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德·维多·路易·伐诺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奥古斯德·维多·路易·伐诺伊
Auguste Victor Louis Verneuil
出生1856年11月3日
 法国敦克尔克
逝世1913年4月27日
 法国巴黎
国籍 法国
知名于发明伐诺伊焰熔法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无机化学
早期伐诺伊用来合成红宝石的加热炉草图

奥古斯德·维多·路易·伐诺伊(Auguste Victor Louis Verneuil,1856年11月3日—1913年4月27日)是一名法国无机化学家,因发明能合成宝石的商业可行方法而闻名。[1] 1902年他发明俗称火焰合成法的伐诺伊焰熔法,此法至今仍用于合成物美价廉的人工宝石,如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等。[1]

生平

伐诺伊生于敦克尔克,祖父为制表技师。[2]其父本来也承袭表匠之职,但后来因缘际会结识了摄影家路易·达盖尔而转行,乔迁至巴黎新桥附近开照相馆。照相馆生意兴隆,伐诺伊被父亲找来当处理银版摄影法的帮手,从此启发伐诺伊对化学的兴趣。伐诺伊17岁时被化学家弗雷米收为实验室助手,进行氟化物对氧化铝反应的研究,伐诺伊也在研究过程中与同在弗雷米手下做事的亨利·莫瓦桑成为好友。[2] 1875年伐诺伊取得学士学位,1880年取得硕士学位,188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92年他成为法国国立自然史博物馆有机化学部门的应用化学教授,于此执教鞭13年。1880年伐诺伊和布儒瓦(L. Bourgeois)共同发表他的第一篇论文,论文内容阐述制备水合砷酸铁Fe2As2O8·4H2O的方法。[2]伐诺伊对化学的研究主题相当广泛,无机化学方面研究了红宝石合成、化学、闪锌矿磷光现象、高折射率玻璃,甚至还涉足稀土金属的研究,有机化学方面则研究了甘油纯化技术。他也在数所高中与大学教化学,中晚年时以备课严谨著称。1905年后有开产业化学的课程,许多业界的化学家会来听课学习新知,一堂课学生人数约100人至150人不等,为了和各色学生交流,他午后九点才上课,并和许多学生维持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常常课后到餐酒馆和一群学生继续讨论科技话题,直至深夜。[2]

伐诺伊在1886年开始尝试以火焰合成红宝石,并于六年内取得成果。1891年及1892年他陆续把他的两份笔记储封于巴黎科学院,1902年才发表他的开发成果。[3]至今没人知道伐诺伊储封笔记的理由,两份笔记中又以1892年储封的第二份尤为精华,笔记里头记载着六年来所遭遇的制程瓶颈的解决技术。[2]

参考文献

  1. ^ 1.0 1.1 The Handy Science Answer Book. Visible Ink Press. 2011-04-01 [2017-03-29]. ISBN 97815785936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英语). 
  2. ^ 2.0 2.1 2.2 2.3 2.4 Feigelson, Robert. 50 Years Progress in Crystal Growth: A Reprint Collection. Elsevier. 2004-07-09 [2017-03-29]. ISBN 97800804899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英语). 
  3. ^ Wenk, Hans-Rudolf; Bulakh, Andrey. Minerals: Their Constitution and Orig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09-30 [2017-03-29]. ISBN 978131642528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15) (英语).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