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垣护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垣护之
出生395年
后燕
逝世464年
南朝宋
职业南朝宋将领

垣护之(395年—464年),彦宗略阳桓道人,南朝宋将领,曾三度参与元嘉北伐,并参与讨平刘劭、刘义宣及刘诞的内乱。垣护之在宋官至豫州刺史。

经历

三次北伐

垣护之家族留在北方,祖父垣敞前秦任职,后入后燕,并随南燕建立者慕容德迁到青州。刘裕灭南燕后,垣护之伯父垣遵及父亲垣苗逾城归降,其家族才南归晋廷。垣护之年少时倜傥,不拘小节,虽然矮小丑陋,但有气魄和才干,坚强果敢。在晋时曾于义熙十一年(415年)跟随刘裕征伐司马休之,又当过世子中军府长史,兼行参军。刘裕篡晋建宋后,垣护之补奉朝请。宋文帝即位后以垣护之为殿中将军。元嘉七年(430年),宋文帝发起北伐,垣护之随北伐主帅到彦之北进,但到冬季面临北魏反击,战事失利,到彦之就想要撤退回师,垣护之写书进谏反对撤退,并建议派竺灵秀入援滑台(今河南滑县)以助守将朱脩之,到彦之则领大军直进河北,逼令虎牢、洛阳的魏军撤走,力谏不要放弃兵力无损、粮食充足及漕运畅通的青州土地[1]。可是到彦之不采纳,撤退时丢弃了大量军需品,造成大量物资损失。宋文帝却欣赏垣护之所谏,让他补江夏王刘义恭的征北行参军、北高平太守。后又补衡阳王刘义季的征北长流参军,迁任宣威将军、钟离太守[2]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垣护之随王玄谟北伐,玄谟进攻滑台时,护之率领百艘小船作为前锋,进据在滑台西南一百二十里的石济(今河南延津县东北)。至冬季,王玄谟仍无法攻克滑台,相反魏太武帝率领的援军将赶到,垣护之又驰书劝王玄谟请急攻。可是王玄谟并不听从,最终北魏援军击败围城宋军,玄谟连垣护之也未及通知就败返碻磝(今山东茌平县西南)。当垣护之知道时,魏军已经尽数俘获玄谟的水军大船,并在用三重铁链连起船只,意欲断绝护之归途。不过,护之乘着河水迅急顺水而下,每至铁链时都用长柯斧砍断,最终成攻突破封锁,只损失了一只小船。随后垣护之转与申坦据守清口(今山东梁山县东南)[3][2]

北伐结束后,垣护之转当江夏王义恭的骠骑户曹参军,戍淮阴(今江苏淮阴),加建武将军,领济北太守。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宋文帝发动第三次北伐,垣护之率二千兵随冀州刺史张永攻碻礉。当时垣护之先占据委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魏杜道儁伏连来支援,受阻于垣护之而被逼东走。后节度诸军旳萧思话派遣护之到梁山(今山东梁山)迎军,护之凭险抵抗魏将韩元兴所率的精锐骑兵,并斩杀他的都军长史和数十士兵,逼令韩元兴撤退。不过,碻磝久攻不下,思话即将退兵,却骗护之说沈庆之援军将至,让他在济口建桥。护之揣摩到他的意思,立即就分遣没军籍的壮丁去作,而不久思话撤退,就命护之率军到乞活堡防备追兵[2]

助平内乱

元嘉三十年春(453年),刘劭弑父即位,护之的驻屯地移往历城(今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不久武陵王刘骏起兵讨伐刘劭,护之率领部下驰赴。同年刘骏即位,是为宋孝武帝,为嘉奖垣护之,任命他督冀州青州之済南楽安太原三郡诸军事、宁远将军、冀州刺史孝建元年(454年),南郡王刘义宣等人起兵反抗孝武帝,垣护之妻弟兖州刺史徐遗宝亦参与,并写信劝护之加入。护之派使者向孝武帝报告,接着就留儿子垣恭祖守历城,自己亲率步骑兵进攻徐遗宝所在的湖陆(今江苏沛县北)。护之经过邹山(今山东邹山)时击破遗宝的兵戍,还未到湖陆六十里,遗宝就焚烧城池西走,转投豫州刺史鲁爽。垣护之接着获征召为游击将军,派到沈庆之那里参与讨伐鲁爽,并加辅国将军。四月,鲁爽被杀,垣护之转在柳元景率领下进攻臧质及刘义宣的联军,出镇新亭(今江苏南京南)。当时王玄谟正率军于梁山(今安徽和县南)与义宣等相持不下,玄谟以对方兵强而急欲增援,孝武帝于是命元景等人进兵南州(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垣护之所率水军首先出发,到达时即遇到来袭的庞法起,并大败对方。其时王玄谟写信给柳元景以西垒失陷,仅守东垒,兵力悬殊为由请求退守姑孰,元景不准并打算率领全部军队支援梁山。垣护之就建议元景分派军队去支援,元景认同其计策,于是给护之精兵,由他入援梁山。垣护之到后看见对方船舰多而密集,于是向玄谟献以火攻,最终垣护之在两军交战时派队主张谈等人去烧船,将船都烧毁,共波及刘义宣的船,令敌军崩溃[4]。垣护之接着率兵追击余众,直至到江州治所寻阳(今江西九江),因朱脩之攻下荆州治所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而退兵。同年八月壬申(9月15日),督徐兖二州豫州之梁郡诸军事、甯朔将军、徐州刺史,封益阳县侯,食邑千户[5][2]

屡历边郡

孝建二年十一月甲午(455年12月1日),垣护之改督青冀二州诸军事、甯远将军、青冀二州刺史,镇历城[6]。明年,进号甯朔将军,又进督徐州之东莞东安二郡军事。当时孝武帝认为以历下是要害之地,想将移青州治所也转移到历城,很多人都不同意,但垣护之表示青州一直都不是北魏的目标,反而每次侵扰都会取道历城,认同青冀二州并镇历城之举;又表示历城接近黄河能更好招纳归顺者及宣扬宋廷威风。最终孝武帝还是决定移镇[2]

大明三年(459年),垣护之获征召为右卫将军,在南归建康(今江苏南京)途中正正遇上竟陵王刘诞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起兵,垣护之就立即带领部曲加入沈庆之的讨伐军中。同年,刘诞起兵被平定后,护之改任西阳王刘子尚的抚军司马、临淮太守。大明四年(460年),以使持节督豫司二州诸军、辅国将军出任豫州刺史,兼淮南太守。不久又受命在沈庆之节度下讨伐西阳蛮。大明七年(463年)因罪被免官[2]

愤而离世

大明八年(464年),垣护之又获授太中大夫,但他还未接受就因儿子被流放岭南,愤而绝食去世了,享年七十岁,谥为壮侯[7][8]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年),更获追赠为冠军将军、豫州刺史。

性格特征

垣护之虽善战,但为人贪敛。任征北行参军、北高平太守时就因为私带违禁物而被系于尚方,很久才得寛恕。孝建二年(455年),刚于上一年讨平刘义宣的他就因论功挟私而遭免官。至任豫州刺史时又因聚敛太多,收了大量贿赂而被下狱免官[2]。 

家庭

祖父

  • 垣敞,前秦长乐国郎中令、后燕车骑长史

父亲

  • 垣苗,南燕京兆太守;晋太尉行参军;宋屯骑校尉


兄弟姐妹

  • 垣询之,护之弟,官至积弩将军,讨刘义宣时战死
  • 垣谅之,宋北中郎府参军

夫人

子女

  • 垣承祖,护之子,嗣爵。
  • 垣恭祖,护之次子,勇猛果敢,有护之之风。宋梁、南秦二州刺史
  • 垣袭祖,护之子,淮阳太守,被宋孝武帝所杀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宋书·卷50》,出自沈约宋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史/卷25》,出自李延寿南史

参考书目

  1. ^ 《宋书·垣护之传》载谏文:“外闻节下欲回师反旆,窃所不同。何者?残虏畏威,望风奔迸,八载侵地,不战克复。方当长驱朔漠,穷扫遗丑,况乃自送,无假远劳。宜使竺灵秀速进滑台助朱修之固守,节下大军进拟河北,则牢、洛游魂,自然奔退。且昔人有连年攻战,失众乏粮者,犹张胆争前,莫肯轻退。况今青州丰穰,济漕流通,士马饱逸,威力无损。若空弃滑台,坐丧成业,岂是朝廷受任之旨。”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宋书·垣护之传》
  3. ^ 《宋书·沈庆之传》:“玄谟自以退败,求戍碻磝,斌乃还历城,申坦、垣护之共据清口。”
  4. ^ 《宋书·臧质传》:“义宣遣刘谌之就质,陈军城南。玄谟留羸弱守城,悉精兵出战,薛安都骑军前出,垣议之督诸将继之。战良久,贼阵小拔,骑得入。刘季之、宗越又陷其西北,众军乘之,乃大溃。因风放火,船舰悉见焚烧,延及西岸。质求义宣欲一计事,密已出走矣。质不知所为,亦走,众悉降散。”
  5. ^ 《宋书·孝武帝纪》:“八月壬申,以游击将军垣护之为徐州刺史。”
  6. ^ 《宋书·孝武帝纪》:“十一月甲午,以大司马垣护之为青冀二州刺史”孙虨《宋书考论》:“护之不得为大司马,盖大司马僚佐也。护之传并脱。”
  7. ^ 《南史·垣护之传》:“明年,起为太中大夫,未拜,以愤卒。”
  8. ^ 《南史·垣荣祖传》:“伯父豫州刺史护之子袭祖为淮阳太守,孝武以事徙之岭南,护之不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