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孔璩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孔璩之(?—?),会稽山阴人,孔子二十八代孙,孔𫷷之子,孔琳之之弟。[1]

刘宋永初二年(421年),孔琳之上书弹劾尚书令徐羡之,徐羡之位居朝廷之首,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犯法,就让自己的属下扬州治中孔璩之劝说孔琳之,让他罢手,孔琳之不答应,孔璩之坚持向哥哥陈请。孔琳之就说:“我触犯宰相,只是一人获罪,你绝对不会因此而被株连,何必这么勤快的替人说话?”从此百官震动,没有敢犯法的。[2][3]

景平二年(424年)七月中旬,宋少帝被废,百官奉迎宜都王刘义隆继位,给事黄门侍郎孔璩之等人上表刘义隆,表示听命和欣喜。[4]

参考资料

  1. ^ 《黄氏日抄·卷三十二·阙里谱系》:璩之,𫷷之子,扬州从事。
  2. ^ 《宋书·列传第十六》:羡之任居朝端,不欲以犯宪示物。时羡之领扬州刺史,琳之弟璩之为治中,羡之使璩之解释琳之,停寝其事。琳之不许。璩之固陈,琳之谓曰:“我触忤宰相,正当罪止一身尔,汝必不应从坐,何须勤勤邪!”自是百僚震肃,莫敢犯禁。
  3. ^ 《南史·列传第十七》:永初二年,为御史中丞,明宪直法,无所屈桡,奏劾尚书令徐羡之亏违宪典。时羡之领扬州刺史,琳之弟璩之为中从事,羡之使璩之解释琳之,使停寝其事。琳之不许,曰:“我触忤宰相,政当罪止一身。汝必不应从坐,何须勤勤邪。”自是百僚震肃,莫敢犯禁。
  4. ^ 《宋书·本纪第五》:景平二年七月中,少帝废。百官备法驾奉迎,入奉皇统。行台至江陵,进玺绂。侍中臣琇、散骑常侍臣嶷之、中书监尚书令护军将军建城县公臣亮、左卫将军臣景仁、给事中游击将军龙郷县侯臣隆、越骑校尉都亭侯臣纲、给事黄门侍郎臣孔璩之、散骑侍郎臣刘思考、员外散骑侍郎臣潘盛、中书侍郎臣何尚之、羽林监封阳县开国侯臣萧思话、长兼尚书左丞德阳县侯臣孙康、吏部郎中骑都尉臣张茂度、仪曹郎中臣徐长琳、仓部郎中臣庾俊之、都官郎中臣袁洵等上表曰:“臣闻否泰相革,数穷则变,天道所以不谄,卜世所以灵长。乃者运距陵夷,王室艰晦,九服之命,靡所适归,高祖之业,将坠于地。赖基厚德深,人神同奖,社稷以宁,有生获乂。伏惟陛下君德自然,圣明在御,孝悌箸于家邦,风猷宣于蕃牧。是以征祥杂沓,符瑞㸌煇。宗庙神灵,乃眷西顾,万邦黎献,望景托生。臣等忝荷朝列,豫充将命,复集休明之运,再睹太平之业。行台止心,瞻望城阙,不胜喜说凫藻之情,谨诣门拜表以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