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大威德明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密大威德明王像(13世纪,波士顿美术馆藏)
宋代大威德明王像, 大足石刻, 四川, 中国

大威德明王梵语यमान्तक;拉丁转写Yamāntaka,藏语:རྡོ་རྗེ་འཇིགས་བྱེད། 亦称阎曼德迦(Yamantaka)、 怖畏金刚(Vajrabhairava)、大威德金刚,亦可直称阎魔敌汉传佛教东密台密认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藏密三大本尊之一,认为祂是文殊菩萨化身。文殊菩萨是宗喀巴本尊和宁玛八饮血中佛身部的本尊,因此阎魔敌在格鲁派宁玛派中,受到极大的尊崇。

字源

在梵文中,阎魔敌的名称(Yamāntaka)是由阎摩(Yama),主管死亡的神明阎魔,及antaka,意为终结者,两个字组成。因此它的意思是“终结亡神、胜伏死主”。

他另一个名号为梵语श्री भगवान् यमान्तक(Shri Bhagavan Yamantaka),意为“吉祥世尊、死亡的征服者”。其中,师利是神圣、吉祥之意,Bhagavan是世尊之意。

《文殊真实名经》一颂:怖畏金刚施(大)怖畏,因此又称怖畏金刚(Vajrabhairava),或吉祥大金刚怖畏尊(Shri Vajramahābhairava)。因其能降服恶魔,故称大威,又有护善之功,故又称大德

念大威德明王的咒有延寿的效果,因此位明王乃阿弥陀佛化身,阿弥陀佛即无量寿佛又称无量光佛,众功德聚于一身的大威德明王深具延寿力。

形象

面相

九面代表佛陀的九类教法。发上指向佛地之意思。

身形

大威德明王的一个特点,除了一些极密的不共法相外,是他一定以水牛为坐骑或是以牛头示现,这是源于阎魔敌镇伏阎魔水牛的神话。大威德明王的造像有六面、六臂、六足之形像,因此,又有“六足尊”之称。

也有三面六臂的阎魔敌和一面二臂的红阎魔敌与俱生怖畏金刚。

怖畏金刚是九面三十四臂十六足的形像,同时脸部成为牛面。面相九面代表佛陀的九类教法。发上指向佛地之意思。

东密五大明王

不动明王,中央镇守明王,毗卢遮那佛化身;降三世明王,东方镇守明王,阿閦如来化身;军荼利明王,南方镇守明王,宝生如来化身;大威德明王,西方镇守明王,阿弥陀佛化身;金刚夜叉明王,北方镇守明王,不空成就佛化身。[1]

藏传佛教

藏传大威德金刚唐卡形象
“鉴定与随从”,18世纪由一位不知名的藏族艺术家,的神Vajrabhairava。

藏密认为其是文殊菩萨忿怒相,属教令轮身,是事业的根本。于无上瑜伽部格鲁派中,与胜乐金刚密集金刚同为主要的本尊。宁玛派则认为是一切佛身的总集幻化,宁玛所依的红黑阎魔敌为忿怒罗刹面的阎魔敌与牛面怖畏金刚不同,主要的续典为《月密明点续》。藏传唐卡面相:九面代表佛陀的九类教法。发上指向佛地之意思。身体:三十四臂,再加身、语、意表菩萨佛的三十七道品,即为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记载

普遍传承依于藏王(松赞干布)语教而来的密法教授,而出有许多修阎曼德迦等法的成就者,直到如今虽未得见依此法的教师所著的释本,然而部分修法的笔录文字仍然存在。[2] 对大威德金刚,一世嘉木央活佛在一本叫《吉祥金刚大威德教法源流三界尊胜成就库》中有系统阐述,他认为,大威德金刚有十五个特点。

相关条目

参考

外部链接

注解

  1. ^ 《仁王经》
  2. ^ 青史
佛教密宗五大明王
东方:降三世明王 | 西方:大威德明王 | 中央:不动明王 | 南方:军荼利明王 | 北方:金刚夜叉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