遗址与相关器物研究〉一论文,为台湾首篇由社区大学发表的毕业论文[14],进而成为文山社区大学首位写完论文毕业的学员[15]。文山社大开办十五份遗址研讨会[9]、开设“文山学”的在地文史课程[8]、在区内学校演讲等以向在地民众介绍该遗址,,另外也向台北市文化局申请正式登录十五份遗址,并提出将文山景美运动公园改称为“十五份遗址纪念公园”的想法[13],但文化局探勘后认定出土位置不够明确,现场已因设立公园而被破坏,未有发现其他文物[9],且不能排除其为二次堆积的可能[1],故无法列册为遗址[3][16]

保护与纪念

十五份遗址位于文山景美运动公园内,由于公园开发时将此处夷为平地,故难以得知20年前的石器原本出土于何处。经过郑景隆调查与比对地理位置与口述纪录推算的位置位于顺天宫旁的旧路上。而此处将开发地下停车场,因此要求台北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时能同时保护遗迹。

立碑

2009年4月,文山社大与十五份遗址研究所在网络上发起连署在石器出土的文山景美运动公园设立纪念碑[4],文化局表示若公园处同意即乐观其成[16],但至2012年仍因其为尚未确认的疑似遗址而无动作,引起地方人士不满[17]。2015年4月1日,纪念碑的设置工程开工[5],包含一长达1.62米的巴图石器造型雕像与文字说明版,4月22日,雕像的三个组成部分由屏东的工厂运抵现场,并灌入水泥组装[6],5月27日文化局派员验收,纪念碑设置完工[7],然因经费不足,文山社大直到隔年(2016年)5月才举行揭牌纪念活动[8]

图集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刘益昌. 十五份遺址:一段學術史的議題. 十五份遗址学术研讨会. 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 2008-08-23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2. ^ 2.0 2.1 2.2 2.3 2.4 2.5 周述蓉. 後院種樹 寶藏入懷. 人间福报. 2007-11-17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3. ^ 3.0 3.1 何文贤. 學習型城市網電子報第61期.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2013-12-10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0). 
  4. ^ 4.0 4.1 易俊宏. 文山區十五份遺址立碑連署活動.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2009-04-28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5. ^ 5.0 5.1 郑景隆. 十五份遺址立碑工程進度追蹤(上). 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 2015-06-15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6. ^ 6.0 6.1 郑景隆. 十五份遺址立碑工程進度追蹤(中). 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 2015-06-15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7. ^ 7.0 7.1 郑景隆. 十五份遺址立碑工程進度追蹤(下). 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 2015-06-15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8. ^ 8.0 8.1 8.2 8.3 庄琇闵. 十五份遺址 文山社大立碑紀念. 联合新闻网. 2016-05-10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2). 
  9. ^ 9.0 9.1 9.2 9.3 9.4 9.5 周美惠. 北市後院種樹 挖出十五份遺址. 联合报. 2007-03-27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10. ^ 10.0 10.1 十五份遺址見證台北盆地史前文化,李文英要求市府撰文立碑紀錄出土過程. 联合报. 2009-08-20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11. ^ 陈芃. 十五份遺址立碑 見證台北新石器時代. 中国时报. 2016-05-08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1). 
  12. ^ 周美惠. 《台灣有50件》巴圖 南太平洋民族的武器. 联合报. 2007-03-27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13. ^ 13.0 13.1 石文南. 十五份遺址 現身景美運動公園. 中国时报. 2008-09-17. 
  14. ^ 14.0 14.1 邱绍雯. 〈台北都會〉篆刻頑童愛上考古 探索十五份遺址. 自由时报. 2009-04-21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8). 
  15. ^ 江昭伦. 北市社大20週年 參與人數成長百倍. 中央广播电台. 2018-08-20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8). 
  16. ^ 16.0 16.1 钱震宇. 出土石器立碑 明討論可行性. 联合报. 2009-08-20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1). 
  17. ^ 陈仕汉. 十五份遺址立碑 政府牛步化 (PDF). 小世界大文山社区报. 2012-04-27 [2019-02-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