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玉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严玉英噶玛兰语Aing banday,1938年),出生于花莲县丰滨乡立德部落泰雅语Kodic[1]:40,于2021年经中华民国文化部认定为重要传统工艺“噶玛兰族ni tenunan tu benina香蕉丝织布”的保存者[2]。噶玛兰族复兴运动先驱偕万来遗孀。

生平

1938年生于立德部落,父亲严阿日是加礼宛社[3]。1955年她与年长七岁的偕万来结婚并随之居住于丰滨,三年后,偕万来结束丰滨乡公所的职务,遂举家迁回新社定居,那年严玉英28岁[4]

1988年严玉英和偕万来返回宜兰加礼宛社故地,听闻伯母偕高阿梅提及过去噶玛兰人曾穿着香蕉丝布制成的衣服,而且穿着那种衣服代表着一定的社会地位,由于当时已经不见有人能事香蕉丝织布,严玉英为此感到讶异[5]

2001年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举办“马偕博士收藏台湾原住民文物展”,当中展出一件噶玛兰族女子礼裙标本给予严玉英很大的感动,更坚定她复振织布的决心[6]

从事噶玛兰族香蕉丝织布工艺复振

尔后,严玉英回到新社部落,和先生一同拜访部落长辈朱阿比(Abi)、潘乌吉(Ibay)、潘阿玉(Ayok)等人,试图从童年记忆中找回传统的香蕉丝织工艺[5]。一开始,严玉英和潘乌吉(Ibay)学习,包含地机织布,并于2005年成立“新社香蕉丝工坊”[1]:38。据严玉英所述,在复振传统工艺之初,已经没有人在织香蕉丝布,所以凭着部落里的老人儿时所见阿妈织香蕉丝的印象,着手试做,经历多次失败以后好不容易才摸索出成果。而且当时传统地织机的整经架已经佚失,故用四根柱子直接插在泥地上整经[6]

现在严玉英不仅熟稔噶玛兰族香蕉丝编织的完整工序,也掌握且能引介工具和技术的族语名称,在砍割香蕉树、取香蕉瓣膜、刮香蕉丝、织布等程序之前,能以酒行paspaw(敬献礼)仪式祈求祖灵庇佑,显示她对技术及其文化内涵皆有充分的掌握[7]

成就与荣誉

  • 2021年5月经中华民国文化部认定为重要传统工艺保存者,亦即俗称“人间国宝”[8]
  • 2021年8月获颁“世界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联盟(World Indigenous Nations Higher Education Consortium, WINHEC)”原住民智慧耆老奖[9]

参考文献

  1. ^ 1.0 1.1 小海. 香蕉絲藝師-嚴玉英. 乡间小路. 2017-12, 43 (12). doi:10.6707/agri.201712_43(12).0004. 
  2. ^ 文授资局传字第11030052822号
  3. ^ 杨功明. 「一人尋根,全族尋根」-論偕萬來與噶瑪蘭族文化復振. 国立东华大学族群关系与文化学系. 2011: 43 [2023-04-22]. 
  4. ^ 陈淑华. 《噶瑪蘭族》第參部‧重現─祖先!請聽我們唱自己的歌. 兰博电子报 (127) (宜兰县立兰阳博物馆). 2006 [2023-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6). 
  5. ^ 5.0 5.1 花孟璟. 傳承香蕉絲織布 嚴玉英獲頒「人間國寶」. 自由时报. 2021-09-29 [2023-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7). 
  6. ^ 6.0 6.1 颜怡今. 將耆老腦海裡的記憶變成技藝 香蕉絲編織工藝的復振與傳承. 传艺Online. 2021-08, (137) [2023-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7. ^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噶瑪蘭族ni tenunan tu benina香蕉絲織布. 国家文化资产网. [2023-04-22]. 
  8. ^ 杨惠芳. 原民人間國寶張鳳英、嚴玉英獲殊榮. 国语日报. 2021-05-25 [2023-04-22]. 
  9. ^ 林有清. 2原民獲國際智慧耆老獎. 中华日报. 2021-07-30 [2023-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