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扬州刺史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扬州刺史部,为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置,其行政长官称之为扬州刺史,属汉代十三刺史部。由于古称淮南为扬州,后来范围扩大到长江以南。辖区相当于今安徽省淮河以南、江苏省长江以南部分,上海市江西省浙江省福建省全部,湖北省河南省一部分地区。

名称由来

“扬州”一词出现始于春秋以后,大体指淮河长江东海之间的大片区域。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著书立说,把禹时的九州冠以称谓,扬州即其一。[注 1]尚书·禹贡》载:“淮、海惟扬州。”《尔雅·释地》:“江南曰扬州。”《周礼·职方》:“东南曰扬州。”《释名》云:“扬州多水,水波扬也。其地北据淮,东距海。”《吕氏春秋》曰:“扬州,越也。”

西汉扬州刺史部

东汉扬州刺史部

东汉时,扬州刺史部的治所在历阳县(今安徽省和县)。

东汉末年,扬州实际上被分成了两部分:初平四年(193年)袁术攻杀刺史陈温攻占淮南,势力深入江南地区,又承认朝廷任命的刘繇而自去刺史之号,后来与刘繇开战,又任命惠衢为扬州刺史。曹操把持汉朝中央后,于建安二年(197年)率军讨打败淮南的袁术,于建安四年(199年)任命严象为扬州刺史。建安五年(200年),孙策所属的庐江太守李述攻杀严象。当时曹操正专注于于官渡之战中,无力抽身,任命刘馥为刺史,以稳定江淮地区,州治寿春(今安徽省寿县)和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建安十三年(208年),刘馥逝世,曹操命温恢继任。

扬州长江以南地区则在江东孙氏政权(后来三国之一的吴国)的统治之下。治所先后在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及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直到曹魏、孙吴先后建国,扬州便正式分为两部分。

扬州刺史

  • 张宽(汉武帝时)
  • 魏相(汉昭帝元凤年间,任二年)
  • 黄霸(汉宣帝本始四年,任三年、前70年—前67年)
  • 某柯(汉宣帝神爵初年)
  • 邓隆(汉宣帝、汉元帝时)
  • 何武(汉成帝时,任五年)
  • 杨莽(西汉末)
  • 士孙张(西汉末)
  • 欧阳歙(汉光武帝建武六年、30年)
  • 樊晔(汉光武帝建武年间)
  • 夏某(汉光武帝建武中叶)
  • 邓隆(东汉初年)
  • 观恂(汉明帝永平初年)
  • 倪说(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免、75年)
  • 张禹(汉章帝建初年间至元和二年、80年—85年)
  • 董勤(汉章帝元和、章和年间)
  • 尹耀(汉顺帝建康元年卒、144年)
  • 刘祐(汉桓帝时)
  • 欧阳参(汉桓帝、汉灵帝之际)
  • 陈翔(汉桓帝时)
  • 臧旻(汉灵帝熹平元年至四年、172年—175年)
  • 敬韶(汉灵帝光和四年前、181年)
  • 刘遵(汉灵帝末)
  • 巴祇(汉末)
  • 桂褒
  • 公孙志节
  • 周干(汉献帝初平初年)
  • 陈温(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
  • 袁术(193年,自领)
  • 刘繇(汉献帝初平年间至兴平元年、193年—194年)
  • 惠衢(194年)
  • 陈祎(汉献帝兴平、建安之际)
  • 严象(汉献帝建安五年卒、200年)
  • 刘馥(汉献帝建安五年至十三年、200年—208年)
  • 温恢(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 严遵(汉末,在任十八年)[1]

出处

注释

  1. ^ 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

参考资料

书籍

  • 司马迁,《史记》,维基文库
  • 班固,《汉书》,维基文库
  • 范晔,《后汉书》,维基文库
  • 司马彪,《续汉志》,维基文库
  • 陈寿,《三国志》,维基文库
  • 吴增仅,《三国郡县表》,上海:开明书局,1937
  • 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 周振鹤,《西汉政区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 周振鹤,《汉书地理志汇释》,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 孔祥军,《三国政区地理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历史系,2007年
  •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地图

  •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1991年,晓园出版社。ISBN:9571201987
  • Google地图

参见

  1. ^ 严耕望《两汉太守刺史表》